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别古庄采油工区,目前有油井241口,开井154口;注水井135口,开井68口,共有各类井口阀门2500多个,阀门用量非常大。井口阀门出现故障频率也较高,多数岗位都是以新换旧,把换下的阀门当废品扔掉。厂里虽然对换下的大多数阀门想修,但不知道怎样修。可以说浪费是巨大的。近几年,随着精细管理在我工区开展以来,为了降本增效,从管理人员到生产岗位员工,人人都逐渐意识到了  相似文献   

2.
李秀琴 《西部财会》2005,(8):32-33,44
延长油矿管理局定边石油钻采公司在完成原招商引资油井“三权”收回工作后,面对高产井降产严重,停产井增多,产量、成本、效益之间的矛盾突出显现,企业发展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为了实现油田可持续发展,公司以“高科技快速度、高标准严管理、高质量快节奏、高效益低消耗”为战略指导思想。从提高产量、降低消耗人手,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可控成本为内容,  相似文献   

3.
延长油矿是我国石油战线的一家老企业,创建于1905年,1907年打出了我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结束了大陆无油的历史。延长油矿发展到今天已是万名职工,原油年产量63万吨,具有地质勘控、钻井、采油、炼油设备加工、化肥生产、运输等生产门类较齐全的石油综合性大型企业。 原油产量现在一年等于1949年产量的573.2倍,每年以24,5%的速度增长。油田建设也由建国初期的两小区,发展为目前的横跨大县一市四矿  相似文献   

4.
赵俊平  田堃 《价值工程》2011,30(33):16-17
构建基于无结构决策方法(AHM法)和模糊综合评价的油井固井质量风险评价模型。用AHM法计算各级影响指标对上级指标的影响权重;运用ABC分析法,把风险因素进行排列分类;结合权重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评判出油井固井质量风险级别。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生产形势,作为基层的采油技师,我们从生产实际出发,从"挖潜0.1吨也是油"两方面入手,确保所管辖的油井充分发挥其潜能,稳定并提高单井产量。针对京57单井拉油点产量低的问题,通过增产措施、优化流程、日常维护三方面,使京57井从一口C类井成为一口A类特护井。一、拉油点基本情况(一)京57井基本情况简介京57井是2011年11月23日报废井恢复生产的,由于  相似文献   

6.
林樊家油田油井开井191口,其中抽油机井188口,该油田自1986年投入开发,1999年开始出现偏磨现象.随着开发年限的延长,这种现象逐年加剧,目前偏磨井多达70口,占抽油机井的37.2%,作业周期仅为3-6个月,严重影响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同时,偏磨井的增多导致了油井维护作业费用居高不下,生产成本相应增加.本文主要介绍通过对影响林樊家油田偏磨现象的因素进行分析,配套工艺治理偏磨技术及效果.  相似文献   

7.
延长油矿管理局位于延安市以东72公里处的延川县永坪镇.是中国陆上发现和开发最早的油田,始建于1905年.1907年在延长县打成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日产原油1.5吨,结束了中国不产石油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延长油矿经历了满清政府统治、军阀混战、国民党专政等几个历史时期,1935年获得解放,历史上曾称“延长石油官厂”、“延长石油厂”.建国后,改称“延长油矿”,1986年改称延长油矿管理局.  相似文献   

