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发展概况战后,美国住宅抵押信贷发展十分迅速,规模惊人,成为美国信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50年美国未偿还的住宅抵押信贷总额为452亿美元,1960年增加到1,630亿美元,1981年更达11,627亿美元之巨,比1960年增加7倍多,相当于战后初期的几十倍。再以抵押市场的结构来看,住宅抵押已成为美国抵押市场的主体。战前美国商业和农业抵押一直在抵押市场上占绝对优势,战后仍有一定的发展,但与住宅抵押相比,重要性都大大下降了。在战后的一般年份,商业抵押和农业抵押的总和只及住宅抵押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4月13日,《羊城晚报》登了一则通讯,详细介绍深圳经济特区蛇口工业区探索住宅商品化的新路子和办法,标题为《怎样解决这个“爆炸性问题”?》把城市职工住宅问题称为“爆炸性问题”,在我们看来,似乎有点言过其实了,但职工住宅问题至今仍然严重存在,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探索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是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任务, 应当看到,我们的党和政府,对职工住宅问题一向是关心的。建国以来,截止1982年,国家在基本建设内的住宅建设投资即达790亿元,其中1979年至1982年投资438亿元,占同期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1.3%,1983年国家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114亿元。即近四、五年中,国家用于建造职工住宅的投资,每年都在在100亿元以上,建国以来共建成住宅8.4581亿  相似文献   

3.
十年前克鲁格曼还在研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而今,萧条经济学已经成了主流经济学.全世界都在呼唤英雄,奥巴马作为美国人的希望横空出世,美国人真有点把他当救世主的味道.奥巴马上台后开始搞"新政",外界评价他"正在运用罗斯福的经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7870亿美元财政救助方案;第二把,"限薪令";最后一把,便是颁布"购买美国贷"条款.  相似文献   

4.
黄杨 《环球财经》2012,(5):97-97
一直以来美国人都把房地产作为一项不错的投资,近来嗅觉敏锐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multifamily(美国多户住宅建筑)是金融危机爆发后最具稳定回报的投资。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我到美国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凡是我们到过的地方,天蓝、地绿,空气清新,几乎都是如此。除了道路和房屋外,到处是树木、草地、花丛。居民住宅周围,无论土地面积大小,全都绿化过了,看不到有裸露的土地。树木、花草被修饰得整整齐齐,美观、舒服,大有进了公园的感觉。以致使人感觉不到美国人脚下踩着的是黑土地、黄土地还是红土地。  相似文献   

6.
正住宅是中国房地产中最主要的部分,本篇,笔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即住宅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来探讨与互联网相结合最有发展前景的几个方面。中国的住宅生命周期按70年产权算应该差不多——目前的质量保证到70年还能住人就不错了。从开发到销售大概在3.5年,只占了5%,剩下的95%是使用阶段。我们今天把目光都集中在这前5%上——投入和产出都在这个阶段,看看互联网怎么参与到这个阶段中。第一个方面:互联网与采购,这个  相似文献   

7.
据国际旅游机构估计,1995年的国际旅游者约5亿人,到本世纪末,国际旅游者每年的数量将增至10亿人.因此,不论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都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途径.泰国把旅游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加快了国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宇峰 《新财经》2009,(4):70-70
十年前克鲁格曼还在研究萧条经济学的回归,而今,萧条经济学已经成了主流经济学。全世界都在呼唤英雄,奥巴马作为美国人的希望横空出世,美国人真有点把他当救世主的味道。奥巴马上台后开始搞“新政”,外界评价他“正在运用罗斯福的经验”。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7870亿美元财政救助方案;第二把,“限薪令”;最后一把,便是颁布“购买美国贷”条款。  相似文献   

9.
吕伟伟 《特区经济》2005,(6):347-348
一、城市化进程对住房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当前,日本、美国的城市化比例都在70%以上,而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40%,城镇人口为5.1亿。按政府的计划,20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55%,全国人口增至14亿,城镇人口净增2.6亿,达到7.7亿。2003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据统计为23.67m2,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全球第三大私募股权基金美国凯雷集团出资10亿入股青岛凯悦中心,如今该项目瞄上了奥运期间云集北京的高端客户。继追捧内地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和住宅项目之后,嗅觉敏锐的海外私募基金开始把触角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