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物质生活在提升的同时,也开始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汉服的复兴无疑给人们以一定的寄托,当前很多汉服组织开始发展起来,汉服的复兴事实上也是传统文化的复兴。当前社会更多的人喜欢汉服,很多商家也看到其中潜在的商机,对汉服进行销售。在认识到汉服市场所具有潜力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策略。本文先分析当前的汉服市场,接着分析汉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汉服市场的营销手段,以此更好地促进汉服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杨帆 《商》2013,(6):229-229
在世界民族服饰的舞台上,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具有最能够展现其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然而,今天的汉民族却没有。民族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的外在的形象的直观,是民族文化意蕴的"道说者",集中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同样,"汉服"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汉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光辉璀璨的明珠。汉服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并对中华周边各民族的服装文化发展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中国汉民族的民族服饰,上溯炎黄,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下至宋明,连绵几千年,逐渐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象征.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汉服作为汉族人的文化象征受到广泛关注,其本质就是人们通过汉族文化归属感.全世界孔子学院的建立,世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汉服是礼仪文化的载体同时被广泛关注.全国各地穿着汉服举行各种传统祭祀、传统节日等活动,全面宣传传统文化,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汉服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3.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久负盛名的西塘,终于迎来一次文化的盛会.日前,筹备已久的世界汉服文化周在西塘徐徐拉开帷幕,向世界展现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华美世界. 本次国际汉服文化周除了专场的汉服设计展之外,还有书法、舞蹈等多种形式的演出,将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元素与汉服相结合,汇成一出全面展示传统艺术精粹的华彩乐章.苏轼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美丽的西塘古镇在拥有了这一切之后,必将焕发出不同的风韵气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电商平台成为人们的主流消费方式。而汉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此衍生了大量汉服和汉服文化的产业。文章主要研究了喜爱汉服和汉服文化的消费者有别于其他消费群体的特点,该消费群体对于环境是否适合穿着汉服有一定的要求且消费群体具有偏向性。公众号进行推广与营销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一种新的宣传手段,既可以满足宣传需要,也可以满足销售需要。文章阐述了公众号对于汉服推广与营销的方法,以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56个民族,至今55个民族依然有自己鲜明的民族服饰。但占全国人口95%以上的汉民族,大部分并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服饰,而穿着者亦是极少数。虽然自2007年"汉服热"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汉服爱好者这个行列,汉制婚礼、汉制毕业典礼、汉服现代设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但或多或少出现了重视符号而忽略本质的问题。文章以汉服的突出特点为出发点,并结合历史发展与现代中式服装,对汉服形制进行阐述。以期对加深汉民族自我了解和对汉服现代演绎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冠 《市场周刊》2011,(6):86-87
在一场有关汉服的专家讨论会上.身着汉服的年轻人齐声朗诵起这为汉服而浅唱低吟的诗行。场面催人泪下.却并未打动在场的专家们。事实也正是如此,随着汉服复兴运动的一路前行,指责之声亦不绝于耳。有说他们奇服作秀,有说他们极端民族主义,也有人觉得他们脑子秀逗了,穿着已作古的衣服招摇过市。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化媒体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汉服作为一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可供消费者寻求精神文化领域的认同感,其市场发展也能为社会创造实质性的经济价值。结合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探究汉服文化市场现今发展趋势,能满足汉服文化产业链的战略多元化需求。本研究从社群传播角度剖析汉服市场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在群体文化认同、原创版权监管机制及混合型产业链构建方面提出解决策略及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
2008年4月中旬,一位身穿白汉服的老者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食堂门口竖起了"老中医急寻传人"的招牌高调收徒.这次旨在传承中医文化精髓的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普遍的关注与热烈的议论.这位老人就是全国著名骨髓炎专家,谢景龙主任中医师.谢景龙是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先进卫生工作者,省管优秀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专家指出,在门第之见很深,颇为保守的中医界,能做出这样的壮举是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对于避免中医优秀诊疗技术和一些宝贵的古方、秘方流失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复兴汉服"现象。但由于面向大众的汉服文化教育属于新生事物,缺乏规范、系统的课程设置,存在权威性、专业性不足等问题。结合北师大实验中学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验,笔者从教育目标设置、内容体系和实施三个方面,探讨了中学汉服文化教育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以期推动中学汉服文化教育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珏  张妤涵 《华商》2014,(18):20-21
中秋节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难得的休息时光。但对于29岁的蔡泽鸿和他的“汉服同袍”来说,却意味着繁忙。他们在北京紫竹院公园的活动,成功吸引了游人的目光。这些年轻人穿上颜色娇艳的汉服,在暗绿色的竹林里,表演着中国人的传统习俗,古意中透着暖意。蔡泽鸿是北京汉服协会的负责人。“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蔡泽鸿说,汉服是一把钥匙,一把通往传统文化和美德之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旅游目的地的个体游客为研究对象,探讨当个体游客感知到穿着汉服出行游客的存在时,在这一参照群体信息性和规范性的社会影响下,出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普通游客是否自发的产生宣传、推荐、身着汉服出游等系列游客公民行为,以此论证参照群体对游客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2.
汉服是兼具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功能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而显著的旅游价值。在徐州打造汉文化旅游品牌的进程中,要深层次挖掘汉文化的内涵,通过对汉服旅游资源的开发达到丰富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体验、创新旅游商品的目的,并要注重文化的形式表达和具象化,充分利用汉服这一视觉表现和传播媒介,全面实现徐州两汉文化的旅游品牌定位,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余佳  张洁 《商业科技》2013,(26):135-136
汉服是兼具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审美功能的旅游资源,具有独特而显著的旅游价值。在徐州打造汉文化旅游品牌的进程中,要深层次挖掘汉文化的内涵,通过对汉服旅游资源的开发达到丰富旅游项目、增强旅游体验、创新旅游商品的目的,并要注重文化的形式表达和具象化,充分利用汉服这一视觉表现和传播媒介,全面实现徐州两汉文化的旅游品牌定位,促进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们没有自己民族的服饰,无异于精神上的裸体!”2004年3月14日的下午,美丽的西湖畔一位身着“曲裾深衣”的女子摇曳而行。她抑制着自己的激动心情,一个声音在耳边回荡:消失了360年的汉服,终于回来了!此人乃是杭州汉服发起者之一“寒音馆主”,此次西湖行,使她成为“杭州汉服第一人”。出行前,“寒音馆主”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15.
国际货运代理业属于服务性行业,是社会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是科学技术、国际贸易、国际运输方式发展的产物.与其它服务性行业一样,入世后我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的法规管理体系也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相似文献   

