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校学报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既能够直接参与育人,又可以配合其他部门间接育人,但受功能定位、刊物内容、传播模式、服务指向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应用型高校学报的育人功能被人为弱化。文章分析了当前应用型高校学报育人职能的发展困境,提出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可以从服务特色学科建设、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构建知识型服务平台、提升育人能力等方面入手,积极作为,充分发挥办刊育人效用,促进学报建设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协同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属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高校学报的历史发展分析及对高校学报与一般科技期刊属性异同的比较,指出高校学报虽是科技期刊的一种,但与一般科技期刊有着本质的差别,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衡量一份高校学报办刊质量的标准,主要应看该学报有无最大限度地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发行量、经济效益、转摘率、影响因子等指标,更适宜于对一般科技期刊的评价。高校学报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使之不断完善。但任何有关高校学报的改革,都必须基于对高校学报属性的正确认识,都必须尊重高校学报的发展规律,这是高校学报能否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陈瑛 《理论观察》2002,(4):87-88
高校学报的宗旨与定位决定了高校学报的学术性地位。学术性是高校学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强化学术性 ,高校学报应在特色、专题化等方面探索自己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报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范围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报的影响范围及知名度。对高校学报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结合高校学报传播的现状,提出了数字环境下提高高校学报传播效果的措施,使数字环境下高校学报能得到更好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江苏科技信息》2021,(2):16-19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高校学报的办刊模式和发展方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高校学报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章通过对高校学报发展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学者们对高校学报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本达成了共识,但如何有效地解决学报的专业化发展、集约化发展、数字化发展以及改革等问题则说法不一,没有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实际上,高校学报发展的关键在于"人",因此要提升高校学报的学术质量,必须充分发挥"人"的核心作用,抓好两大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建设和3支队伍(编辑队伍、作者队伍、审稿专家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报特色的构建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报必须构建自身的特色,才能在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我国高校数量众多,但类型、层次各有差异,学校之间专业特长、学科力量各不相同,高校各自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区域,地域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差异显著。高校学报应利用这些差异,在内容、形式上构建学报期刊的特色,推进学报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高校学报编辑部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工作量大的问题。面对繁杂、琐碎的日常工作,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编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是摆在学报编辑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编务工作的特点和作用,在分析高校学报编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加强高校学报编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审读机制的构建是高校学报提升整体质量的根本保证。高校学报要重视审读机制的构建,并不断加以健全和完善,才能确保编辑产品质量,不断提升高校学报的整体质量,为构建和谐出版做出应有的贡献。文章阐述了高校学报审读机制构建的着力点,以及审读机制构建中需要特别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地方高校学报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本省地方高校学报现状和发展所需,地方高校学报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多个方面有所作为,为"海西"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在各个层面上发生了变革,作为高校学报编辑,要顺应时代的变化。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学习并运用网络时代的新理论,新观念和新技术,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达到刊物,编者,作者和读者的统一,树立具有个性和共性的编辑风格,办出特色鲜明的学术期刊,让高校学报的价值在信息时代,市场经济的环...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updates a previous ranking of economics research output in East Asia based upon page counts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sixty quality journals. A salient feature of the results is that research productivity of economics profession in East Asia has improved substantially since the early 1990s. The research output of top-tier universities in East Asia these days appears comparable to that of major state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bout a decade ago.  相似文献   

12.
Predatory publishers charge fees to authors for open access publishing but have limited peer review or other quality controls. In this paper, we use data from fiv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predatory journals used by South African academics i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to show that predatory publications are widespread in Economics departments in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We also critique the 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s research publication subsidy system and highlight that several journals on the DHET accredited journal list, that South African academic economists publish in, are probable predatory journals. In improving the data on predatory publications in South African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Sciences used by de Jager et al (2017), we show that approximately 50% of predatory publications by South African academic economists are authored by professors or associate professors, a finding which corroborates international evidence on predatory publications in Economics. Our paper is also a source of information on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produced by South African economics departments.  相似文献   

13.
文章收集和整理2000年至2011年《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五个顶级经济学期刊发表的8034篇论文数据,研究编辑部是否存在"裙带主义"、"精英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偏好行为。发现在论文发表过程中,无论是总引用数据,还是年度引用数据的回归显示:偏爱985高校和男性第一作者的"精英主义"和"性别主义",都没有得到证据支持。从每年引用的层面看,中国五大期刊均没有表现出编辑部偏爱本单位作者的"裙带主义"的证据。从论文排序的角度看,文章发现对于总引用和年度引用样本的检验,都不支持存在编辑关于排序的三种偏爱行为。在进一步考虑了名校效应之后,文章发现五大期刊在发表过程中仅有个别期刊在样本期内存在显著的"裙带主义"偏爱现象。  相似文献   

14.
Over the past decade, economics departments in South Africa have seen major changes and a certain level of disruption. Much of thi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integration of our discipline into the global arena after a period of academic isol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a survey of economics departments and covers everything from staff profiles and qualifications to curricula, and research output. This paper indicates 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improvement in the state of economics at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 since 2003 when the previous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earch output is largely up as is the proportio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s,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producing in lead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ublications. However, the gap between South African economics departments and their international counterparts remains large.  相似文献   

15.
使用统计分析法和文献计量法,以2000—2019年CSSCI数据库的609篇装备制造业文献作为对象,从年度、期刊、作者与机构概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研究分布特征,根据高共被引文献归纳提炼了装备制造业研究的理论基础,从研究范围、深度、层次3个方面归纳了装备制造业研究热点演化特征.研究表明:近20年来装备制造业研究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已形成稳定的期刊群,研究机构与作者多集中在具有军工背景与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的北方省市院校;理论基础为技术创新理论、创新网络理论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创新网络及其结构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影响,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关系等对装备制造业演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范围、深度、层次随实践发展呈现动态演化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16.
学报与其主办院校的科研工作之间存在相互影响、彼此促进的共生关系,但高职高专院校却往往只注重学报对于科研水平的展示作用,忽视了其对科研产生的主动影响。从学报与科研的关系着手,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学报对其主办院校科研工作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及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孙琳  王萌 《科技和产业》2024,24(8):166-169
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不断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是新时代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如何破解我国科技期刊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编辑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发行量及营收较低等局面,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点难题。本文试图从税收政策视角探讨支持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有效路径,以期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田德辉 《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7):127-128,F003
期刊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期刊文献是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信息源.在众多的信息资源中,期刊文献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功绩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可和欣赏.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期刊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期刊咨询工作、知识导读工作等,在提高期刊利用效率的同时使期刊文献得到共享.  相似文献   

19.
浅析高校图书馆传统期刊与电子、网络期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介绍了期刊的种类和特点,进而对传统期刊与电子、网络期刊比较,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探讨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将如何处理好传统期刊与电子、网络期刊之间的关系,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王梦 《科技和产业》2023,23(15):135-142
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是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为优化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以学术期刊与数据库平台为例,基于合作博弈理论对产业链利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建立Shapley值改进模型,设计学术期刊间在发行作品质量、数量及下载量上的利益分配机制;将Shapley值改进模型融入数据库平台与学术期刊间的委托代理模型,设计数据库平台与学术期刊之间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发现,该利益分配机制能够科学、合理地体现各学术期刊的综合贡献,有助于扩大数据库平台规模,增加学术期刊和数据库平台收益,提高产业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