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次听到朱鹮的名字,是几年前在采访一位业余野生鸟类爱好者时。他曾多次去过陕西洋县,在那里观察和研究朱鹮的生活习性和交配繁殖。他很激动地对我讲述在那里看到的许多有关朱鹮的趣事,使人对惟存于我国的朱鹮有所了解。最近,笔者在西部生态的一些采访中,又接触到不少鸟类研究专家学者,对仅存于中国的珍禽朱鹮产生了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2.
飞翔的国宝     
朱鹮,一种曾经在东亚地区广泛分布的鸟类,却在上个世纪一度陷于灭绝的边缘,只有中国的秦岭成为它们最后的家园。中国对朱鹮的保护,已成为拯救世界濒危物种的典范。洋县朱鹮生态园一位研究专家如是说。  相似文献   

3.
龙年的大年初一,洋县槐树关镇蔡河村迎来了拍摄鸟儿的东北客人,对这些扛着"大炮"捕捉朱鹮等鸟类倩影的人们,蔡河村人已司空见惯.多年来,他们对树木及环境的保护,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成了朱鹮等珍稀鸟类生息繁衍的天堂,吸引国内外的观鸟爱好者到来.  相似文献   

4.
关于"鹰的重生",是TCL总裁李东生引述《美国国家地理》讲的一个故事:作为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鹰40岁身体逐渐老化时,必须做出一个困难却又十分重要的决定:要么等死,要么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在150天的时间里,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其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继而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关于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  相似文献   

6.
美国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交换鸭子和鹌鹑的部分胚胎细胞,发现了一些在鸟类进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细胞标记物质,改变了这两种鸟的喙部性状。 研究人员选取了孵化36小时的鸭子和鹌鹑胚胎各一枚,分别在蛋壳表面打出小洞,然后吸出带有鸟喙遗传标记的神经冠细胞,再将两者分别注入到对方的胚胎中。这两枚胚胎随即孵化到11天左右,虽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个关于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而又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痛苦的更新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2006,(1):F0002-F0002
鱼米之乡的洋县.是稀世珍禽朱鹮的故乡。陕西唯一与朱鹮同名的“朱鹮大酒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洋县县城中央。  相似文献   

9.
鹰的故事     
王丽 《东北之窗》2013,(21):57-57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它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得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历经一个十分痛苦的蜕变过程;经过150天的漫长磨炼。  相似文献   

10.
享有"中国朱鹮之乡"称号的陕西洋县,生态环境优良,资源优势明显。然而,面对朱鹮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的严峻挑战,如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地政府的一项重要议题。经有关专家论证,洋县朱鹮保护区内拥有纯净的生态环境,具有生产有机食品的极好条件,将有望发展成为陕西重要的有机食品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美国人悠闲地坐在宽敞的汽车中兜风时,一辆辆质优价廉、做工精良的日本车呼啸而过,同期日本的半导体产品也风靡世界。日本经济就如同日本车一样急起直追,让美国人不寒而栗。然而20世纪90年代日本人仍陶醉于胜利之中时,美国人的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异军突起,领世界潮流之先,创造出“新经济”的奇迹,又远远地把日本经济甩到后边。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关于鹰的故事。 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它在40岁时必须作出困难而又重要的决定。这时,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翅膀变得十分沉重,使得飞翔十分吃力。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的漫长蜕变。它必须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不得飞翔。  相似文献   

13.
邱琦 《首都经济》2008,(11):50-52
“鹰”的启示 许多人应该都看过那个经典的关于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但是在40岁的时候它却要面临一场劫难。这个时候,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捕捉猎物,它的羽毛变得又浓又厚.使得翅膀越来越沉重。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为传统产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战结束时,日本经济与美国经济相距甚远,那时几乎无人能够预见日本经济可在不长的未来赶上美国。但是从50年代初开始日本经济维持了三四十年的快速增长。在与美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汽车业的竞争中,美国反而处于劣势。根据中国经济信息网中经数据栏目所整理的世界银行的资料,仅20年的时间,日本的人均 GNP 到1970年时已经与美国持平,其后日本的人均 GNP 一路领先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许多专家、学者看好日本经济,认为美国已经像英国一样从巅峰走向衰败,美国的经济地位将会被日本取代。但是到了90年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6):32-33
展望未来美中经济关系之前,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美日贸易史。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购买“日本制造”时,买的很可能是劣质品。然而到了70年代,日本已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了。今天,美国人使用的一部分最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当面对中国竞争时,这段历史能给我们启示:不应坐等中国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6.
春天防鸟侵苗圃近年来,春季圃地播种育苗,常存在着遭受鸟类危害、尤其是杉、松、油茶、杜仲、茅粟、板栗、枳壳与其出土时胚根胚芽,鸟类最喜欢食取。危害圃地的鸟类主要是麻雀。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综合防止鸟类危害圃地种苗,现将主要方法仅供如下。一是以草人驱鸟...  相似文献   

17.
天公  乔呼洛 《走向世界》2013,(22):56-57
<正>鸟类摄影近年已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许多人不惜投入重金购置摄影器材,其价值直逼豪华轿车,每年都要驱车数十万公里,在全国各地追寻鸟的踪迹拍摄,有的甚至远赴非洲、欧洲、亚洲的日本和台湾地区,用巨资打造一幅幅鸟的精彩图片。相衬之下,乔光先这位无精良设备、无资金支配、无时间安排的"三无"摄影人,却又偏偏爱上了鸟类摄影。  相似文献   

18.
日本经济的腾飞,为世人瞩目,但80年代中后期,特别是步入90年代以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持续时间之长打破了日本战后历次衰退的记录。1991年日本实际经济增长率由上年的2.2%跌至1.1%,在此之后,连续3年时间,实际增长率一直在零左右徘徊,呈现明显的“0增长”,陷入谷底的日本经济,总也不能形成令人满意的势头,而是走走停停,时起时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的加息与升值:日元升值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元升值及其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日元升值的历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布雷顿森林体制解体.但对日元升值和日本经济影响深远的则是"广场协议",以至在探讨近10多年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原因时,人们还不时提到该协议.  相似文献   

20.
《海外经济评论》2006,(22):10-11
[美国《电子商务时报》5月13日]展望未来美中经济关系之前,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美日贸易史。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购买“日本制造”时,买的很可能是劣质品。然而到了70年代,日本已开始向美国出口汽车了。今天,美国人使用的一部分最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是从日本进口的。当面对中国竞争时,这段历史能给我们启示:不应坐等中国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