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灾害抗争史。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极端气候频发的背景下,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对新时期守好“三农”战略后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这一底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历程,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节点,站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沿着加强防灾减灾到发展农业保险的路径,对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业风险治理的伟大实践及其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回顾,梳理总结出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的理念、坚持政府和市场相结合以及坚持制度建设等4条宝贵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发展阶段做好农业风险治理和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5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一、我国农业保险市场的现状及问题(一)农业保险市场的高风险和高赔付率使得各商业保险公司避而远之,最终导致农业保险的有效供给不足。我国属于自然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 相似文献
5.
6.
关于吉林省四平市农业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农业防灾减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2007年,中央财政启动对部分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产品提供保费补贴,在全国六个省区进行试点,吉林省是农业保险试点省之一,把农业保险作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试点工作开展五年多来,在保障农业生产,帮助农民灾后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保险在展业的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矛盾和困难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7.
湖北是农业大省,也是农业灾害频发的地区。长期以来,自然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同时对农业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尽管从20世纪90年代加强了农业的防灾减灾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生态环境严重失调的状况还没有明显的好转,区域内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与日俱增。我们认为,实施有效的防灾减灾农业措施重点是实施积极的金融政策支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文章首先分析了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缺乏的原因,然后运用博弈理论,阐明了不同的政策如何影响巨灾保险中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得出结论:一方面,灾前政府只针对采取积极防灾措施的被保险人拨款的政策比对所有被保险人统一拨款的政策更能提高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的积极性,并且这种有针对性的拨款政策通常并不会增加政府自身的财政负担;另一方面,政府灾后的奖励政策比灾后统一的补贴更能激励被保险人积极采取防灾减灾措施,并且只需比补贴政策更少的成本就能实现更高的收益。最后,文章就如何调动被保险人防灾减灾积极性,以减小巨灾保险存在的道德风险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一带一路”国家的自然灾害分布从防灾减灾的视角提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的呼声较少,但却不代表并不重要。”“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尤其是亚洲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自然灾害易发、多发的区域,且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在防灾减灾和救灾方面经验不足、重视不够、投入不高,共同造成了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的灾害事故,给人类以沉重的教训.中国是一个受多种灾害袭击的国家,引起灾害的原因有自然的、人为的.在人类活动中,灾害是不可避免的,在人口越稠密的地区,灾害的破坏力就显得更明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人为灾害都会带来严重的破坏性,这些直接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财产安全.所以社会建设的发展,在施工进度的同时,也要有防灾减灾的措施.本文分三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是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其次是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最后是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的农业巨灾保险体系尚未建立,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巨灾损失只能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推动农业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增强我国应对巨灾风险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发展、以及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对我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体系的制度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一、黑龙江省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农业保险经营情况。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黑龙江省首次开办农业保险业务,因农业风险具有大面积同时发生,灾害损失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保险成本高。据黑龙江省人保公司统计,1985年-2000年末,全省种、养两险保费总收入20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防灾减灾的金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金融支持防灾减灾可采取的各类措施,并综合考虑成本、时间等经济因素,提出了我国应建立起分层的金融支持体系,灵活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分散和弥补因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而引发的风险损失。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保险是专门为农业生产者在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过程中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的一种保险,可以保障农业生产者在受到灾害损失后仍能持续经营,为潜在的农业投资人提供保障。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高成本和高赔付的特点,因而从根本上决定了农业保险只能是政策性保险.即具有地区性准公共产品性质。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保险——大灾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国造成陈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地震保险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长期以来,我国地震保险建设基本处于空白,对于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的损失补偿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救济,灾害损失补偿率较低,严重影响灾后重建,极大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必须更新传统地震灾害救助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地震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农业保险法制是应对农业灾害的根本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商业保险公司逐渐退出农业保险领域,我国农业保险陷入困境。加之WTO对"黄箱政策"的限制,使我国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方式面临转型。文章对我国以往以商业保险形式举办农业保险进行了分析和检讨,同时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农业保险模式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农业保险法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未来的《农业保险法》应当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确立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主导地位,并建立一系列相关制度,为农业灾害构建一个稳定、长效的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建立融合自然灾害、农业保险以及道德风险的动态模型.模型显示:自然灾害会降低农业产出,而农业保险可以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但前提是道德风险的影响较小.实证表明,每增加1元农业保险保费对应的保障水平,可以降低由自然灾害导致的第一产业产出约8.19元的损失.同时,未发现农业保险市场在省级加总层面存在显著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保险:困境、原因及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农业保险面临的困境:供需失衡
(一)农业保险潜在需求旺盛
首先,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需要农业保险。上世纪90年代,我国农作物平均受灾面积达2.25亿亩,成灾面积1.29亿亩,受灾人口1.15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115亿元。2004年,全国农作物洪涝受灾面积11590万亩,成灾面积6280万亩,受灾人口1.17亿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需要农业保险发挥自身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稳定农业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国各类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明显加快、强度明显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仅以2010年为例,就相继发生了青海玉树地震、西南大旱、波及全国东南西北的洪涝灾害、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给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带来极大影响。为有效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历年来各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