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科技     
弃标清全高清日立发布中国数字平板战略日立(福建)数字媒体有限公司最新上市了全系列高清数字等离子、液晶电视,并公布其产品“全面高清”的战略是全面生产和销售“全高清产品”,日立行走的是差异化的技术道路和营销策略。与目前部分企业不将平板电视纳入三包范围不同,日立今年3月郑重向消费者承诺其等离子彩电两年保修。  相似文献   

2.
九企业获得全高清"通行证"伴随奥运会的临近和数字电视信号开播带来的商机,"全高清"平板电视近两年经历了井喷式的增长,目前已经占到60%的市场份额。2008年4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  相似文献   

3.
名品先知     
最薄平板电视问世中国市场上最薄的平板电视——日立Wooo超薄电视系列电视正式上市,该系列电视厚度仅为3.5厘米。此次推出的日立Wooo超薄系列包括32、37、42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04,(11):39-39
10月14日,日立制作所执行役社长(CEO)庄山悦彦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日立”这一日本最大电机生产厂家今后3年的新业务战略。庄山社长表示,这是为了使“日立”成为真正的“中国企业”而制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告》2007,(5):104-107
2006年初,长虹研制成功并采用的“量子芯”技术,率先在业内抢占了“战略制高点”,被誉为“平板电视技术革命者”。长虹由此成为国内唯一拥有世界级芯片技术的平板电视品牌。但是,科技时代,任何技术的领先在很大程度上都只是  相似文献   

6.
人人说话     
《平板电视大战》给我们描述了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崛起背后的故事:由于长虹等传统彩电企业在高端产品选择上存在分歧, 以至目前在平板市场上占优势的是海信、厦华等企业。但当年的选择又很难判断谁更有道理,因为每个企业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和现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产品战略。更重要的是,消费电子行业是中国竞争最激烈、市场最开放的领域之一,在大部分企业转向平板的时候,他们面对的是掌握液晶、等离子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中国  相似文献   

7.
商情纵览     
《中国电子商务》2005,(1):78-78
日立数据系统牵手神州数码布局中国市场2004年12月16日,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与企业存储领域的厂商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HDS)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携手进军中国的存储领域。根据协议规定,神州数码将成为日立数据在中国市场上的战略合作伙伴之一,全权代理日立数据系统存储系统  相似文献   

8.
我并不认为我们对中国市场认识不够, 也没有在政府关系上出现大问题。日立在 中国开展商业活动非常早。但日元升值、 成本竞争等因素都导致了日立在中国市场 没有做得太好 日立目前在华企业已经达到了122家,我 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企业整合成“ONE HITACHI”。在来中国之前,我预计困难比 较大,但实际上的情况比想象要容易得多 在中国市场上,我们发展重点业务的策 略核心将是“合作”。现在日立在中国的高 层员工还是以日本人居多,我希望到2010 年把日立在中国的高层员工都换成中国人, 让日立真正成为中国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商务周刊》2008,(24):58-60
年度好产品:海信42寸LED液晶电视所属公司:海信电器上市日期:2008年7月9日当选理由:拉平了国内厂商与国际厂商的技术鸿沟,对于长期在高端领域处于竞争劣势的国内平板电视行业意义非凡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全高清液晶电视的普及创造了绝佳机会,无论国际厂商还是国内厂商,之间的角力也随之增加。与今年大量发布的其他新款电视不同,海信42  相似文献   

10.
索尼是日本最擅长硬件的公司之一,多年来从未中断过消费电子产品之王的梦想。为了摆脱近几年消费电子产品持续低迷的局面,掌握未来“客厅战争”的主动权,索尼将旗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视四大产品部门重新整合,提出“四屏”立体化战略模式,并着手建立稳固统一的分享平台,提供联网电子设备和内容服务的整合用户体验,从而统一未来战略布局的整体步调。  相似文献   

