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在我国, 宪法财产权制度也有一个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于2004 年3 月14 日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宪法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制度,弥补了原有宪法中财产权制度的缺陷和不足.04年宪法修正案的颁布, 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宪法最本质的两个精神有:一个是保护公民的权利;第二个就是制约和限制国家权力。而其中最重要的精神应该是制约和规范国家权力运作。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所谓最高权威就是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可以说,宪法就是确认公民权利的"宝典",即"权利宣言",同时更是规范国家权力的"规约",即"权力规范"。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的行政执法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依法治税"的理念、"公平正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诚实守信"的理念以及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税收执法理念,以正义公平为价值评判,弘扬宪法精神,全力推进依法治税,从而达到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和谐税收、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王宝强 《大众商务》2010,(14):245-246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根本要求在我国,宪法财产权制度也有一个曲折前进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于2004年3月14日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确立了宪法上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障制度,弥补了原有宪法中财产权制度的缺陷和不足。04年宪法修正案的颁布,我国公民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4.
行政处罚法作为一部行政法律是为了解决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冲突和平衡的矛盾.在这一过程中,行政处罚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创设、行使起到了关键作用.鉴于行政法律与宪法的密切关系,从<行政处罚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论述到设定的宪法法理这一线索出发,对<行政处罚法>设定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依据进行完整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宪法修改是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冲突的基本方式之一。我们在修改宪法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考察自1954年宪法以来的修宪历程,并着重剖析历次修宪的意义与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反思我国宪法修改的经验和局限性,从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和修宪程序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完善现行宪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的思想其中内容之一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执行者和维护者,它是履行国家和政府权利的主体。国家公务员享有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行使职能的权利。行使权利但必须首先依法履行义务。所谓义务,从法学的观点而论,是指公民按照法律应尽的责任;从伦理学的意义而论,是指人们对社会或他人在道德方面应尽的责任。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  相似文献   

7.
我国先后制定的四部宪法中 82年宪法对民事权利规定较为充实。 82宪法又分别于 1 988年、1 993年、1 999年进行了修改 ,从而基本确定了民事权利的法律保障体系和公民的民事权利本位观念。我国民事权利保障的宪政化进程决定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和国家政治权力。我国民事权利宪法保障完善的方向是 ;确立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确立法不禁止即自由原则、务求民事权利保障真实。  相似文献   

8.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最终目的,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每个公民都应享有并受国家保护的人权,农民的权利应受到宪法的平等保护。事实上,一方面由于缺乏健全的违宪审查机制及相应的制度设置,农民的宪法权利无法获得充分保障,另一方面,在宪法及相关法律规定中存在着对农民法律上歧视,农民缺乏平等权利。因此,必须从宪法的角度保护农民的权利。  相似文献   

9.
1959年宪法是越南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从文本上看,1959年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方面比1946年宪法规定得更具体;在国家机构的职能方面规定得更有利于国家管理。该宪法不但为越南南北统一起过积极作用,而且对越南1992年宪法的修改与实施也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居民身份证法》修改,规定身份证增加指纹信息,其本质是新赋了国家占有公民指纹隐私的权力,是对公民宪法隐私权的限制。这一限制不符合国家限制公民宪法基本权利必须遵循的目的合理原则和比例原则。新法在赋予国家占有公民隐私权力的同时,缺乏对公民指纹隐私的安全保障,使公民指纹隐私安全受到极大的挑战。此次《居民身份证法》修改,国家警察权力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进一步限缩,有违限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的宪政宗旨。  相似文献   

11.
日本现行宪法被称作“和平宪法”,从1947年“和平宪法”生效之日起,围绕这部新宪法,特别在是如何看待宪法第九条的问题上,形成了护宪与修宪两大派别。近年来,随着日本试图成为世界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欲望的不断膨胀,修宪的势力逐渐占据上风,日本政府也在采取行动,一步一步地突破“和平宪法”的禁区。和平宪法已陷入困境,失去了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宪法能否在法院如同其他法律一样得到适用,一直以来成为法学界不断争论的焦点。从中国现实出发,在宪法适用的问题上应该遵循一个标准:原则上不适用宪法,特定情况下应该适用。此处的特定情况是指只有在出现宪法案例,且符合宪法判断回避原则的时候,应该适用宪法,即宪法的保守适用。  相似文献   

13.
宪法的适用性在我国的宪法学研宄中已经引起广泛重视。忽视宪法的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宪法的权威和效力。宪法在司法实践中完全有可能适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加强我国的宪政制度建设,必须重视对宪法适用性的研究。此外,宪法在适用中必须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私人产权制度已经逐渐形成。2004年的《宪法修正案》也要求对私人产权给予保护。近年来,我国税收收入迅猛增长,政府税权的扩张势必会损害私人产权。因此,对当前税收收入快速增长的宪法背景应当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以联邦与州的权力分配为视角,20世纪美国联邦制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研究其在20世纪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可考察联邦与州目前的权力分配状况,从而总结出20世纪美国联邦体制有不断集中的趋势,其中“新政”对其变化起着关键的作用,联邦自身权力在增大,扩大权力的手段也在多样化,各州正日益成为联邦的重要合作者和执行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保险业的交易成本问题。保险交易成本是保险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险交易成本在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交易成本内涵以及起源入手,分析了保险业交易成本的内涵以及所包含的内容,提出影响保险交易成本的六大因素,并在此基础之上给出控制保险交易成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波利比乌斯通过其"政体循环说",将政治制度的蜕变与腐败视为必然,认为导致制度蜕变与腐败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性,进而通过其"混合政体论"作为预防制度腐败的不二法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希腊廉政思想,成为由制度腐败观向权力腐败观的过渡标志,为后世权力腐败的预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公共财政是基于正当性原因对纳税人私有财产权的“剥夺”,是纳税人的一种权力“让渡”,公共财政收支要符合“公共利益”的需求。公共财政监督的宪政保障体现为宪政价值的内化,以及宪法对纳税人监督权的确认和对政府权力的约束。我国宪政保障是公共财政监督制度的核心内容,现行宪法已经从法治环境、权力约束与监督、纳税人权利保护等方面为公共财政监督制度提供了充实的保障,但囿于理念与运行机制的脱节,我国公共财政监督的完政保障还有需要不断完善的地方,应巩固公共财政宪政价值,分层次完善宪法保障公共财政监督的内容,多元化公共财政监督宪法保障的方式,不断强化我国公共财政监督的宪政保障力度。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接受陪审团审判权"是当事人享有的一项诉讼权利,也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这种权利在宪法、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上都有其法律依据。"接受陪审团审判权"之所以入宪,就是因为它具有对抗强权以维护公民自由,发挥制衡法官以保障政治民主,维护司法独立和提升司法权威等功能和价值。目前,我国建立陪审团审判制度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私人刑事调查作为古老的自我保护与私力救济的重要手段,其实现法制化在现代社会具备着浓重的宪法基础。首先,宪法赋予了私人刑事调查活动的基本原动力;其次,宪法给予了私人刑事调查活动应受制约的根本法基石;最后,宪法对私人刑事调查应进行法制化制约进行了根本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