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近二十年.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企业产权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内部管理等改革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仍困难重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劳动力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过度负债权大地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改革的深入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必须把国有企业过度负债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认真对待,尽快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和实施方案。一、正确认识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必获选择。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和加快发展,就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但是,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运行的企业几乎没有完全靠自己的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通常都会有一定的负债,都会利用其他部门提供的资金来加快企业的发展。决定企业资产负债率整体水平的主要因素,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  相似文献   

3.
吴连成 《特区经济》1998,(10):24-25
<正>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深刻理解这一重要意义,注意在国企改革中划清几条界线,是以正确思想指导实际行动、创造性地搞好国企改革工作的前提。 (一)组建资产经营公司与组建集团公司的界线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现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或者以划转方式组建资产经营公司,或者以经济规模、经营效益作依据将某企业确认升格为集团公司,其目的都是通过建立有效的运营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相似文献   

4.
竞争力国企改革之“鹄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至今已二十年,尽管改革使国有企业在经营观念、技术进步、管理手段等方面获得很大改善,其表现为全要素生产效率的提高,但其财务业绩则始终未得到很好的改变:亏损面扩大,亏损额增加,应收帐款增加,资金周围速度放慢等。这样种相背离的状况值得我们深思。一、配置效率提高的约束事实上,任何一个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全要素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生产技术条件、资源条件、生产管理方式方法等因素,而财务业绩则与市场、竞争状况、经营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却一直不见有明显好转.9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改革虽然走上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阶段,然而效果仍然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按照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要把国有企业改革搞好,必须正确认识现代企业制度的内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一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真正的企业,二是要把国有企业改革为现代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加大改革力度医治企业顽症——关于山阴县玉井煤矿的调查□李锦周文悦柴国栋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发展乏力,后劲不足,如何改变这种状况,使国有企业尽快走上市场经济轨道,并迅速得到发展呢?就这一问题,我们对玉井煤矿作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玉井煤矿始建于...  相似文献   

8.
国企负债约束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银行金融体制改革进展较快。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特别是融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朝着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方向靠拢。这应当对促进国有企业走入市场、提高经营效益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现实中,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状况比以前下降,尤其是国有企业和银行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良债务债  相似文献   

9.
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已经进入第16个年头,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营机制问题已成为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过程中,巨额的债务(主要是银行借款)导致企业高负债经营,这又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如果高负债经营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的资产存量优化、企业兼并联合、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等改革举措将难以进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也将是一句空话。再从国家银行的角度来看,被国有企业长期占用的、大量的不良贷款,使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日趋低下,贷款不  相似文献   

10.
杨帆 《辽宁经济》2002,(8):17-17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多年来,以搞好国有企业为中心的城市改革尝试了许多改革方案:从放活自主权、实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利改税、以价格改革为突破口理顺企业外部环境、承包制直到股份制度试点。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虽有所改善,但机制不活、效益不高、自我发展能力弱、结构调整慢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这不在于国有企业本身,而在于它的体制与机制,这就提出了国有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问题。根据市场经济要求,真正地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国有企业必须实现二个分离;政企分离和所  相似文献   

11.
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会冲击传统的国有企业资产组织形态,而且将对与国有企业息息相关的商业银行经营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如何正确分析国企产权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及时把握国企改革为商业银行带来的市场机遇,成为目前商业银行经营决策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第一,国企产权改革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经营好坏不仅取决于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还要取决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状况。计划经济体  相似文献   

12.
坚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今年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改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是整体推进,全面创新。 坚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改革方向,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为出发点,以经济结构调整中的重点行业和企业为基础,以公司制为主要形式,把城  相似文献   

13.
历史进入叨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向整体改革,并开始实施‘抓大放小’与‘大公司、大集团’战略。但同时,由于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争论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都必须通过内部投资或外部收购进行扩张,以期扩大生产规模与改进生产效益,加强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因而导致了大规模的企业收购和兼并浪潮在中国大陆各地展开。企业的收购和改组,关系到扩大企业规模,改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从而达到产业的重组的目的。同时,优势企业兼并劣势企业,可以在不造成大量失业的前提下,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进而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
周立荣 《发展》2007,(3):25-26
甘肃省的国有企业改革和全国的国企改革进程相似,都经历了1978年至1993年期间,在企业制度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对企业生产经营形式进行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企业改革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即由实行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经营体制调整阶段转为以明晰产权关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创新阶段。全面准确地把握现代产权理论的涵义与产权制度的特征,正确认识我国国有制经济中产  相似文献   

16.
资本经营,曾被作为医治国有企业的一剂良药。然而,从各地的实际情况看,实施资本经营的大部分国有企业,其生产经营状况并没有多大改变,只有一小部分企业真正实现了经营机制的转换。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经营效率还是十分低下的。  相似文献   

17.
政策法规     
国家产权制度改革五步到位 据国家有关部门近日透露,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积累经验,逐步推进,从各方面为国有企业稳步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创造条件。其中作为基础性环节和前提条件的产权制度改革,就五步到位: 一、适当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清产核资、资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正在进行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中,企业改制和金融运作的配套衔接还存着许多难以协调和对接的矛盾。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思路,促进企业改制和金融运作的配套衔接。 一、加速产权制度改革,在改善企业负债结构上寻求突破口。对于那些基础性产业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其贷款中凡属于“拨改贷”的,可改为政府投资入股,由国家控股公司持有;对支柱型产业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凡产品结构合理、经营状况较正常的,可由对其控股的国资经营机构——控股公司、企业集团、资产经营公司等发行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偿还这类企业所欠银行的贷款;对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的国有企业要通过多种投资主体,运用多种方式,结合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变革型领导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坚力量,推动着改革的进程。在体制转型情景下,国有企业性质和目标的转变给国有企业领导者提出历史性的新要求,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与力度决定国有企业领导者的类型与结构,促使了变革型领导的形成。变革型领导根据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实际需要,在生产经营中采取生产与营销模式改革、产权与人事制度改革、企业文化改革等变革创新行为,并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和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确定的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已历时一年半了,到今年年初试点工作进入了试点方案的实施阶段,多数试点企业今年上半年生产经营状况好于去年同期,但是总的看,试点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解决企业的重点难点问题难度仍然很大,特别是试点所必须的外部条件未能改善,试点工作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因此,必须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争取下半年使试点工作向前迈出一大步。本期“权威人士论坛”刊登国家体改委副主任洪虎《抓紧工作,加快步伐,务求突破》一文,将给您有很大的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