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旨在探讨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视域下,资源匮乏地区富人治村的生成、运作及其后果。通过对华北平原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发现:首先,项目进村已然成为乡村治理的主旋律,在"不完整政权"的乡镇,资源匮乏使项目进村与富人治村具有高度亲和性;其次,富人治村从治理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治理任务与治理过程这三个维度上重塑了"不完整政权"下的村级治理;最后,乡镇政权实现了从依赖中坚农民到依赖富人参与的转变,导致原本就不完整的政权随着富人垄断村庄政治和制衡乡村关系而进一步削弱。本文实现了富人治村研究的两个转向:一是研究视域上从基层民主自治到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转向,二是研究场域上从资源密集地区转向资源匮乏地区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正在农村经济社会逐渐分化,各地政府鼓励富人成为农村"带头人"的大背景下,"富人治村"现象愈加普遍。客观上说,富人担任村干部,可以通过自身的社会关系网和社会影响力为村庄争取项目资源、发展机遇等,但"富人治村"的负面影响也亟需警惕。当前,我们要尊重"富人治村"的既定现实,利用并顺应这一趋势,引导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由乡村企业家担任村干部的富人治村现象出现且普遍化,但对富人治村的效果,研究者各执两端。本文利用2014~2016年27省份756个村庄的治理调查数据,分析了富人治村对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代表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富人治村能够显著提升灌溉设施维护频率,但对整体灌溉状况和集体行动组织影响有限。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制度约束产生的交互作用:作为非正式制度的宗族网络规模并不能影响富人治村的治理绩效,但正式的基层民主制度可以显著提升村庄的公共物品供给水平。在劳动力外流、乡村治理衰败的背景下,兼具经济实力与政治权威的富人村干部逐渐超越传统的宗族网络,成为乡村公共事务中的主导性力量,而基层民主的发展则对富人村干部扩张中的权力构成了约束,激励其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农村财务也在不断地改革和提高:“村账乡管”、“村财乡管”、“取消招待费”、“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等等,使村级财务越来越规范、合理。农村实行费改税后,由于收入被核定在预定范围内,支出范围也进入了预算管理范畴,给个别村干部“大手大脚”带来了“不便”,如何消除这种“不便”,成为有的村干部工作之余苦思冥想的“课题”。其中,从村级财务中采取“变通支出”,是一条被个别村干部认为最“有效”的途径。如何变通支出呢?一是将明令禁止的支出项目,开列其他款项,“另起个名儿”,如将已明令取消的村级招…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17年陕西省246个村级实地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从资源汲取能力、发展经济能力、社会组织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四个方面度量村级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村级治理能力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村级治理能力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其中发展经济能力的贡献度最为突出;进一步从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发展角度探讨其作用途径发现:第一,相较于改善传统农业生产效率,村级治理通过对村内特色产业的建立与发展对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第二,村级治理能力高的村庄可通过调节村内劳动力利用效率及特色资源开发效率来增加农民收入,但对耕地面积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本文结论对明确村级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各项政策、法规的不断出台、完善,农村财务也在不断改革和提高。“村账乡管”、“取消招待费”、“村级财务电算化管理”等措施,使村级财务管理越来越规范合理。农村费改税以后,由于收入被核定在预定范围内,支出范围也进入了预算管理范畴,村级财务中不合理支出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但是,个别村干部仍然变着法儿要钻制度的空子,通过采取以下一些“变通支出”的办法从村级财务中谋取私利。一是巧立名目开列明令禁止的支出项目。比如村级招待费被明令取消,但有的人开具会议费、调研费等发票予以报销。甚至有些个人的“黑色”支出,如个人旅游费、跳舞桑拿费用,也通过其他名目在村级财务中报销了。二是私设  相似文献   

7.
安徽省舒城县五桥乡在实行“村有乡管”过程中,不断探索,完善各项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针对村财务监督组理财能力较弱,监督职能不强的情况,该乡提出对村财务监督组审核签章后的支出单据,由农经站在入账前重审,发现违纪违规支出立即发回村监督组,由包村农经站会计与村监督组成员共同“重审”。此举甚好。好处一,可以约束村干部的理财行为。村级财务在民主理财的基础上,实行村财务监督组与乡镇农经站共同监督、审计的“双保险”机制,可以使村级财务监管的社会性和专业性相结合,起到严密、有效的防范作用。好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优化村干部队伍、整合发展资源、特别是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对辖区行政村进行了调整合并,小村归大村。在村与村合并中,因个别村财务混乱、人员结构复杂,极易导致浑水摸鱼、漏收乱支现象。因此,理清合并村财务,盘清资产,弄清债权债务关系,至为重要。可以说,村级"三资"合并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日后合并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一个典型扶贫重点村财务支出凭证的挖掘,发现了贫困村财务活动和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引发出对"贫困陷阱"的思考,并分析得出寻租成本、财务恶化与村级贫困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系统的结论。寻租成本分流财务资源导致村级财务恶化,财务恶化制约贫困村的经济发展,滞后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刺激贫困村耗费更多的财务资源和精力,以在寻租活动中获得扶贫补贴。寻租成本将更大程度地分流村级财务资源,从而贫困村陷入一个由于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和扶贫部门导致的"新贫困陷阱"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许多地方为优化村干部队伍、整合发展资源、减轻村集体经济负担,对辖区行政村进行了调整合并,小村归大村。在村与村合并中,因个别村财务混乱,人员结构复杂,极易导致浑水摸鱼,漏收乱支。因此,理清合并村财务,盘清资产,弄清债权债务关系,至为重要。可以说,村级"三资"合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日后合并村村务能否正常运行。笔者认为,合并中要严防农村集体"三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面临着治理主体缺位的村治困境,其主要表现形式是村级组织自治功能弱化和内生性村治主体无法生成,使村庄自治事务处于管理真空状态。基于加强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湖北省秭归县的"幸福村落"创建活动开辟了以村落理事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行政供给式的村治主体再造路径,具体从村治主体的治理单元、治理资源和治理规则三个方面展开再造。