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企业流程再造的理论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流程再造”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行为方式 ,经过哈默、钱辟和达文波特等人的大力倡导 ,迅速受到企业青睐。但据哈默本人调查 ,成功率不到30 %。在我国 ,企业流程再造的成功率达不到 2 0 %。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高的失败率 ?众多的研究者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只将被改造的企业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而忽略了再造理论的“先天不足”。正是这一理论的自身缺陷 ,导致了企业流程再造的低成功率。再造理论的逻辑缺陷分析1、对“分工理论”的否定存在片面性和矛盾性。企业流程再造是针对分工的 ,认为“分工理论的过时 ,所以用流程来打破分工” ,强… 相似文献
3.
4.
网络时代企业的会计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置身于日新月异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对产品和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顾客、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变化的挑战。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储存能力等实现了质的飞跃,远程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企业正迈入网络经济时代。网络经济时代最大的特征是信息传递的迅速、及时和准确,企业会计报表的半年呈报或年度呈报已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实时联机报告系统既是需要又成为可能。全球经济环境下大规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投资策略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管理者、投资者以及相… 相似文献
5.
企业再造是一项系统工程 ,内涵着财务集成的思想。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协同下 ,企业资源规划、供应链统筹管理、全面流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使财务集成速度加快。从一定意义上讲 ,财务集成与企业再造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两者是一致的 ,在财务集成得到强化的同时 ,也就实现了企业再造的目的。一、企业再造与财务的相关性企业再造 (BPR)在这几年是个热门的话题 ,这一热潮的兴起是因原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管理咨询专家迈克尔·哈默(MichaclHammer)和詹姆斯·钱辟 (JamesChampy)于 1993年合著的《再造企业———工商… 相似文献
6.
企业流程再造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BPR的阶段及步骤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实施及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流程。BPR过程应由再造策划、流程重新设计、流程规范化、再造实施四个阶段组成,详见表1。表1企业流程再造的阶段及步骤BPR的第一阶段是再造策划(P:Plan)。企业流程再造是以流程为核心,对企业实施比较彻底的变革,其涉及面广,要破要立的东西较多,因此,策划工作对BPR尤为重要,它是流程再造成功的基础。BPR的第二阶段是重新设计流程(R:Reengineering或Redesingn)。重新设计流程是BPR成功的关键,其主要包括流程翻新… 相似文献
7.
吴文钊 《企业管理(北京)》2004,(3):98-100
中国人的学习能力可以说“举世公认”,在咨询领域同样亦不例外。不少西方咨询公司做生意的一个典型套路是事先杜撰一套学说或理论,然后以此对潜在客户高谈阉论,洗脑充电,最终使自己日进斗金。西方咨询公司的这一招很快就被我们中国的一些咨询公司活学活用了。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过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成为世界企业管理领域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管理理论界和企业实践界也对“BPR”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加以引进。有学者认为我国企业可以以“BPR”的引进为契机,缩短与国外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差距。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的企业管理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也不同,中国目前尚不具备实施“BPR”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关于什么是“BPR”、其实质是什么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争议。本文将就以上问题,尤其是对中国企业引进、借鉴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从阐明企业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流程重组(BPR)的关系入手,分析了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流程重组(BPR)与信息技术(IT)的双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流程再造的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流程再造(BPR:Business Process Reen gineering)就是针对企业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其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进展.企业流程再造理论起源于美国,发展于西方,中国应如何实施BPR?我国企业能否照抄照搬哈默等人主张的"推倒重来"的激烈的再造方式?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适合我国企业的流程再造方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IT战略规划--实现IT目标与企业目标的战略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信息化的发展而出现的“IT黑洞”,使得IT治理成为当下企业的热门话题之一,而IT治理的核心环节是公司的IT目标是否与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分析IT目标与企业目标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实现二者战略集成的利器—IT战略规划,指出其对于有效地解决“IT黑洞”问题,以及推动我国企业信息化优势提升的探索与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就如何进行企业IT战略规划进行了论述,最后对IT战略规划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BPR中信息系统开发战略及过程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企业流程再造的思想引入中国以来,在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BPR的使能器之一,信息系统受到了企业的重视,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在流程再造过程中建立信息系统的作用。然而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无法适应流程再造所倡导的过程管理观点。本文从企业流程再造与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入手,利用规范研究方法构建了BPR中信息系统开发战略框架模型,提出了BPR中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框架。 相似文献
13.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导技术,信息产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导产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纺织企业的管理现代化,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技术控制成为纺织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纺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15.
IT企业的成长与人力资本效应——基于扩展的内生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T企业成长的特点,本文将人力资本分为集约型人力资本与增量型人力资本,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首次运用新增长理论,从人力资本单个维度和多个维度构建了IT企业成长的模型,并以我国IT上市公司为例开展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人力资本及其溢出对促进IT企业保持持续增长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IT企业的成长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的集约性程度、网络外部性强度、生产资源量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等人力资本的多个维度因素共同博弈的结果,只有在它们之间建立好协调机制,IT企业的成长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J. Mark Munoz Dianne H. B. Welsh 《The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06,2(1):111-123
Outsourcing of labor, especially in area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ector, has grown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This
article further defines what is meant by outsourcing, and examin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entrepreneurs to outsource
in the Philippines. This emerging economy has been cited a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destinations for outsourcing, despite
the lack of information. The article offers historical, business, and cultural insights and identifies strategies for outsourcing
success in the Philippin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该文首先界定了IT行业物流,概述了其特点,接着从我国IT行业物流供应商的角度。对我国IT行业物流的发展现状展开SWOT分析,最后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我国IT行业物流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Dunning’s eclectic or the OLI framework suggests that MNCs exist and grow due to possession of ownership (O) advantages consisting of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assets of the firm (including technology); location (L) advantages consisting of production factor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and human and natural resources available in the host country; and internalisation (I) advantages owing to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internally rather than selling or licensing technologies to others. There are several studies that have analysed MNCs of developed country orig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th developed (home) and other developed or developing (host) countries. Recently, however, MNC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are also making their presence felt in the world. Yet, there are hardly any studies that analyse MNCs of developing country origin.Using data on 130 firms from the high-tec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industry of India, we investigate whether ownership advantages (O), as proposed in the eclectic theory, holds true for the presence of MNC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Specifically, we analyse whether firm-specific technological advantages generated through differential technology sourcing at home (India) are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inter-firm differences in the decision to invest abroad. The technological sources considered are in-house R&D efforts, import of designs, drawing and blueprints, and import of capital goods. The study reveals that in-house R&D efforts are indeed important for the firms to invest abroad. Size and export intensity of the firm also influence the decision of the firm to invest abroad. The study recommends a proper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country firms for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technology sourcing, and technology assimilation. 相似文献
19.
IT服务质量,对企业的高效运作有着重大作用。根据某跨国企业F公司的实际IT服务质量状况,建立IT服务质量管理流程,可适用于该企业日常IT运维,并能作用于提高IT服务质量。通过理论分析,建议F公司采用流程化IT服务质量管理,并且采用服务指标与客户反馈相结合的方法评估服务质量状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