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林德 《经济地理》2000,20(1):57-62
本文将湖南省常德市域城镇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划分6个历史时期,分别揭示了各时期其发展和布局的基本特征,并对各时期其发展条件也作了必要的阐述,最后作了规律性总结.旨在为今天进行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提供必要的历史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市、县域规划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省(区)市为了适应城乡经济蓬勃发展,迎接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高潮的到来,正在积极开展市域和县域规划。现就本人的初步实践,对市域和县域规划的任务、内容和方法、谈些初浅的看法。一、市、县域规划的内容什么是市、县域规划?它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这是需要进一步通过实践而加以总结的问题。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县域规划是县域内一定经济发展时期内城镇体系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县域的经济及其它事业的发展给城镇及网络体系所带来的问题;预测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确定县域各级城镇发展方向、性质、职能分工及其合理规模,并拟定城镇体系的网络分布;统筹安排县域发展过程中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如水、电、交通、通讯、防洪、  相似文献   

3.
西北干旱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及其分形——以酒泉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西北干旱区城市酒泉市为例,运用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对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研究.介绍了分形理论及其在城镇体系研究中的应用,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其次,运用分形理论中的网格维数和关联维数模型对城镇空间结构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与定性分析结果一致;最后,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城镇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半个世纪来,随着全球经济、贸易、信息业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城镇体系研究方兴未艾,文章就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和当前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做一些综述.指出我国城镇体系规划一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5.
城镇体系是指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内,由不同等级规模和职能分工、联系密切分布有序的城镇群体,是在自然、交通、社会经济等因素共同制约下历史形成并在发展中的动态系统,揭示这一系统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性,有助于阐释城镇体系等级规模、职能分工、相互关系和分布格局,为城镇体系规划提供思路。本文阐述玉林地区城镇体系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6.
乐清市城镇体系规划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彦随 《经济地理》1998,18(1):52-55
1沿海经济发达区城镇发展特点城镇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个地区城镇化水平、城镇职能、规模乃至空间结构都离不开固有的经济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得益于区位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繁荣。投资环境改善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促使城镇在整体上得到快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乡镇企业、个体与私营企业的发展和各种专业市场的兴起.新的城镇不断涌现。小城镇快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的新特点。显然、这种城镇的发展态势具有一定的突变性和特殊性。也决定了城镇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7.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一组规模不等,性质、形态各异,彼此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分工协作关系,并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城镇群。这组城镇群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城镇的职能结构、规模等级结构和地域结构。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集聚的结点、交换的中心、流通的枢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着先导和核心的作用。城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的历史过程。它与交通运输的发展互为条件,互为因果,但在建设程序上,交通运输业应处于超前地位。本文拟结合首都地区的实际,探讨二者关系,以及如何改善交通状况以适应城镇体系发展的需要。这里的“首都地区”是指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等12个地、市,方圆16.8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城镇体系是评价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标,城镇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极核,决定着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和空间布局。运用计量地理学方法对贵州省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和计算了贵州省城镇体系的中心区位、离散程度和均匀性,获得了研究区的理论中心区位。找出贵州省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对加快贵州城镇发展和推动贵州城市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湘西州城镇体系建设的基本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鞠远果 《经济地理》2004,24(2):236-240
城镇体系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聚集体,它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发达的经济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湘西州地处偏远山区,自然地理环境较差,交通闭塞,经济贫困,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健全。文章透视了该地区城镇体系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城镇体系建设进行大胆构想,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10.
30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泉州探索出一条在全国较具影响力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形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强县组团,探索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涌现出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优势产业集群,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市域城镇体系,构筑起区域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站在新的制高点,县域经济发展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海西应先行,采州走前列"的要求,全力推进"大产业、大港口、大城市"建设,引领"县域经济"迈向"市域经济",实现城乡一体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层线性模型技术构建了多空间尺度农地城市流转经济驱动机制模型,以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因子对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的驱动力。结果显示:①农地城市流转规模差异有61.99%是各县域本身的差异造成的,有38.01%是其所在市的差异造成的;②GDP和城镇土地比较收益对农地城市流转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农地投入和距武汉市中心的距离则具有负向驱动作用;③市域GDP会强化县域GDP与农地城市流转的正向关联,但会弱化县域城镇土地比较收益与农地城市流转的正向关联,市域粮食自给率会弱化县域农用地地均投入与农地城市流转的负向关联;④市域层次变量的引入解释了88.77%的县域农地城市流转平均规模差异,75.47%的县域城镇用地比较收益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78.67%的县域农用地地均投入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75.03%的各县(市、区)距武汉市中心距离与农地城市流转关系。  相似文献   

