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论现代诗派知性诗对五四哲理诗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冰心、宗白华的哲理小诗为主要代表的五四哲理诗创作是中国新诗向知性世界探索的第一步,而30年代现代诗派的主知诗则实现了对前者的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从各自的创作理念与传统、情理内蕴构成、意象与诗境等方面比较得出,从中能看出新诗在主知一路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作为20世纪30年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努力追求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由于其诗具有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其诗极富有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诗风华美飘逸,诗歌内容闪耀着理想的光辉与人道主义人性美;在艺术追求上将传统融入现代,追求音律美。  相似文献   

3.
郑敏在20世纪40年代起继承了中西方诗学精髓,融会了中国古典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意象理论,在创作中革新丰富了传统意象的和用感官描写捕捉的流动意象,取得了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4.
李金发是象征派诗歌的先驱和代表人物,他不仅开启了大陆现代主义诗歌的先河,也推动了台湾50-70年代现代诗歌的创作和发展。由于海峡两岸种种异化背景的暗合对接,台湾诗人对李金发诗中的虚无思想、悲观情绪以及丑恶意象产生了共鸣;再加上台湾诗人覃子豪与苏雪林关于诗质“颓废”还是“丰盈”的论争,促使台湾现代诗走向成熟。所以台湾现代诗无论从创作理念,还是从诗歌情绪、审美意味及语言策略都可以看出其与李金发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5.
艾青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他历时60年的创作活动为年轻的中国新诗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艾青热爱欧美诗歌艺术,他熔制了欧美近代和现代各家诗人所长于一炉而创造了自己的诗体。艾青借鉴象征派艺术而使自己的诗作具有三个方面的鲜明特点:诗歌内容的象征性,诗歌形象的流动性,诗歌语言的音乐性。艾青在吸收欧美诗歌艺术养分过程中的经验,对我国当代诗歌的理论建设和创伤繁荣,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首先是学主题的交鸣与内在情绪的共振,具体表现为对社会、人生的失望而归向内心的体验与思考,在这种心理体验与思考中呈现的是对现实的深刻理性批判,对人类自我的冷峻反省;其次是以纯诗追求为价值目标,分别从诗歌的音乐美、象征美、语言等形式的陌生化方面,表现出对诗歌形式本体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是艾略特早期诗歌的代表作,该诗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了鲜明的独创性,不仅确立了诗人之后的创作风格也是其诗学理论的具体体现。非个性化理论作为艾略特诗学理论的核心,在《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这首诗中有着全面的运用和体现。诗人以意象、典故、戏剧场景等艺术手法,通过客观对应物统一了思想和感受,实现了诗歌的非个性化。全诗通过刻画普鲁弗洛克这一人物形象,体现了现代人内心的怯懦与彷徨。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古诗之美如何被西方人所读懂、所欣赏是一个难题。译诗难,译古诗更难。诗歌不仅具有一般的文体要素,更有音韵和意象之美。如何在古诗英译时传达这种意象之美?认知心理学的隐喻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诗歌意象和隐喻的关系,藉此可以找到适合不同隐喻意象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帕尔默在(1996)Toward A Theory of Cultural Linguistics一书中将认知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三大传统相结合,提出了一个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文化语言学"。他将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作为研究重点,认为意象、语言、文化密不可分。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则是诗歌的灵魂。古代诗歌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本文以帕尔莫文化语言学中的意象理论为基础,探讨这些古诗中酒意象的传达和翻译。  相似文献   

10.
欣赏诗歌的意境羡要正确区分和理解诗的意象与意境,选择恰当的方法,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上去把握诗的意境美。欣赏者要通过联想和想象,从有限的景物描写中开拓出无限的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1.
伊甸从20世纪80年代走上诗坛,成为南方生活流的代表诗人;90年代后,已发展成现代主义诗人,诗歌风格由主体体验向个体经验掘进,由自我放大向个我内缩转型,由无限抒情向零度揭示转向,节奏趋缓,情感内敛,意象丰蕴,具有鲜明的先锋色彩.  相似文献   

12.
弗罗斯特走了一条与同时代诗人决然不同的创作道路。他是一位公认的乡村诗人,同时又是一位公认的民族诗人。他的诗歌是通俗的、大众化的,但决不媚俗;他的诗歌是简洁的、朴素的,但决不肤浅。他的诗歌中那些简单而淳朴的形象,那些真切而平静的情绪,全都构成了美的元素。  相似文献   

13.
杜甫的绝句诗迥异于盛唐之音,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杜甫的绝句诗内容上丰富多彩,从主观抒情到情景交融,并开创了摹写客观物象的新领域;风格上千姿百态,以独到的笔力呈现出崭新风貌;形式上别开异径,大胆发展了变体、组诗等表现领域.杜甫的绝句诗拓新了绝句艺术的表达空间,对绝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渤早年虽隐居自守,然“志存于朝廷”;进入仕途历经“三朝四黜”,内心又“忆归路”。特别是在贬往桂州期间,诗人早已厌倦官场的是非之争,闲暇之余创作了留给后世少之又少的诗作“以言其志”。李渤仅存的五首诗歌作于桂林或往桂林途中,作品中抒写了对秀色可餐的南国自然风物的无限赞美,流露出对贬谪仕途的厌倦情绪,同时表达了对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作对隐山和南溪山的开发,对桂林旅游景区的发展具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意识形态的角度解读庞德的诗歌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纵不容忽视。诗人庞德所翻译的中国古诗明显不符合传统译论“信”的标准。其创造性的翻译体现了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也是庞德对文学翻译作出的最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朱休度是秀水派的代表诗人,其诗独具特色,较有代表性的有三类:为百姓代言之作;为朋友赠题之诗;为闲情吟唱之曲。在诗歌创作手法上追求多样化,主要表现在集句、以文或议论为诗、炼字、虚词、叠词、幽默与自嘲、民歌化等技巧的使用方面。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诗人翟永明的组诗《桃花劫·哀书生》和新疆作家胡康华的长篇小说《粉墨》,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分别记录了痴迷于事业的"书生"惨遭迫害的年代:1969和1970。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揭示了一个共同的社会历史现象,写出了一段不该忘记的历史和这个社会曾经有过的病态。从书生梦断,知识分子集体失语、整个社会良知被屏蔽;到书生梦续,仅有"八个样板戏"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再到书生梦碎,站错了队再也站不回来,将翟永明笔下的冯喆和胡康华笔下的宁为玉对照起来读,更能体味诗人和作家的不同、诗歌和小说的不同,也更能理解两部不同体裁作品的共同寓意。  相似文献   

18.
李仲元先生的旧体诗集《缘斋吟稿》,以史家与诗人交融的情思,抒写历史人物,观赏名胜古迹,品鉴名家名作,在历史天地中游目骋怀,使史实情思化,景物意象化,诗意格律化,出版后引起专家与读者的普遍好评。为此,本刊特组八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立题,阐发诗集的审美内涵与艺术表现特点,以推进作为中国文学一种素有辉煌成就的体式进一步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仲元先生的旧体诗集《缘斋吟稿》,以史家与诗人交融的情思,抒写历史人物,观赏名胜古迹,品鉴名家名作,在历史天地中游目骋怀,使史实情思化,景物意象化,诗意格律化,出版后引起专家与读者的普遍好评。为此,本刊特组八篇文章,从不同角度立题,阐发诗集的审美内涵与艺术表现特点,以推进作为中国文学一种素有辉煌成就的体式进一步振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