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再配置与经济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资源再配置是指在非均衡条件下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也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结构变动。资源再配置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经济增长及其效率。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低收入发展中大国而言,资源再配置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对经济增长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面临着一系列资源的再配置,但现行经济体制使其难以有效地实现。一、资源再配置广义而言,资源在部门间的分配及其流动都可以概括为资源配置。为深入研究的必要,也为了更好地把握一般经济运行与发展中国家经济运行的一些特征,可以将资源在部门间的分配定义为资源配置,它以要素增量分配为主要特征;将资源在部门间的转移定义为资源再配置,它以要素存量流动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农业科研机构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计算实验方法构建农业科研机构科技资源配置结构运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1998—2014年农业科技资源数据对模型进行实证模拟。针对不同配置方案进行组合实验,仿真模拟在各种方案下产出表征变量论文和专利申请量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投入、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薪酬对专利和论文产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农业科研机构科研人员比例与结构调整、课题经费投向对论文和专利的产出较为敏感。据此,探究如何调整配置结构达到最优产出,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益李传志一、市场经济是怎样配置社会资源的资源配置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使用方向上的分配。它是任何社会化大生产运行的首要问题,将决定社...  相似文献   

4.
寻求改革的稳定形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正> 一、利益均衡与改革的稳定性改革就是制度变革。经济制度一般有三个功能:激励、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制度变革必然会带来这三种功能效率的变化。激励和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都会直接使既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获得更高的生产率。①但如果在改善激励和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中出现利益分配的  相似文献   

5.
韩生杰 《经济师》1997,(12):54-54
浅谈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行为的规范●韩生杰一、规范信贷资金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通过市场的调节作用来实现资源的配置,进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而资金是资源配置的载体,也可以说是资源配置的先决条件。有了资金,就可以将各种生产要素集合起来,开展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创新不足等典型问题,构建了一个基于政府、企业和人才的博弈概念模型,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三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博弈过程,解释了制约我国高新区持续发展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会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功能,并导致企业对资源的错配;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支配性地位或优势地位,使得人才向这些部门集聚具有天然的优势;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存在技术性障碍和非技术性障碍导致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共享文化的缺失及知识产权保护的无效性是制约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与协调创新行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资源型城市经历了由资源型部门向非资源型部门、由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双重结构转型过程。以全国24个省份的110个资源型城市作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双重结构转型与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长期过程中国有部门和资源型部门占比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的结论,并分析了金融抑制和市场垄断程度这两种外部约束因素对双重转型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抑制主要通过间接效应扭曲了资源配置,进而影响了体制转型的过程,减缓了国有经济占比下降的速度;而资源型城市的市场垄断性越强,其发展转型就越难以进行。根据以上结论为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市场的功能在于,通过市场上的商品、劳务、要素的需求和供给的变动决定它们的价格;从而使价格反映资源的稀缺性,进而由于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流动。这种流动是由经济效益低的部门流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从供给过剩的部门流向供给不足的部门,从而达到资源利用的节约及其在各部门的配置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即达到资源配置的优化。市场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各个市场活动的主体受到利益的激励和约束。  相似文献   

9.
<正> 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包括生产资源的配置和消费资源的配置)问题。在既定的制度下资源配置状况是经济主体行为的函数。正因为如此,资源配置过程就表现为经济主体的行为过程。生产资源的配置过程和消费资源的配置过程虽然有相同之处,但它们毕竟由不同的行为主体实现,从而表现为不同的行为过程。自从经济学的视角由制度分析转向运行分析以来,由企业行为实现的资源配置过程已经进入了人们研究的视野,但实现消费资源配置的个人需求行为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使微观经济运行理论缺少了另一个“轮子”。表现为“抢购风潮”的个人需求行为紊乱的现实,也要求我们不能再对需求行为问题漠然置之了。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明确了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本的体制目标,毫无疑问,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客观上要求资源要素必须能够自由地从低效率部门流向高效率部门,从而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所以,国有企业要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相似文献   

11.
卫生资源配置是指政府或市场如何使卫生资源公平且有效率地在不同的领域、地区、部门、项目、人群中分配,从而实现卫生资源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针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指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工业化和市场化推动下出现的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的过程,是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从二元、多元逐步向一元转变的过程。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从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经济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中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Wiliam·Pety)在分析英国、荷兰等地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时就明确指出,由于不同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差别,将驱使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部门。著名的Pety—Clark定理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也必然导致劳动力在空间分布上…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资源稀缺性出发,提出并运用资源配置力这一新的分析工具,对2003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经济增长、资源约束与区域经济变动状况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导致资源稀缺的结构性变迁与地域性转移,使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发展相应变动。东部沿海能源与矿产等资源短缺地区备受资源约束递增的压力;中西部尤其是能源与矿产等资源富集地区资源配置力与经济竞争力明显递增,从而出现地区经济收敛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是社会生产的运营以市场为转移,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商品供求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为使其生产出的产品能得到市场实现,就必须依循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物力、人力)配置。资源配置一经确定,付之实施,它就作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显示出来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数量变化所引起。因而从  相似文献   

15.
孙莉 《经济问题》2007,(10):40-43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约束我国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原因,认为我国资本市场制度的初始构建并非以资源优化配置为起点,而且在制度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度参与主体对制度环境的反馈而存在着财富的耗散.进而指出要实现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实现租金的消散;二是制度逆行过程,而这已经逐渐由市场参与主体的成本-收益的变化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正> 在健全的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市场不仅能够吸引金融储蓄;而且能够对储蓄和投资决策施以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资源投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并能最终起到分散风险,监督资金使用的功效。因此,“如果资本是资本主义的心脏,那么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Stiglitz,1992)在过渡经济中,金融市场更是肩负着迅速重建工业部门和定位稀缺资源投向之重任,而且金融部门的改革与企业改革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7.
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市场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使社会有限的资源,特别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到效率或效益最高的部门或领域。劳动力使用权的转让与购买过程,同时就是劳动力资源在各种用途之间的分配过程。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是一种理论抽象,现实生活中的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并由此引伸出劳动力市场竞争的理论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际之间的对立统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工农业内生增长模型,考虑了工业与农业生产率差异和工农业溢出效应,分析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工业部门资源配置优势以及全社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工业部门因其生产率优势、溢出效应而具有资源配置优势,但农业发展滞后也会限制工业资源配置优势扩大;同时,全社会经济增长受工业增长、工业对农业溢出效应及农业增长共同影响。因此,工农业既存在资源竞争,又存在协调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城市医疗资源配置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城市医疗资源配置层面不均衡、医疗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医疗资源利用率低和医疗资源配置方式不适应疾病模式变化是新医改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其成因进行讨论,认为医疗制度运行常态化导致配置资源非均衡化,而资源配置非均衡化进一步导致效率低矮化。提出摆脱制度吸纳资源的路径和选择,首先应通过完善医疗资源配置的制度体系保证资源配置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其次,政府应该增加医疗卫生的投入比例、明确医疗卫生产品的属性、鼓励民营营利性医院进入医疗市场,建立多元化医疗投入制度;再次,通过倡导基层医院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转诊,保证就医结构的合理;最后,根据社区和乡镇医疗机构的需要培养全科医疗人才,医学院校要对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理论培训,保证基层医生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现象市场经济的主要作用,就在于提供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充分利用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生产能力,使社会资源投向经济效益较好的环节和部门。而农业资源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则被认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必然现象。这是因为,农业比较利益偏低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正是农业比较利益的偏低,才引发了国民经济工业化并推动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是建立在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