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等,但富人治村的负面影响也亟需警惕。当前,我们要尊重富人治村的既定现实,利用并顺应这一趋势,引导  相似文献   

2.
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农民增收问题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4和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指出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它是农业和农村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反映。“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下降,1996-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为9.0%、4.6%、4.3%、3.8%、2.1%;虽然2001年和2002年略有回升,增长率分别为4.2%和4.8%,但这具有很大的恢复性和补偿性,  相似文献   

3.
农民收入较低、增收缓慢是中国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近年来,村委会、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害农民利益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不但破坏了乡村治理的效果,而且也使农民收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将村委会、村干部因素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北京大学CFPS2010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村委会的政治、经济行为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较大;村干部的基本特征也能够明显地影响农民收入;此外,村庄的自然状况也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态势,而互联网嵌入可以有效缓解创业者尤其是农村创业者的信息闭塞、缺乏完备的产业链服务等创新困境。为此,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FPS2016),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了互联网嵌入对创业农民收入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互联网嵌入能够对创业农民的收入产生显著的正向效应;与此同时,互联网嵌入加剧了创业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其中,代表农民自身资源禀赋状况的社会资本与物质资本是创业农民收入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互联网嵌入可及性的地区差异,为更多地区、更多农民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对创业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尤其是增加关于计算机与互联网运用的培训。同时,农村创业者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缩小认知差距,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资源。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分化背景下,富人治村的出现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富人治村状况的分析,探讨了社会分化背景下基层民主制度的实践机制。研究表明,富人治村在实践中呈现出多种样态,根据国家权力在基层配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资本主导、行政主导、公共规则主导三种类型,三者反映了基层民主制度的不同实践。国家是影响基层民主实践的重要力量,它的良性运行依赖于国家权力的合理配置。对国家的强调,有助于厘清学界对于富人治村的诸多争论,为社会分化背景下探索基层民主的发展路径提供借鉴。随着农村社会不断走向分化与多元化,国家既要通过行政放权给予社会更多自治空间,又要规范和协调各种利益与权力关系,为乡村治理提供良好的制度供给,推进基层民主得到实质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产品价格管制政策的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为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生产发展,解决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对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价格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1979年大幅度提高粮食、棉花等18种主要农产品收购价格(这是自1952年以来,收购价格调整品种最多,幅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1985年取消粮食统购,实行合同定购和按比例加价政策,对猪肉和城市蔬菜等鲜活商品实行了有指导的议购议销。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2021,(10):80-89
本文利用CFPS2018的数据,实证研究了非正规金融对农村地区农户脱贫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收入贫困和消费贫困两种贫困维度下,非正规金融均能正向显著地促进农户脱贫;上述脱贫效应对不同类型农户、不同地域存在差异。结果显示,从农户类型来看,非正规金融对农户的脱贫效应集中在非农户中;从地域划分来看,非正规金融主要对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农户存在显著的脱贫效应,而对东部地区无显著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本文对我国非正规金融规范发展和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河北卢龙县,流传着县委书记郁和平查村账、管村账、治村账的故事。1998年初,卢龙县新任县委书记郁和平在接待农民群众上访中发现,农村集体财务混乱是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是影响农村干群关系的主要矛盾,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农村财务管理,才能切实密切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稳定,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解决农村集体财务问题从何处入手?郁书记把突破口选在作为农村集体财务最直接反映的载体———村级账目上。1998年3月,他集中一周时间,对全县村级账目进行了第一轮抽查。事先不通知,不要乡镇领导赔同,直接到…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经》2021,(6):5-5
“十三五”期间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21元,提前1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各地各部门着力稳就业、促创业、兴产业,农民收入逐季好转,全年实际增长3.8%,收入达到17131元,较2015年增加5709元。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长较快,2020年达到12588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87%,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1.8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山西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山西农民增收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长白县长白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瞄准“一村一品”的经济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农村人均收入达到4615元,居全县首位。长白镇利用区位优势,加大政策、资金的扶持力度,适时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产业结构,在全镇形成民主村以蔬菜种植为主,解放村以种养业为主,绿江村以边贸为主的“一村一品”的经济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2.
13.
理论上讲,信贷是农户受到灾害冲击之后的主要事后管理策略之一。然而,在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信贷策略的可及性和有效性有待检验。本文使用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自然灾害冲击下的农户正规信贷策略。结果显示,短期而言,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农户的正规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规模均较高,但是自然灾害短期冲击的影响不存在滞后效应;长期来看,相比于较少受到自然灾害冲击地区的农户,灾害频发区的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与信贷规模均无显著差异,正规信贷不能成为灾害频发区农户的有效风险管理策略。此外,家庭预防性储蓄作为重要的事前风险管理策略降低了农户对正规信贷的依赖,非正规信贷和商业性保险能与正规信贷形成有效的互补关系,而来自于私人和政府的转移支付体系在应对自然灾害冲击时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营管理》2007,(3):29-29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河桥村有耕地面积1202亩,辖9个村民小组,495户,1740人,2000年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近年来,该村按照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通过组建协会,大力推广"姜--稻--菜"水旱轮作模式,变零星分散种姜为集中成片发展,既保证了粮食生产,又培育了增收主导产业,农民人均生姜纯收入达到7000元,成为粮经协调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典型村.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与农村家庭创业——基于CFPS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09,(23):45-45
本刊讯 小村庄也能建网站,一款名为“村治在线”的软件系统于11月19日宣布开通。该系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持设计开发,将用信息技术为乡村治理搭建起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样本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从多维贫困视角出发,实证检验农地流转行为对缓解农村地区贫困状况的作用效果,并探究其区域异质性。结果发现:农地流转具有较为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观察到农地流转使农户在收入、健康和主观感知维度的贫困状况得到了缓解,但在教育和生活水平维度并不存在显著的减贫效应;不同流转行为的减贫效应存在不对称性,农地转出更能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不同区域农地流转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差异,西部地区的减贫效应最大,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减贫效应最弱,但相比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现状也更为严峻。因此,因地制宜地推动农地流转是缓解农村地区多维贫困进而消除相对贫困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农民收入增长的体制性障碍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民收入问题,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体制不完善,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经济体制不完善,制约生产要素的积累、投入与资源配置,直接影响农民收入。以制度创新,克服、消除体制性障碍,确保农民收入增长。  相似文献   

19.
论“九五”期间农民收入增长方式的转变杨东升解决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目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价格论,认为农民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农副产品的出售,要提高收入,就应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控制农业投入品价格涨幅,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就业论,认为真正解决农...  相似文献   

20.
"村转居"社区是我国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特殊社区类型,近年来我国"村转居"社区数量大幅增加。"村转居"社区采取哪种社区治理模式,关乎未来农民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架构里,关乎未来城镇化怎样走,关乎是否能真正破解"城乡二元分割",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本文从社区权力中心视角,构建了无中心、单中心和多中心治理模式,基于三个多村合并型"村转居"社区为案例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文章提出了优化"村转居"社区治理模式的建议,"村转居"社区成立初期政府要进行社区治理设计,根据集体资产处置情况不同提倡集体经济组织的适度参与,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合理利用制度遗产,注重治理过程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