16.
行业无序竞争是导致恶性竞争的直接因素.今天的中国乳业严重缺乏行业自律和行业协商的机制及力量:比如行业组织之间严重不和,比如著名品牌之间常常相互拆台、互不信任.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很多葡萄酒企业由于不具备产品开发能力,选择了"傍名牌"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长此以往,必将挫伤企业创新的积极性,不利于整个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打造自己的品牌,不仅仅是葡萄酒行业面临的紧迫问题,更是中国各个行业在打遗品牌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相似文献   

18.
4月11日,“老家河南”美好春游季(焦作站)启动仪式暨锦绣中华·云台山汉服花朝节在云台山景区开幕。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焦作市、开封市、安阳市、济源市、永城市等地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河南省内各大景区主要负责人,各级媒体、创作者达人代表参加启动仪式,与全国汉服达人、汉服同袍共襄盛会。  相似文献   

19.
《商业故事》2022,(4):前插15-前插16
2月中旬,万科董事长郁亮的一份内部讲话稿刷屏地产圈,他在讲话中直言房地产行业已经进入"黑铁时代".而郁亮的"黑铁"论,距离旭辉CEO林峰提出的"青铜时代"还不到一个月时间._x000d_无论怎样定义,2022年注定是房地产行业新时代的转折年.那么,今年行业会如何变化?各类企业该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0.
不幸的家庭各有其不幸,而幸福的家庭却是相似的,这句话套用在危机下的企业,同样有效.本期专题中,我们考察了一些危机之下的"幸福"企业,虽然,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考察的企业多是和衣食住行相关的轻工行业,产品弹性需求小,整个行业受危机影响的程度较之其他行业要低.但一叶知秋,考察他们何以能够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共性,可以大致整理出以下企业"幸福"生存的简单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