12.
长株潭城镇职能体系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国华  朱翔  肖卓 《经济地理》2001,21(3):324-327
长株潭地区城镇职能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职能同构、第三产业落后、工业主导行业层次低、高新技术行业和高附加值行业少是该区域镇职能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应以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发展作为城镇职能升级的突破口;应合理分工,科学选择设市城市的优势社会经济职能;应突出特色,科学定位小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体系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与城镇体系呈现出较强的适应与反馈的互动关联态势,随着黑龙江省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老工业基地振兴进程的推进,必然要求其城镇体系空间载体功能的强化以及发展的外向化,并认为中心城镇体系发育与职能强化、城镇发展轴带集聚能力增强、城市圈(带)功能提升与产业升级、东部城镇群产业转型与再城市化、边境城市职能优化与外向经济扩张、大小兴安岭中心城镇培育与产业生态化是黑龙江省城镇体系响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4.
识别流空间视角下的城镇地位及其发育状况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认知基础之一。基于县域公路客运班次数据,在Ucinet及Arc GIS软件支持下,从整体网络、城镇中心性及地理探测等三个方面对吉林省城镇中心性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省域整体网络结构相对松散、核心网络实力偏弱,城镇间空间联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市域内空间联系相对紧密、跨市域联系则明显不足,区域联动发展进程相对滞缓。(2)地级城市程度中心性普遍较高、省域边缘城镇的交往能力总体处于从属地位;城镇节点的空间链接效应具有地域差异特征、区内空间联系多通过地级城市中介作用完成;综合中心性视角下的城镇层级总体呈首位分布特征并形成"一极三核"的省域"中心—枢纽"格局,区内出现"八子群、四片区"的组团现象。(3)将地理探测器方法应用于城镇中心性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省域内城镇节点中心性的影响较小,经济规模、人口规模、产业结构、交通承载力等因子对城镇地位及角色影响明显,路网密度仍是影响城镇空间链接水平的因子之一。为此,应提升省域东西部地区核心城镇资源集聚能力,优化省域边缘城镇产业结构、增强市场活力,合理配置区域交通资源、完善边缘城镇交通基础设施,以促进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城镇体系建设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通过结合射阳县城镇体系及自然条件现状,从射阳县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城镇空间结构、城镇职能结构等3个方面剖析其现状特征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射阳县城镇体系发展不均衡,功能不健全.由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一、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即一定经济区范围内毗连分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城镇群体,它们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以广大乡镇为基础、由若干不同性质规模的城镇组成,具有按一定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的等级结构、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按此概念衡量我国现状,真正形成的城镇体系还不多。一般来说,城镇体系的发展,要伴随着所在经济区的成熟。经济区的本质,是社会化劳动地域分工;城镇体系的首要特征,则是各城镇在经济区内实现职  相似文献   

17.
市域经济与县域经济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市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中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而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两者之间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壮大的必然选择。本文阐述了通化县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动力机制以及发展阶段。提出了县市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黄石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一主三化"的要求,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坚持用区域发展理念谋划县域经济,立足市域全局统筹县域经济,加快推进市域资源优化配置、要素共建共享,使全市经济呈现出协调并进、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今年1-8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205亿元,增长25%;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295亿元,增长45.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0.43亿元,增长29.27%.  相似文献   

19.
为填补当前城镇体系研究中对居民出行路径缺乏区分处理的空白,探索以出行路径耗时为测度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方法,文章以2016年度全国各地POI(point of interests)数据信息为基础,依托各级道路交通网络并对其进行优先级处理,计算居民从出发点至同级或较高级目的地的最短路径耗时,对比分析天津、广州和苏州三个城市的市域城镇体系和建成区空间结构紧凑度。研究发现,空间布局形态而不是路网密度决定着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紧凑度的大小,城镇体系下居民就近获取服务的出行时间长短与城镇的均衡分布程度紧密相关,建成区空间结构紧凑度的大小与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正相关,城市行政地位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如教育和医疗设施的影响显著,而经济发展程度则对商业设施建设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城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空间布局结构与产业结构一样具有随区域经济发展而有序演变的动态性。本文以工业化为主线考察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规律 ,并对阜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阶段进行了定位分析。在此基础上 ,提出实现阜新地区城镇体系结构合理化的战略构想和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