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公司》2004,(5)
《十面埋伏“商务通”》 如果说,老谋子导演的《十面埋伏》侧重于社会与人际,张征宇和他的商务通则正在演绎一部商业版的《十面埋伏》。 1999年,张征宇在创业的第一年就卖出了100万台商务通,创造了7亿元的销售收入,张征宇和他的恒基伟业也成为商界耀眼的明星。  相似文献   

2.
朱雪尘  赵亮 《英才》2003,(5):66-67
“企业管理者不应该和下面人比武,如果那样的话,就是武大郎开店。我一贯追求的是比我更强的人。如果有一天他强过我的话,我就可以退休了。”面对媒体孙陶然不希望再次卷入当年的是是非非,也不想过多的评论那个与他有着多年“战友情”的张征宇,但是人们依然有很多疑问想知道。2001年6月,在 PDA 市场争斗正酣之时,恒基伟业二号人物孙陶然悄然引退,以“陪家人到美国治病”(恒基伟业的说法)为由辞职,此举令媒体猜测纷纷。随即,恒基伟业高层震荡不断,其后几个月的时间里,恒基伟业的其他三位创业者范坤芳、赵明明也纷纷出走。只是范坤  相似文献   

3.
初试弯道     
张征宇曾经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他缔造了商务通的市场神话。随着市场的落潮,恒基伟业,你过得还好吗?  相似文献   

4.
1998年以前,恒基伟业只是名人公司的一家掌上电脑产品的代理公司。不久,羽毛渐丰的掌门人张征宇决定打造自己的掌上电脑(PDA)。1998年12月18日,恒基伟业宣布其自行研发的PDA产品“商务通”全面上市。商务通以其出色的策划和市场推广而一举成名:1998销售达50万台,1999年达100万台,只用一年多时间,占领了中国60%的市场。准确的市场定位恒基伟业的商务通面世之前,面对的是销售疲软的PDA市场和那些进入PDA行业较早的颇具实力的竞争品牌快译通、好易通、名人等。恒基伟业在商务通完成开发正式面市之前,对PDA市场作了一个详细的调查,他们发…  相似文献   

5.
要想击败对手,只把目标瞄准顾客是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时刻在盯着你,以图侵占你的市场领地,所以还要防止对手的攻击. 当商务通以10多个亿的销售额稳居国内PDA市场老大宝座时,恒基伟业的老总张征宇分明感到了"风雨欲来",因为市场上有另一只眼睛--名人在盯着他,他不得不警觉起来.  相似文献   

6.
徐建凤  李文友  朱玥 《英才》2013,(1):131-132
采访:中艺华海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华、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总经理李庚生、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征宇、美国博地能源集团中亚区总裁史震春传统能源焦灼运转"目前,国内的能源资源价格一直处于低位焦灼的运转阶段。"中艺华海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华一言概述传统能源走势。国内煤炭等能源价格下降,在金华看来,一方面是由于国内的实体经济低迷,能源供需失衡;另  相似文献   

7.
张征宇归来     
当人们几乎快要遗忘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回来了。依旧是中国特色的创新,依然是凌厉独特的营销攻势,但这一次张征宇把鸡蛋放进了两篮子8年前,张征宇——这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是当时中国商界最耀眼的创业明星之一。当时人们看他如同今天  相似文献   

8.
关于恒基伟业人事分崩的话题一直甚嚣尘上,从2001年6月二号人物孙陶然出走,到今年9月另一关键人物范坤芳正式退出,似乎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事实上,当年一起打造恒基伟业的5个人,已经走了4个。孙陶然毅然决然地去了美国,范坤芳与恒基伟业同在一个办公楼  相似文献   

9.
尹生 《公司》2004,(5):50-51
恒基伟业靠商务通成为“暴发户”后,为什么没有变成“绅士”带着这个问题,我们采访了恒基伟业当年的常务副总孙陶然。  相似文献   

