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生理、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考试焦虑问题。考试焦虑心理调适的主要路径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放松和宣泄;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加强认知转换;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和掌握考试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4.
本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能够在健身的同时健心,体育锻炼有效改善了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敏感化,显著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防化兵担负有战时的核化生防护任务和平时的核化生应急救援任务,由于核化生武器的杀伤力大,故相比其他兵种就更容易出现焦虑心理。分析防化兵易产生焦虑心理的原因,提出一些应对焦虑的方法,以使防化兵在战时的核化生防护任务和平时的核化生应急救援任务中能够保持较低的焦虑水平,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卒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率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9.
大学生违纪行为心理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违纪、违法现象的日益严重,已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调查研究表明,不良的心理素质是诱发学生违纪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违纪,其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学生个体发展中的心理和认识问题,当然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有效地制止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治标更需治本。故对于大学生违纪的心理加以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制定相应的对策,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危机现象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校园稳定的重要因素。怎样应对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无法回避的紧迫问题。本文对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具体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提高消费能力的途径:社会积极倡导正确的消费观;学校教育应进行与消费心理、行为有关的消费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教育;家庭应帮助子女摒弃不健康、不合理消费习惯和消费行为;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4.
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水平在某种程度上折射了其生活状态与价值取向,消费现状是社会各个时期变化与特征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的体现。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人际信任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影响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交往焦虑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一是大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交焦虑,并且社交焦虑总体情况比较严重;二是大学生社交焦虑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密切,信任是影响社交焦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是近年来高等学校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在高校学生总人数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因此,了解和掌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是高等学校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者做好学生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一环。该文初步探讨了贫困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尝试对贫困生心理问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7.
焦虑是大学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它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不但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大的伤害。本文详细论述焦虑的状况,从一个案例为标本分析焦虑产生的原因,力求心理学的角度介入,帮助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的症状。目前,对信息焦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法。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关系,以及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等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问题,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成因,提出解决的对策: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做好就业心理指导;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和评价自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