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追寻西吴镇     
卢三  孙彦春 《魅力中国》2013,(22):100-101
“西吴镇?” 看到这个地名,许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和茫然。但关注钧窑考古的陶瓷人或是古钧瓷爱好者都会眼前一亮:“这个逝去的瓷镇,又有什么新发现吗?”的确,2005年钩瓷文化节,一件带底铭的钧瓷残器使沉寂千年的古瓷镇进入人们的视野,禹州磨街成为古代钧瓷生产重镇之一。  相似文献   

2.
鉴赏家说,中国古陶瓷是历代古玩市场的宠儿,品判一个收藏家的身价.不是他的资产和学问,而是他所拥有藏品的价值。有关古陶瓷收藏一夜致富的神话,我们可以讲述一箩筐,然而哪个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收藏神话?怎样才能成就我们的古陶瓷收藏梦想?[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一、环保型柴烧钧瓷窑炉的研发背景
  2012年9月,环保型柴烧钧瓷窑炉由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研发成功,并编制了适宜的烧成制度。
  钧瓷起源于河南禹州市,因禹州市有钧台--夏启举行开国庆典之地而得名,起始于唐朝,至宋代达到鼎盛时期,钧瓷以其神奇的自然窑变艺术有别于其它瓷种,在陶瓷界独树一帜,在制作时上一样的釉,烧成后即呈五光十色,这就是所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的出现改写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历史,为中国钧瓷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钧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被人们称为“国之瑰宝”,已有13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与汝、官、哥、定诸窑并驾齐驱。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它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在国外,钧瓷被称为“中国宝瓷”,是难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5.
现在民间有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说到钧瓷,就不能不说说已经故去的著名钧瓷艺人晋佩章老人。能够收藏几件晋佩章先生的钧瓷作品,是喜爱钧瓷的人们梦寐以求、值得夸耀的美事。  相似文献   

6.
现在民间有谚语:“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说到钧瓷,就不能不说说已经故去的著名钧瓷艺人晋佩章老人。能够收藏几件晋佩章先生的钧瓷作品,是喜爱钧瓷的人们梦寐以求、值得夸耀的美事。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8日,在风光迤逦的上海雪浪湖文化度假村,敦本博物馆隆重开馆.敦本博物馆馆长、古陶瓷收藏家胡平先生自小酷爱古陶瓷收藏.三十多年来,胡平先生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将散落街头巷屋、民间草芥中宝物的一件件拾掇起来,先后收藏了一万多件古陶瓷,藏品年代自先秦至唐宋元明清历朝皆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全国一流文物鉴赏大师与考古学家们经再三考证,对胡平藏品中大量精品、珍品和孤品予以确认.此次敦本博物馆的开馆展品中,最夺人眼球的当属胡平先生收藏的洪武时代的釉里红龙纹大缸:缸体古朴敦厚、形态凝重;缸腹的釉里红巨龙则飞跃腾挪、气宇轩昂!  相似文献   

8.
张玄笑 《魅力中国》2009,(12):140-141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9.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10.
中国曾以陶瓷之国闻名于世.瓷器的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特别是钧瓷的出现,它改写了青瓷和白瓷统一天下的历史,使世界陶瓷行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钧窑在唐代就有所烧制,在宋徽宗在位的25年间,是钧瓷生产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的钧瓷制作,从某中意义上讲,还是对宋代钧窑工艺的继承和延续.现代钧瓷主要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钧瓷艺术品.在中国漫长的对外交往中,瓷器充当了中国的名片.瓷器成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文明的艺术明珠.  相似文献   

11.
何迎 《魅力中国》2013,(14):29-29
钧瓷曾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如今经过多年发展,钧瓷产业已成为禹州、许昌乃至河南省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禹州经济发展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本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分析钧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针对钧瓷品牌策略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何迎 《魅力中国》2013,(14):114-114
本文从造型形态角度出发,对现在河南钧瓷造型进行整理、分类。分析钧瓷造型的设计特征,运用陶瓷造型的形式法则,总结现代河南钧瓷造型的艺术形式规律。  相似文献   