8.
浅议如何提高井下修井作业施工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通过对井下修井作业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方法。从施工设计、现场标准化、全面质量管理、工序过程控制、激励政策、新工艺、质量管理体系、资质认证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提高井下作业施工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马勇 《科技与企业》2014,(14):253-253
水平井是油田中较为常见的油井,该油井的延伸方向是水平方向。鉴于该类油井的特殊性,在进行修井时,工作流程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可能出现许多意外状况,因此水平井在进行修井时需要较为先进及严密的技术,以排除各项障碍。本文本文从水平井研究和应用现状出发,分析了水平井各项修井工艺,为从事水平井修井技术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丁勇 《科技与企业》2014,(15):275-275
随着石油产业的不断开采,油水井在地下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井下事故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由于地层压降较大和注采失衡,工作液渗漏,导致冲砂作业的失败,这不仅对油层造成伤害,而且增大了作业成本。本文先简单介绍我国井下作业修井技术,再阐述油井清砂工艺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井下作业清砂修井工艺技术及其完善,希望能为采油厂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永坪炼油厂座落在延安七十公里处的延川县境内,隶属延长油矿管理局。几年来,该厂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形成了“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科学管理为基础,以方针目标为主体”的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使企业素质全面提高。1989年被评为省级先进企业,1991年荣获省质量管理奖。 一、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整体优化,走质量发展型道路。 (一)教育为本,强化质量意识。永坪炼油厂是1984年原延长油矿的一个炼油车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攀钢矿业公司围绕生产、建设、经营及管理的重大难题,大力实施以“提高素质、创新技术、挖潜增效”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新工程”,走依靠科技保产量,上质量,求效益的科技兴矿之路。去年,该公司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2.26%,实现利润26669万元,创建矿以来实现利润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一、东辛东油田目前套损概况及套管损坏特征 (一)概况 东辛东油田是层状复杂断块油藏,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生产,地层的流体场、应力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频繁的油水井增产增注措施和修井作业以及完井固并质量、套管材质与腐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油水井套管技术状况变得越来越差,每年新增套管变形、穿孔、破裂等套损井近30多口.全矿油井停产井122口,其中套损、落物造成停产58口,占停产油井的48%.全矿水井停注井115口,其中套损、落物造成停注96口,占全部停注井的83.5%.套损井增多,严重削弱了油田的稳产基础,降低了油气产量,增加了修井作业成本,造成局部井区地质储量得不到合理利用,最终影响了油田的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套损井的防治工作已成为油田刻不容缓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4.
郭彩丽 《价值工程》2010,29(33):280-281
本文针对油井示功图与动液面二种解释软件因相互独立,产生的解释过程不能互相参考,造成对疑难井分析、判别不便,产生解释结果偏差;合成过程繁琐,出现漏项错误;无示功图智能诊断结果等问题进行探讨。并为生产管理人员掌握油井真实泵况,及时有效的实施油井挖潜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为油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上第一口油井所在地──延长油矿,在历经九十五载的沧桑巨变后不但没有沉沦,而且更加生机勃勃,截至12月16日,全年累计生产原油1000078吨,炼油加工1007078吨,双双突破百万吨大关,终于实现了几代老矿人梦寐以求的大跨越。经过前几年的跨越式发展,1999年延长油矿已经以“双八十万”吨的优异成绩提前一年实现了“九五”目标。进入2000年,管理局又果断发出了决战“双百万”吨的进军令,并把这项工作作为纪念建矿九十五周年和迎接新世纪的献礼工程,全局万余名职工上下一心,协同作战,有效地克服了各…  相似文献   

16.
针对王58块层系非均质性严重,沙四1层储量动用少,注采井网不完善,主力层沙四3核部水淹,开展了王58断块分层系开发可行性研究.在新认识指导下,确立了断块重建井网、细分层系开发的原则.开发中,应用分层系开发,油井转注完善注采井网.实施后,断块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井组稳升率由82.7%上升至92.5%.此次调整的成功,对类似油藏高效挖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施工实例,对位于吉林松花江扶余段水域中的三口油井进行封井作业,关于所用设备的就位方式进行了介绍,为类似的江河湖泊中油井封井作业提供了借鉴,为冰冻地域冰上设备运输和栈桥设备运输的选择提供了对比依据。  相似文献   

18.
据统计,广州开发区已拥有400多家企业,80%为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然而1995年全区14亿多元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20多家企业。这说明企业挖潜任务依然艰巨,向科技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实现企业“两  相似文献   

19.
延长油矿创建于1905年,是中国大陆上第一个油田和第一个油田炼厂的发祥地,著名的“老一井”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华之最。在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延长油矿为中国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被誉为“功臣油矿”。1944年,毛主席亲笔给油矿题词“埋头苦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特别是“九五”以来,延长油矿管理局认真贯彻原石油部、省政府制定的“以油养油,采炼结合,自求平衡,滚动发展”的方针,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加快二次创业步伐,生产经营呈现超前运行的良好态势。地质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油田开发迈上新的台阶,炼油…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采油作业区现有员工216名,平均年龄42岁。管理着10个区块的油水井156口,其中油井开井107口,水井开井39口。下设联合站、采油站、热泵站、抢险组、治安组、地质工程组等多个基层组站。一、实施"大岗位、大工种"运行的背景和目的随着西柳10区块高43井区产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油水井增多、生产岗位不断增加,最初的143名员工已不能满足需要。2009年10月西柳采油二站组建,11月投入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