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特征、问题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进一步实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其中跨国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7年以来随着全球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也日趋频繁,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企业更是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其中民营企业的海外并购也在逐渐成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2.
与金融危机令全球并购市场的日渐冷清相反,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呈如火如荼之势。有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61起并购交易,已披露并购价格的209起交易,并购总额达281.9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32起,占交易总数的12.5%。而前不久传来的中国民营吉利汽车收购世界著名豪华汽车沃尔沃轿车100%股权的消息,更是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3.
周文鹏 《现代商业》2014,(8):129-129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正进入一个空前活跃的发展阶段。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海外并购失败的案例也逐渐增多。本文将围绕中国企业实施海外并购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并试图寻找合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机电产品市场》2005,(4):44-4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世界制造业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加快了海外并购的步伐,截止到2004年10月底,在海外实施的较大并购案例达44起,涉及金额14多亿美元。与2003年同期相比,并购案例增加33%,金额增加40%。截止2004年11月底,我国机床工业已经并购了美、德、日本7家世界知名的机床企业,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机床工业与世界同行的联系,增强了中国机床工业的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5.
沈品良  高一华 《商》2014,(40):149-149
在“走出去”的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给予了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巨大的融资支持,成为中国企业海外活动的助推器。同时,2008年,全球化的金融危机爆发,发达国家不少拥有优质资源的企业由于资金链断裂而遭致破产的厄运,中国企业积极海外抄底,海外并购活动得到了极大的推进。由于海外并购金额巨大,中国上市公司必须积极利用各种融资方式以达到规模扩张等目的。自2010年起,可交换债券逐渐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壮大以及国家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继续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海外"试水"每迈出一步都异常艰辛:一方面,遭受各种阻碍和风险,多数企业并购过程一波三折,以致无法完成并购;另一方面,少数企业并购完成之后,由于对整合风险估计不足,导致最终并购失败。因此,海外并购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构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体系,规避风险、注重整合,减少并购盲目性、提高并购成功率,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只有这样,中国企业才能真正地"走出去",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大公司。  相似文献   

7.
据<2009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的数据,迄今为止,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在2008年前三季大幅增加了101.9%.其中,资源领域的并购最为活跃,金额达到了389亿美元.2009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又进一步加速,已日益成为全球跨国并购中活跃的主角.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通过“收购、控股、兼并、品牌输出”等形式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国际化浪潮,正以惊人速度逼迫裹挟越来越多的企业受控于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公司控制全球70%的海外直接投资和50%商品出口,控制行业标准、核心技术和商业模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竞争的游戏规则和发展形势。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被国际化的危险”。目前我国酒业是站在”国际化浪潮”的最顶端、浪尖口,尤其是啤酒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并购浪潮,  相似文献   

9.
田振花 《北方经贸》2009,(11):85-86
面对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时机?恐怕并非如此。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海外并购并非看起来那么美,因此,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0.
机遇与挑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逐渐升温。其中,大部分并购主要集中在能源领域,其次,金融行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并购也比较频繁。在海外并购的热潮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本文分析总结了部分海外并购的案例,结合金融危机的大背景,分析了当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存在的问题、风险以及思考和提出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05,(8):93-94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迎来了新的高峰,但海外并购案例的成功率仅为两到三成。对此颇有研究,他指出,海外并购成为国内企业融资和谋求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不要贸然“走出去”,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走出去”前应扫清“门前雪”,也就是说先要理清“家门口”的竞争,否则贸然出去只会铩羽而归。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海外业务的拓展和直接投资规模的扩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在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海外并购风险控制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优质稳定的能源和矿产资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之一,其中我国企业海外资源型并购成为重要方式。本文在分析了近年来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动因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企业并购成败因素的探讨,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促进我国资源类企业海外并购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关注外国企业对中国企业并购的同时,我们也要对中国企业开始的海外并购给予关注.本文总结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了国际媒体热门话题。中国企业走出去本无可厚非,是经济发展必然产物,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企业并购“好吃未必好消化”,并购谁、怎样并购等细节和技术问题,中国企业心中没数。日韩海外并购教训不得不汲取。其实,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之路,不但需要明确的战略和充足的资金,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心急不得。  相似文献   

16.
《对外经贸财会》2005,(4):50-50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了一连串“大手笔”并购行动。然而专家指出,中国企业整体上远未发展到能实施大规模海外并购的阶段,对此不能操之过急。  相似文献   

17.
面对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海外并购机遇,许多中国企业欲通过海外并购加速成长壮大.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逆势而上,在海外并购市场上频频出手,金额之大,频率之高,令世界刮目相看.次贷危机下的世界经济给中国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诸多风险,中国企业应理智、冷静、谨慎地对待海外并购.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学术)》2005,(8):94-94
2004年联想等企业掀起了一次海外并购的浪潮,中国企业走出去已是大势所趋,但是在进入海外市场、扩大国际化经营战略方面,大规模的并购国外企业依然是中国企业的最后选择。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在中国本地市场发展的情况很好,但它们缺乏并购海外企业的经验,如果它们要通过并购打入或扩展海外市场,尤其是已经成熟的市场,是非常危险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经济呈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势态。在这一势态之下,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日益雄厚。现状之下,中国企业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对海外企业进行并购是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实践证明,中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需要充分解决的重大难题。鉴于此,本课题在认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来源的基础上,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希望以此能够为中国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一些具有价值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