村落理事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构建在村精英的吸纳机制、村庄内部资源的调动机制以及民主协商积极性的激发机制,实现了村庄的良性治理,适应了农村社会非规则化、非格式化的特征,是应对村庄琐碎事务的扁平化治理机制。湖北省秭归县的村落理事会建设经验为中国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改革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国家对"三农"的投入越来越大,有许多的项目资金要落实到村级来实施,由此村级经济往来增多,财务管理工作出现了复杂性,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也因此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什么审?一是村级经手的国家惠农资金多了,村干部受到的诱惑越来越大,少数村干部法纪意识淡薄,挤占、挪用国家资产和资金的事实存在;二是有的村在管理、发放、使用项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嵊州市对村级财务开发全面清理,实施定期公开,离任审计,对巩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工作都是侧重于事后监督,对事前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特别是部分村主要干部的自律意识淡薄,不愿接受监督;部分乡镇领导对村主要干部重于使用,疏于监督;村级班子成员碍于面子,不愿监督;财务人员怕打击报复,不敢监督;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使一些地方的村级财务出现前清后乱,边清边乱;有的村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搞半公开、假公开,使部分村的群众为村级财务问题到处上访;部分村干部吃多占,挪用贪污的现象,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为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听取了方方面面的意见,大家认为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建立一个与现实状况相针对的监管机制。只有从机制上创新,才能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为此,市委、市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到开元镇进行了试点,并在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于去年5月份在全市全面实施了村级财务监督理制度。经过半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较为显的成效。监理制得到了全市上下的一致肯定,使广大村民普遍感到明白、放心,使村干部达到清白安心,非生产性开支大幅度下降,村民为村级财务问题地促进了村级集团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农村社会的稳定,有力地推进了农村财务的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村级债务一直是困扰基层治理的重大问题。税费时期的传统村级债务主要是在压力型行政体制的运作模式以及传统型村干部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属于资源挤压型村级债务。不同于传统村级债务,农业税取消之后的新村级债务是在国家大规模资源下乡背景下产生的,是一种资源输入型负债,主要是在提供兜底作用的大量下乡资源、内在动机的乡村利益合谋以及保障实施的富人型村干部治理手段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高昂的新村级债务给乡村社会带来严重的治理后果,表现为村庄社会分化、基层权力固化以及村庄主体性弱化。村级债务规模与范围不断扩大容易造成严重的治理困境,需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是基层民主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问题。"村财乡管"是实现对村级财务监督的普遍做法。该制度设计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实现村级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加强对村干部的有效监督,减少或避免村干部的贪污腐败现象。然而,近年来农村涉财问题时有发生,实践中该制度却无法对村干部的违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本文认为,只有利用契约的形式强化对村干部任中监督与离任审计,加强信息公开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制止村级财务管理中出现的种种乱象,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村账镇代管"模式的逐渐推行,在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有效控制村级财务支出、普及村级财务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对"村账镇代管"重要性认识的缺乏、工作配套制度的不健全、制度执行力度及监督的欠缺,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拟分析"村账镇代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近几年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发现,村组招待费支出过多过滥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村年均招待费支出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从招待地点上看,有在饭店招待的,有在村里招待的,也有在村组干部家里招待的;从招待费单据上看,名目繁多,有的注明招待事由,有的不注明,有的村干部签了字,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贫困村村干部在发展性扶贫项目分配中追求农户动员最大化的目标出发,提出了发展性扶贫项目在村庄内部分配的理论假说,并以西北地区H村农户沼气项目分配为例,运用Logit模型对所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非牲畜资产多的农户、有曾任或在任村干部的农户、积极参加村干部组织的集体活动的农户获得沼气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大,与本文的理论假谠基本一致;外出打工时间少的农户、成人平均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获得项目的可能性比较小,与本文的理论假说有一定的差距。发展性扶贫项目的瞄准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只有在村庄中建立能够使干部对穷人负责任的治理机制,发展性扶贫项目才能瞄准更多的穷人。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因村干部经济作风问题引发的上访事件频发,根源就在于村级财务不清、管理混乱、透明度差。而这背后,则是国家审计范围有限、乡(镇)机构改革后监管体制不畅、个别村(居)干部经济责任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了当前村干部经济行为和村级财务监管不力。"村官"经济责任审计一直是"空白点",这造成了"白条"抵库、挪用公款、出入账不规范等现象频发。加强对村干部经济责任的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湖南省娄底市决定采取"八查八看"方法,在2017年村"两委"换届前全面开展村级财务清理工作,着力解决村级财务做账不规范、管理不民主、村集体"三资"家底不清、村干部侵占村民利益等突出问题,为全市乡镇区划调整和建制村合并以后的第一次村"两委"换届奠定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