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成熟市场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都存在新股发行抑价的现象。我国证券市场自成立起至今一直具有较高的新股发行抑价率。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以核准制下2001年至2007年6月沪深两市419家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股权结构角度研究IPO抑价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国有股持股比例、留存比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IPO抑价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健全新股发行机制,降低发行抑价率,中国政府多次进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适时推出创业板,其IPO抑价程度和原因等问题亟待探究.文章针对创业板实际情况,以2009年6月IPO重启后至2010年10月所发行的创业板和中小板股票为样本,通过梳理IPO定价的制度变迁、比较研究和实证检验,发现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询价制有效降低了新股抑价率,基于投资者情绪的中签率、上市首日换手率对IPO抑价产生了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德焱  刘筠 《价值工程》2013,(31):180-182
自创业板设立以来,创业板市场定价效率未能充分体现,创业板上市企业IPO抑价率较高,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IPO抑价率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风险资本的持股比例、介入时间及持股机构数量都和IPO抑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IPO抑价,是指新股在首次公开发行时定价较低,在股票首日上市交易时价格较高,投资者认购新股能够获得超额报酬的一种现象。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证券市场上普遍存在IPO抑价现象,但各个市场的抑价幅度有所区别。实证研究表明: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抑价率通常相对较低,一般不超过20%,在新兴市场上抑价率相对高出许多,通常达到30%~80%,而中国的新股抑价程度更是异常地高。  相似文献   

5.
和楠  樊慧莉 《财会通讯》2010,(9):102-105
股权分置一直以来是我国特有的现象,也是学术界解释我国新股发行抑价程度过高的主流研究方向。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也进入流通领域,这对活跃证劵市场起着重要的作用?疚姆治隽斯扇ǚ种酶?革前后我国IPO抑价程度的影响因素,发现股改前后发行价格与IPO抑价率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国IPO抑价发行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公开发行是股份公司由少数人持股向公众持股转变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出IPO抑价发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IPO抑价是股票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但是过大的抑价则反映了股票发行定价机制的失灵,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将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2009年10月30日开市以来至2010年10月26日为期一年的所有在创业板上市的共134家上市公司首日IPO抑价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上市首日换手率和IPO抑价率正相关;发行价格和IPO抑价率负相关,即发行价越低,IPO抑价率越高;每股收益和网上定价中签率的高低对创业板IPO抑价水平影响显著。此外,结合我国股票市场的相关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创业板较高的IPO抑价水平还主要受发行、定价制度和交易制度改革割裂的影响,对此我国股票交易制度应做出必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我国证券市场上,新股上市交易,首日的收盘价一般远远高于股票招募价,导致第一证券交易市场上的一些机构持股人在第一天就获得了巨额的投资回报,这是由于IPO抑价所造成的。本文选择2010年10月1日至2013年10月1日首发的286个创业板股票为样本数据,对IPO抑价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金申购中签率和上市首日换手率对证券市场内IPO抑价率产生显著影响,而首发市盈率、首发数量、首发募集资金对证券市场内IPO抑价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4~2007年间在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201家公司作为研究时象,运用差异性比较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风险资本对IPO抑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IPO抑价率显著高于非风险资本支持的企业,但风险资本对IPO抑价没有显著相关关系,风险资本对IPO抑价影响的认证作用、筛选监督作用、逆向选择和躁动效应在我国并不存在.进一步分析表明风险资本支持企业的高抑价率来自二级市场投资者对其预期过分乐观,而非发行定价偏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选取我国创业板2009~2014年上市的379只新股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边界模型实证检验我国创业板IPO发行定价效率,发现我国创业板IPO定价存在明显下边界行为,即抑价行为,并且抑价率高达34.985 6%。为了进一步研究不同定价水平的影响因素问题,运用分位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处于高分位点的创业板IPO发行定价较多受到发行市盈率、募集资金数额、发行前每股盈利和发行前总股本的影响;处于低分位点的创业板IPO发行定价受发行规模、资产收益率和发行前每股净资产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以创业板IPO首日收益率成因理论为基础,分析风投和私募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中有风投和私募持股的企业新股发行首日收益率比无风投和私募持股的企业高,即风投和私募机构持股的创业板拟上市公司IPO抑价现象更为严重;风投和私募持股在创业板推出初期大幅推动了被持股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的上涨,而后期风投和私募持股则对被持股创业板上市公司IPO首日收益率影响不大,甚至有负向作用。这些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风投和私募持股是创业板IPO抑价之谜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IPO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一个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新股抑价与总差价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我国A股市场IPO抑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指出各主要因素对新股发行抑价具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询价制下后市流动性和IPO抑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等分析工具,实证研究询价制下新股发行价格、IPO抑价对后市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询价制定价方式下,无论采用传统性度量方法(换手率)还是采用基于波动性的度量方法,新股流动性均随着上市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且发行价格越低,IPO抑价率越高,上市公司后市短期流动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构建模型,揭示了询价制下影响我国IPO初始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发行时机、流通股比例、净资产收益率和中签率,而行业和发行后每股收益对抑价率的影响并不明显;指出股票供给严重不足和投资者不成熟是造成询价制下IPO高抑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6.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17.
洪礼旺 《财会通讯》2010,(3):105-108
本文分析了1999年至2008年749只IPO样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抑价情况。结果发现:股权分置并非造成IPO异常高抑价的主要原因。由于投资者“投机心理”具有惯性,股改后的市场价值投资理念还未能回归,削弱了股改对IPO异常抑价的解释力。政府管制下的IPO市场准入制度造成新股需求与供给的缺口严重,是IPO异常抑价的最主要原因。基于此,提出要消除中国股票市场的IPO异常抑价现象,需要改革当今的新股发行制度,创造更多的市场投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开通,至今已经有几十家公司在其上市,且都以高成长性著称,在首次新股发行时,其抑价及相关方面等具有别于其他市场的特征。本文结合创业板IPO的抑价率、市盈率、中签率、发行价、每股收益、发行规模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统计性描述与比较,从理论和实证分析了创业板IPO抑价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9,(29):284-286
我国新股发行规定,拟上市公司在上市前需要向公众发布有资质的承销商撰写的招股说明书。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信息披露对IPO抑价的影响因素:叙事前瞻性信息披露、金融前瞻性预测和预测(未来的财务信息)以及风险因素危害公司的竞争地位等,探寻信息不对称对IPO抑价影响机理,以期丰富IPO抑价理论的研究,对于我国完善新股发行体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对IPO定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新询价制下IPO发行价格较旧询价制更能反映公司内在价值,IPO抑价率也有所下降。随着新询价制的实施,我国IPO定价效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本文针对新股发行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