10.
我们最早开发恒基伟业产品的时候只有3个人,我一个、现在在美国姓冯的副总和在香港姓李的副总。产品出来了,才有后面这几位加入进来做国内的营销和管理。我坚持认为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应该由不同的人来管理,我们并没有什么纠纷。谁特别尊重我还不舒服,还会骂人,他们也会怕我,但是绝对不会说张总你高高在上。不像史玉柱干脆把毛泽东军事思想背得滚瓜烂熟,我还没有到那个程度。毛泽东思想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相似文献   

11.
张征宇归来     
当人们几乎快要遗忘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回来了。依旧是“中国特色”的创新,依然是凌厉独特的营销攻势,但这一次张征宇把鸡蛋放进了两篮子  相似文献   

12.
张征宇曾经创造了“商务通神话”,商务通的奇迹,并不是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也不是创造了新型赢利模式,所以,今天他必须面对的是,产品创新、产品线延伸、市场与品牌的开拓等等他原来没有来得及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3.
张征宇归来     
当人们几乎快要遗忘这个名字的时候,他又回来了。依旧是“中国特色”的创新,依然是凌厉独特的营销攻势,但这一次张征宇把鸡蛋放进了两篮子  相似文献   

14.
《英才》2003,(1)
作为读者,感觉《英才》每一期都有报道侧重。关注了中国社会在经济方面的重大变化,尤其是企业管理、企业领导等国内外各大企业内部的动态。《首要故事》作为《英才》的主打拦目,我是每期必看的。12月号《英才》关于“恒基伟业”的报道,比起其他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对范坤芳  相似文献   

15.
当管理一词成了某些咨询公司从企业套“钱”,或者某些企业为老总做包装的代名词时,管理就失去了其真正的含义:如何将企业未来的远景转化为现实?如何真正在一些基本的商业底线上建立企业管理大厦,进而获得持续发展?请注意,我这里强调的是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且指出这种发展的源泉首先在于基本的商业底线。恒基伟业的发展过程对商业底线这  相似文献   

16.
从PDA到手机,恒基伟业的每次创新都会引领一股潮流,同时不自觉地把自己打造成跟风者的偶像  相似文献   

17.
凋零的盛年     
子不矜 《中外企业文化》2011,(11):I0022-I0023
《非诚勿扰2》中的人生告别会给人印象深刻,若将电影片段搬到现实生活中,却是新奇之事。2011年7月5日,史玉柱发微博说:“刘永好、马云、冯仑、茅永红、郑跃文、张征宇和我,在重庆集体研究决定:举办一个集体追悼会,每人给自己致悼词。结束过去,开始未来,每活一天就净赚24小时,珍惜每一天,充实每一天,快乐每一天。”虽然他后来表示这是“一时兴起”。所谓“七君子追悼会”也未必真正成行,但至少可以从中看出企业家对生命价值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吴建民 《中国企业家》2009,333(3):33-33
今年1月28日至2月.日,在瑞士小镇达沃斯举行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这是我第九次出席达沃斯年会,也是与会人士对全球经济形势前景最悲观的一次年会。我同与会的各界人士举行了较为广泛的接触,深切感到全球经济危机的阴影笼罩着今年的达沃斯。很多人士感到悲观,原因大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夜读二余     
我习惯于夜读。 夜读是福。想也是,一天的匆忙,喧闹的尘世,就在夜的光临时,竟一下子温柔了、安歇了。于是,我们在夜的静谧中,可以悠然自得地打开自己喜欢的某本书.与那些形色各异的人儿随心所欲地展开对话,倾心交谈,不亦乐乎! 今夜,于我更甚。个种原因,是缘于大名鼎鼎的二余。二余者,乃余光中、余秋雨是也!他们一个在台北,一个在上海,一个是台湾最负盛名的散文八大家之一,一个则是大陆最具智慧、目前文气和名气正旺的散文大家,吾读之,能不乐乎?!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对于百度和李彦宏来说是波折不断的一年。李彦宏公开表示,2008年是自己最难过的一年,尤其在08年的新年前后,“我是最最痛苦的”。2007年12月29日,百度CFO王湛生在新年休假期不幸遭遇意外去世。而在此之前,百度前CTO刘建国、COO朱洪波等高管因各种原因相继离开百度。朝中无将,所有的担子都压在了李彦宏身上,“百度六七干人就靠我了,我不能打退堂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