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席卷而来的金融危机让经济学家们站到了最前线,他们的言论、观点往往为众人追逐,成为判断危机何时消退的风向标。读下列著作,或能从经济学家那里获得对未来有益的新观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关于中国是否存在真正经济学家的争辩很热闹。争辩的一方认为,当前在中国真正可以称得上经济学家的寥寥无几,那些不按西方经济学研究套路、缺乏数理分析和模型检验、缺乏海量的文献检阅和观点综述作铺垫的所谓经济学研究及论文是缺乏价值的。言下之意是,国内这些所谓的经济学家们连西方规范经济学的门都没有摸到,怎么可以称之为经济学家?走不出国门的文章,怎么可以说是经济学研究论文?捍卫西方正统经济学的慷慨激昂之态溢于言表。如果以这种观点作某种延伸,那么如果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家,也就是中国没有真正的经济学和经济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 ·Stigler,1911-)在当今西方学术界被公认为是价格理论、产业结构和经济思想史方面的权威。他习惯于埋首书斋,喜欢默默无闻地做理论研究工作,以致其观点长期以来被那些以凯恩斯主义起家的经济学家们所忽视。随着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兴起,斯蒂格勒在西方学术的声誉鹊起。1982年因他对产业结构、市场运行及公共经济法规的起因与影响等所做的基础性研究而是诺尔贝经济学奖。本文拟就他的经济思想作一些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5.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一个记者发布会上被问及,是否支持某一个经济学家的观点,吴老没有说是,也没有说否,而是告诉提问的这位记者:“我建议你在采访之前,先上网百度一下。”原来,早在两年前,吴敬琏就曾就此问题写过一篇文章来具体阐释自己的观点,但是这位记者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6.
2013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问世,不出所料的是,三位该奖项得主又是英美体系的经济学家、坚定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派的领军人物。这不是偶然的事,纵观近几十牟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基本无一例外。难道只有英美经济学家、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学派经济学家做出的贡献才值得表彰吗?难道德、法、中、俄等国的经济学家均无理论建树?还是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已经戴上了有色眼镜?  相似文献   

7.
饶逸飞 《中国经贸》2010,(12):114-115
当今.许多经济学家在研究后发国家经济增长时,都强调对发达国家技术的模仿,认为这是后发国家的优势。对此,杨小凯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认为单纯技术模仿而忽视制度的模仿是后发国家的劣势,这也引起了包括林毅夫教授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的反对。本文通过对杨小凯、林毅夫后发优势与劣势之争的观点进行评述与分析,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阐述单一技术模仿从长期看存在的问题,强调制度模仿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4,(5):41-41
在日前举行的全国银行、证券、保险工作会议上,“投资规模偏大”和“金融安全”这两个字眼引起了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投资规模偏大不能简单等同于经济过热,对症下药还得从金融入手。”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的这一观点,代表了所有经济学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9.
威茨门的“分享经济”最近,美国经济学家马丁·威茨门在他的新著《分享经济》中,提出企业应抛弃固定工资制而代之以分享制(即工人劳动报酬与企业收入或利润挂钩)的建议,他认为这是一帖能医治失业和通货膨胀的良药,他的著作和这一观点在美国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中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有人把该观点称之为经济理沦的新突破,《纽约时报》的一篇社论更进而誉之为“凯恩斯以来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从来不能互相说服的经济学家 对于经济学家来说,100个人常常是有着100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这些观点可以很好地共存,这往往是其他学科难以看到的盛况。于是有人说:“两个观点截然相反的人能够分享同一届诺贝尔奖,这种情形只有在经济学家中才会出现,如缪尔达和哈耶克”。 政治家们说,“叶利钦有100个保镖,其中有一个想谋杀他,叶利钦不知道他是谁;克林顿有100个经济学家,每次决策前克林顿听取这些经济学家的意见,但是每次只有一个人讲对了——而且每次都不是同一个经济学家。”看来克林顿的麻烦比叶利钦更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规模经济,经济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经济系统层次分别对规模经济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此.本文综述了不同经济学家规模经济的思想,并以此为基础对影响奶农养殖规模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武文卿 《中国招标》2015,(24):27-28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特别是今年以来,下行压力明显。海内外各种观点、看法都莫衷一是。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了多位英国的经济学家,他们对中国的经济走势大都保持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3.
近日,经济学家钟朋荣在首届浙江民营经济峰会上发表演讲时提出了“浙江经济五个不能丢”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教育市场化的观点最早是依据战后西方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有关理论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的教育事业发生了很多变化:私立学校的兴起,中小学择校现象的出现,教育投资多渠道,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以及高等教育产业化等等,这似乎证明我国的教育越来越接近市场。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教育市场化的观点。有些经济学家提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的私人产品性质越来越明显,应该尽快地把高等教育这一块产业化乃至市场化。  相似文献   

15.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颁发了35届,53位经济学家获此殊荣。其中,有52.8%的经济学家都有数学或者理工学位,84.7%的获奖者具有较强的数学运用能力,90%以上的获奖经济学家都是运用数学方法阐释经济理论。经济学数学化,或者说是在经济研究中越来越多地引入数学方法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本文通过经济学研究数学化局限性的分析,阐述了正确对待经济学数学化趋势的辩证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来,股市动荡,经济学家们评点股市意见分歧,使得股民们无所适从。针对这一社会热点问题,我刊特辑两篇观点相左的文章,也许会对股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陈勇 《特区经济》2005,(3):34-36
关于是否开放资本账户,中国经济学家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开放资本账户是中国避过亚洲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继续采取这样的政策,既会给中国带来国际贸易的好处,同时又可避免外部金融危机的传染。另一种观点认为,没有开放资本账户使中国损失很大,比如,不能廉价地获得外国资金,不能有效利用外部力量激发国内金融体制创新。第一种观点已经得到证实,第二种观点却没有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工作》2002,(7):39-39
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三人最近撰,就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们的主要观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9.
时至今日,经济学家张维迎仍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面对公众,他从不畏惧抛出自己最尖锐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发展靠柳传志,不靠周小川"到"市场制度最道德",等等,他的每一次发声总能引发公众对于经济改革的一轮新探讨。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调整为更加严格的‘一胎化’。但我现在是少数派,赞同我观点的人较少,甚至有人骂我,也有人称我为‘当代马寅初’。”3月11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的安徽代表团驻地,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陈,他准备将他的观点写成“建议”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