11.
患上“技术焦虑症”的中国彩电企业以常规思维来制定自己的战略,如同安迪·葛鲁夫所说的“尾灯战略”(在雾天行车的时候,看着前面车的尾灯行走)。 当我们以“尾灯战略”来经营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把我们达到的目标与我们竞争者合而为一了,其危险是显而易见的。竞争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我们在和谁竞争,如果不假思索地以领先者为竞争者,那么一旦领先者的方向错了,我们也就在劫难逃。 平板电视陷入这样一个悖论:如果它不是宽带互联网终端的显示设备,那它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上挤进头等舱;如果它是宽带互联网的显示设备,它的方向也错了。因为在宽带互联网尚未出现之前推向市场,等于把苗圃产品当作了果木产品,让消费者为冗余性能支付高价,把大量的成本花在不能为消费者创造品类利益的差异化上。 中国彩电企业如果顺着这种经营思路去竞争,极可能是踏上一条不归路。适宜的做法是,认清电视的真实身份,算清楚这个注定要消亡的产品的寿命,在宽带互联网时代完全来临之前,发挥自己在CRT制造技术上的优势,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创造尽可能大的品类利益,构筑一条足以屏蔽平板电视价格底线的市场屏障,以低端破坏和新市场破坏(让农村中CRT彩电的潜在顾客成为顾客),继续赚取可观利润,从而积聚资源(而不是让来之不易的资源花在与暂时领先者的无谓竞争上而被消耗殆尽),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前找到救生筏,安全自主地进入下一轮竞争。  相似文献   

12.
按照这样的操作模式,三星、索尼等公司,一方面通过高于内部关联交易的价格向急需液晶屏的中国彩电企业销售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来获得丰厚利润;一方面又让其平板电视部门低价在中国市场倾销,从而又抢占了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那么,中国家电业如何迎“面”而战?  相似文献   

13.
刚过去的2008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增长强劲,等离子电视走出低谷,份额大幅上升,平板电视各尺寸段全面开花,但同时价格战迭起,产品均价进一步走低,品牌竞争也向三四级市场拓展。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09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将会如何发展呢?赛迪顾问预计,2009年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将有五大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10月5日,日本日立精机株式会社驻北京事务所正式开业。 日立精机株式会社创建于三十年代,是专门生产工作母机的老厂家之一,主要生产数控车床、加工中心、车轮车床及各种专用机床,在日本机床界颇有声望。早在六十年代初期,该厂家就开始与中国进行合作。八十年代初期,经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介绍签约,又成功地与北京第一机床厂进行了“K”系列铣床的来图来料加工、合作生产业务,合作产品通过日立精机的销售渠道远销欧洲、美国及东南亚国家。 为进一步扩大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该厂家在北京  相似文献   

15.
《新财富》2007,(11):121-121
目前,TCL在北京推出了全球最薄的FULL HD全高清液晶电视——“薄绝H78”,这款全高清动态液晶电视机身厚度仅为72毫米,打破了全高清液晶电视机身厚度的世界纪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张娅 《商务周刊》2009,(15):24-25
作为较早捕捉到中国节能环保商机的企业之一,日立在中国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级项目正全面展开。6月20日,日立与31家宁波市企业一并签署了“关于推进节能诊断国际合作的意向协议”。作为2008年5月日立与国家发改委签订《中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协议后具体落实的案例,宁波项目由丑立与宁波市共同推进。中国日立集团总代表大野信行解释道:“中小企业分布零散,如果每个都单独签约会比较繁复,所以我们在宁波市政府牵头的情况下做这样一个项目,不仅对中小企业有好处,对日立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博锋  伟尘 《销售与管理》2005,(10):36-38
在这几年的中国家电营销案例中,精彩的“概念产品”层出不穷:如海信的“平板电视”、海尔的“防电墙”热水器、神州热水器的“安全大师”、阿里斯顿的“钛金胆”、创尔特的“大视窗”热水器等,部给“概念产品”营销留下精彩纷呈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由国平板电视市场高速增长的步伐明年有可能放缓”,这是目前在无锡举行的“中国彩电业发展趋势高峰会”传出的讯息。  相似文献   

19.
三洋进入中国市场多年,却表现出发展战略模糊不清,产品技术优势未转化为品牌优势,而直接结果就是市场表现差强人意——2008年6月,三洋电视从国美、苏宁、大中等中国家电连锁巨头退出,成为在目趋激烈的平板电视竞争中首个告退的外资品牌。有业内人士表  相似文献   

20.
国美电器将联合慧聪邓白氏研究开展中国城市消费者家电行业满意度调研,在全国22个城市进行为期2个月的细致调研工作,调研产品包括平板电视、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吸油烟机、燃气灶、豆浆机和电磁炉九个品类,调研范围覆盖270项产品,6月底国美电器客户服务中心将发布“2008-2009年度家电品牌消费者满意度白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