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     
中国杂交水稻已为世界增产粮食1万多亿斤 在近日举行的湖南农业发展和世界杂交水稻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介绍说,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50多亿亩,增产粮食1万多亿斤;每年推广杂交稻面积在2.4亿亩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上海农村经济》2008,(12):48-48
在近日举行的湖南农业发展和世界杂交水稻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副省长徐明华介绍说,袁隆平院士研发的杂交水稻,已累计推广50多亿亩,增产粮食1万多亿斤,每年推广杂交稻面积在2.4亿亩左右,每年增产的粮食可多养活7000万人口,为保障中国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湖南两系杂交稻考察报告冷润喜最近,我县组织农业、种子、科技等单位的同志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湘潭韶山市等地进行了两系杂交稻的考察、通过考察加深了对杂交水稻两系育种的认识。两系杂交育种的现状及其特点1.两系法是目前最先进的水稻杂交育种方法。这一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我国第一个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通过湖北省审定 2006年2月26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布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的通知称,由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具有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的光温敏两系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苯两优9号及其不育系苯88S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及其不育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具有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该品种及其不育系的审定,标志着我国光温敏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水平叉上了—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一、杂交稻种发芽率低的原因1.杂交稻种生理特性(1)谷粒饱满度差。杂交稻种不饱满粒比例大,一般占20%左右。杂交水稻在制种时,大田授粉时间长达10~15天。先授粉结实的种先成熟,谷粒饱满比重大,浸种催芽时发芽势强,发  相似文献   

6.
9月11日,在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会上,来自国内杂交水稻界和原子能农业应用领域的名专家,高度评价了福建农林大学率先育成的超级杂交糯稻和巨胚杂交稻这两项科研成果,认为这两项成果居国内外研究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7.
由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选育的超级稻“两优培九”在创新育种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将两系法与亚种间杂交合为一体的杂交稻,表现出超高产潜力,标志着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入超高产时代。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11日,由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主办,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在长沙开班。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出席开幕式并作了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的报告。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目前水稻种植面积约150万亩,其中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亩,每年需要杂交水稻种子近200万斤。全市现有杂交水稻制种面积8000亩左右,基本能满足自己种子自给需求。主要推广杂交水粳稻品种有花优14、秋优金丰,亩制种产量基本稳定在175公斤左右。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耕地面积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蔡家军 《农家之友》2009,(16):32-33
在重庆地区的杂交水稻制种中,有些年份会遇到低温、阴雨、寡日照的灾害天气,给异花授粉方式的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带来损失非常严重的损失。本文总结了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所遇到低温等不利气候,如何采取相应措施,以减少灾害天气给制种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冬季,全国从事杂交玉米、杂交水稻等农作物育种的科学家云集海南省三亚,对其所掌握的育种材料、亲本和杂交种等进行加代繁殖、测配和种子生产等工作。这些工作在行业内被统称为"南繁"(即在南方繁殖和生产种子)。我国地处北半球,冬季的热量资源有限。我国海南省的三亚地区,广西省的北海地区和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地区是我国在漫长的冬季里种业科研和生产企业可以选择继续进  相似文献   

12.
两系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途径,简化了繁殖和制种程序,减少了种子生产环节,降低了种子生产成本,因此其制种技术也备受关注。本文根据两系法杂交水稻的优势,对其制种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超级杂交稻高产攻关取得重大突破,亩产900公斤的目标有望下月实现。近日,一批国内著名水稻专家齐聚邵阳隆回县羊古坳乡牛形嘴村一块102亩的试验田,专家田间现场测产,结果显示,该百亩稻田部分丘块亩产可望突破900公斤。尽管袁隆平院士领衔选育的超级杂交中稻在云南等地创下过小面积亩产1200多公斤的历史纪录,但在水稻主产区湖南,大面积示范种植部分丘块亩产冲刺900公斤,尚属首次。这意味我国超级杂交水稻攻陷大面积亩产900公斤的第三级难关已现曙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中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间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利用水稻亚种间杂交优势是现阶段战略重点.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长远而言.利用无融合生殖选育的一系法杂交稻  相似文献   

15.
9月1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Y两优2号”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平均亩产达926.6公斤,刷新了我国大面积水稻亩产纪录。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正>热词第三代杂交水稻截至目前,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技术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为以细胞质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第二代为以光温敏雄性不育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这也是现下超级杂交稻的"主流"育种法。不过,两者各有缺陷。第三代杂交水稻,即利用普通隐性核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常规品种、品系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新型杂交水稻。该方法既"遗传"了前两代方法各自的优点,又克服了三系不育系配组受局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首例杂交旱稻组合已在上海诞生,在上海地区小面积试种的结果表明,杂交旱稻的产量已与目前大面积生产的杂交水稻产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主持研究的杂交水稻在中国获得了圆满成功,顿时轰动了世界。1979年春,由美国洛克非勒基金会资助的菲律宾国际水稻所召开学术研讨会,热情邀请袁隆平出席并作杂交水稻育种的学术报告。这次研讨会会址选择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有2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顶尖学者参加。袁隆平想到他  相似文献   

19.
再造种子     
由于缺乏品种保护意识以及相关保护措施力度不够,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质资源外流较为严重。记者近日在农业部门采访时了解到,一些国内花费巨资和人才技术力量筛选出的优异杂交稻种质资源,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保护力度频频流失到东南亚一些国家。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不尽快完善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推广杂交水稻是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经济有效的工作。为了更好地发挥杂交稻的增产优势,必须采取相应措施,维护杂交稻种子生产和经营的正常秩序。一、严格执行种子管理法规,打击不法分子。对于无计划制种、自发制种,多部门经营、无证经营杂交稻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