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某医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用自尊量表(SES)和交往焦虑量表(IAS)对某医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恋爱中大学生的自尊得分显著高于非恋爱中大学生,而社交焦虑得分则显著低于非恋爱中大学生;心理自尊与社交焦虑呈现显著的负相关。结论是自尊心理与社交焦虑相互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以306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施行测试,考查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结果:焦虑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子及总分之间两两呈极其显著负相关,抑郁总分与心理弹性各因及总分均呈显著负性相关,并且都达到了极其显著的水平;焦虑和抑郁两者之间有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及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关系感、掌控感、情绪反应3个变量都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心理弹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非常密切。焦虑、抑郁两种心理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心理弹性可以预测心理健康之间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率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给大学生的学业、就业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焦虑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普遍性情绪体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本研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对360名大学生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得出:大学生总体焦虑症状远超出正常成人常模范围,焦虑症状检出卒近20%,重症率约4%,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女生、理工生、毕业生、农村籍学生焦虑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别学生,是焦虑病症的高危人群,值得特别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辅导与就业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针对非金华本地学生对婺州文化的认识调查结果,分析了影响民俗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播的负面因素,提出了借力民俗文化传播培养大学生心理归属感的创新路径。要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接受《第二故乡·婺文化》系统课程学习;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民俗活动;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共享民俗文化的心灵SPA;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体验民俗文化的真实存在感;与校外单元相结合,打造立体式心理归属;与集体主义教育相结合,逐级构造心理归属框架;与新媒体移动平台相结合,促进心理归属感培养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碰到许多情感或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如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适,学习焦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是失败的学习结果.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外语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时外语考试确有相当的影响,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存在自负攀比心理、徘徊观望心理、盲从犹豫心理、恐惧焦虑心理,使他们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为此,高校应指导大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心理准备,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素质,加速培养高素质的就业指导队伍,把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列入教育教学计划中,面向市场,调整专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8.
朱克 《黑河学刊》2014,(1):150-152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但“90后”大学生幸福感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传统心理学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集中于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足等积极情感缺失的研究非常少。在探讨积极心理学观念来教育与引导培养大学生快乐、幸福的心态的同时,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当今“90后”大学生的幸福感,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会碰到许多情感或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如动力不足,学习态度不适,学习焦虑等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甚至是失败的学习结果.为此,我们做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外语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理论对调查结果加以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焦虑时外语考试确有相当的影响,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丁静  贾丽萍 《魅力中国》2011,(8):204-204
采用问卷法对即将毕业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倾向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择业心理既有自信、自主、灵活、择业趋于理性等积极的一面,也有焦虑、盲从、自负、求稳、求全等消极的倾向。产生上述不良择业心理的原因既有社会和学校方面的,也有用人单位的,最主要还是大学生自身的。针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现状,我们提出几条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就业心理不成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薄弱、专业结构供求错位是造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对策是:克服就业不良心理;加强就业指导的力度;开设职业定位与规划课程;促进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杨敏 《西部大开发》2010,(7):179-179
地方入伍大学生在培训中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的苦闷与焦虑心理,自身能力素质与工作、训练要求之间的差距产生的畏难和自卑心理.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逃避心理,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压抑心理,因恋爱受挫造成的情感危机心理等不良问题。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必须扎实搞好军人职业常识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做好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发建设,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相似文献   

13.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教育落后等因素,造成部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和交际困难等心理问题。对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与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三是多渠道“扶贫帮困”;四是在集体活动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心;五是在赏识教育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人数连续大幅度攀升,不少大学生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在求职的过程中产生焦虑、依赖、从众、攀高等异常求职心理,这些异常求职心理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就业,为此分析造成异常求职心理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桂英 《魅力中国》2010,(29):210-210
就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本土化发展即实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中国化发展,本文从:“碰撞与融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特色化发展、继承与超越;传统文化心理观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现代转换、借鉴与创新;西方心理健康及咨询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民族化发展”等三个途径简要论述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当代女大学生的成才障碍主要来自传统观念、性别歧视、自我塑造的偏差、不健康的心理、成功焦虑等因素。而要克服这些障碍,则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在全社会形成“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积极鼓励女大学生成才;二是有针对性开展“差别教育”;三是建立“成功女性网”,帮助女大学生克服成功焦虑;四是重视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指导。  相似文献   

17.
文化适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毅 《改革与开放》2011,(10):193+55
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文章分析了文化适应过程和模式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提出创建多元文化教育环境、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学校教育的认同感、提高汉语水平的相关对策来解决文化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在生理、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考试焦虑问题。考试焦虑心理调适的主要路径是: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放松和宣泄;加强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自信心;加强认知转换;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和掌握考试的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袁文萍  王萍莉 《黑河学刊》2013,(2):124-125,129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信息负载量总是有一定限度的,当信息接受者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所能消化或负载的信息量时,就会使人不自觉地产生各种无所适从的焦虑或紧张的症状。目前,对信息焦虑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量表测量法。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焦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孤独感的关系,信息焦虑与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关系,以及信息焦虑的心理机制探析等等。  相似文献   

20.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贫困已引起政府和大学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心理贫困尚未得到足够重视.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贫困导致心理贫困自卑、敏感、焦虑、人际交往困难等.其形成原因,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自身的原因.消除心理贫困,应建立多元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政策体系;创建良好的关爱贫困大学生的校园文化;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