13.
现在民间有谚语: "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说到钧瓷,就不能不说说已经故去的著名钧瓷艺人晋佩章老人.能够收藏几件晋佩章先生的钧瓷作品,是喜爱钧瓷的人们梦寐以求、值得夸耀的美事.  相似文献   

14.
钧釉是和官瓷,哥瓷等一样属于厚釉系范畴的一个瓷种。只有釉层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显示出釉色本身的厚重及堆脂如玉的质感,给人一种含蓄、温柔和大方的美。但欣赏钧瓷,不仅要看釉层厚度为我们带来的美,还要看钧瓷的个性化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5.
科班出身的马广彦先生,十年前开始热衷于古陶瓷收藏,以哲学的方式来感悟和思考陶瓷,对陶瓷的鉴定、陶瓷的收藏和陶瓷的欣赏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说瓷论藏》一书正是马广彦先生对陶瓷收藏理性思考的记录。  相似文献   

16.
钧瓷,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钧瓷的造型传统的端庄、典雅,及现代的多样性与钧瓷釉色窑变,红紫变化,交相相映,组成钧瓷的艺术形象。没有形体,就没有的艺术形象,但形体确定可以使任何窑口的釉色,而钧瓷窑变的釉色,使钧瓷艺术形象中最为重要。最为核心的重要因素,钧瓷釉色在火中的变化,形成钧瓷形体的灵魂。钧瓷的型与釉和谐统一完美的组合,才形成钧瓷艺术品的精  相似文献   

17.
著名古陶瓷专家叶喆民曾有诗曰“宋瓷青器汝窑光,玛瑙为釉古相传。裹底支烧青色浅,纹是蟹爪宝光含。”汝瓷是我国青瓷的代表品种,以其独特精湛的制瓷工艺、特殊的支烧方法和严格的烧成制度称誉于世,为宋代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是官窑系统中传世品最少的一个品种。汝瓷被历代公认的主要特征,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青如天,面如玉,蟹爪纹,晨星稀,芝麻挣钉釉满足”。前四句都是在描述汝釉。“青如天”,就是说汝釉的青色最好是像“雨过天青”一样的颜色。“面如玉”即釉质有玉质感,釉光含而不露,莹润如玉。“蟹爪纹”即釉质的开片像蟹爪一样呈现出不规则交错状的纹理,裂纹较细。“晨星稀”即釉层气泡稀疏,有如晨星一般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8.
罗瑜 《西部论丛》2007,(6):76-77
仿制品,恐怕是收藏者痛恨欲绝的东西,可现在仿制品堂堂正正地进入了雅室,在众人的捧星拥月下卖出了高价。在2006年1月的一场纪念章拍卖会上,两只陶瓷仿制品:清末名瓷“釉下五彩扁豆双禽瓷瓶”的精仿瓶被收藏者竞相争购。最后,两只仿制品分别以1.7万元和2.3万元被买家买走,高出拍卖底价几倍。有的人不免发问,仿制品真的有收藏价值吗?  相似文献   

19.
《上海经济》2013,(7):24-25
2013年6月8日,在风光迤逦的上海雪浪湖文化度假村,敦本博物馆隆重开馆。敦本博物馆馆长、古陶瓷收藏家胡平先生自小酷爱古陶瓷收藏。三十多年来,胡平先生殚精竭虑、筚路蓝缕,将散落街头巷屋、民间草芥中宝物的一件件拾掇起来,先后收藏了一万多件古陶瓷,藏品年代自先秦至唐宋元明清历朝皆备。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全国一流文物鉴赏大师与考古学家们经再三考证,  相似文献   

20.
《开放导报》2005,(6):128-131
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神重镇。因这里曾是夏朝的都城,因建有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钧名而得名。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徽宗时定为御用珍品,属皇宫专用贡瓷、宝瓷。钧瓷在宋代就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被称为“国之瑰宝。”元、明、清各朝代的豪门贵族常以珍藏钧瓷来夸耀其富豪,当时就享有“纵有家才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室无钧瓷,不可自夸富”之说。钧瓷是中国古代的名窑奇珍,为宋、元、明、清四朝宝瓷。现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堪为世界一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