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人才、创新资本、创新知识等创新资源的聚集地,其发展能否提升企业创新水平对创新型国家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基于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创新企业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DID方法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1)创新型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企业创新数量与创新质量,对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创新质量.(2)创新型城市建设通过改善创新环境、提高财政支持和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了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3)从企业年龄和企业所有制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不同年龄阶段企业、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创新数量的提升效应并无显著差异,对成长期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初创期企业,对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从企业规模来看,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大规模企业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的提升效应均显著高于小规模企业.研究结论验证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对于助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中,明确提出实施基础能力、应用能力、科技计划、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产业服务、创新支撑、城市空间、创新文化和开放合作等十大工程.以努力完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深化,在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正确认识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才能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正确的目标。本文从创新的定义入手,探讨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并提出创新型城市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驱动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协同的国家创新体系。现有研究表明,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试点城市的创新水平并带动了其他城市的创新发展,但其是否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有待进一步研究且缺乏经验证据。本文认为,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会促使试点城市的创新环境改善、创新要素聚集和创新能力提升,从而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增加并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合作创新需求增长以及合作创新环境改善会进一步促进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创新合作,进而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且试点城市的合作创新能力越强、合作创新环境越好则这种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越强。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2003—2019年276个地级市的数据,用人均合作专利数来刻画城市间合作创新水平,进而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试点政策对城市合作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试点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合作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该结论在经过删除省会城市样本、PSM-DID检验、试点时间滞后处理、控制其他试点政策影响、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表明试点政策有效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的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快试点城市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来促进区域协同创新;试点政策的区域协同创新促进效应在东部地区比中部和西部地区更为显著,表明提高合作创新能力和改善合作创新环境有利于该政策效应的充分发挥。相比已有文献,本文从区域协同创新视角拓展了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政策效应分析,并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区域协同创新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从创新创业活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两个方面进行的作用机制分析以及地区异质性考察则有利于试点政策的完善和区域协同创新的推进。本文研究表明,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在加快试点城市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区域协同创新。因此,应继续大力推进和推广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构建布局合理的创新型城市网络,并强化创新合作和创新驱动,进而推动形成区域协同的高水平国家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城市实现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直接关系到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于高校来说,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关键要建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机制。从苏州市的实践来看,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创业创新人才体系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也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础。本文先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然后论述创新型城市建设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关系,分析苏州市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合理建设创业创新人才体系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6.
要在2020年初步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如果说创新型企业的建设是实现该目标的核心.那么创新型城市则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建成若干个区域性的创新型龙头城市,才可能形成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的创新。可以说打造区域创新龙头是实现创新型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环境日趋复杂,中国城市创新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在新形势下需要立足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创新能力提高,把握城市发展趋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科技、文化、人才的创新动力,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开放来推动创新实践,着力破除城市创新进程中的重重羁绊,增强创新要素的聚集力和资源配置力。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区域核心竞争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核心,区域核心竞争力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表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加快创新型新疆建设进程。通过问卷调查,对新疆61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产出能力状况展开分析,进而分析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最后就如何提高新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议完善创新人才培育机制、优化产业环境、完善科学创新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这是事关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深圳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精神.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全社会创新.争当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0.
深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要积极践行科学发展观.以发展方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重点,以社会文化创新为依托.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创新文化是创新的灵魂,是创新赖以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尤其需要以创新文化建设作支撑。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创新文化的内容、重要作用,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中心环节,是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我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圳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复函》、深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创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相似文献   

14.
金融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国内外经验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在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若干走在创新型城市建设前列的城市在利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以硅谷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支持是充分利用风险投资和风险信贷来发展高科技产业的。以深圳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支持则着重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  相似文献   

1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市创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按照"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我市创建首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一年多来.根据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建设成为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效率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的目标要求.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市政府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规划建设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日前,扬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旨在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为主线,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聚集创新资源、营造创新环境、健全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此次出台《意见》中明确要求,全市要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财政政策的支持。比较和分析国际各大城市财政政策支持城市创新的工具和路径,指出深圳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过程中需转变政府角色、明确财政政策目标并灵活选择财政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给出企业持续创新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指出推进持续创新型企业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培育企业持续创新文化。  相似文献   

20.
企业创新文化是企业独特的价值观,是企业创新要素的载体,创新绩效是评价创新型企业的核心要素。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研究了创新型企业文化的内涵、激励创新文化的要素、文化激励机制,并对创新型企业文化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