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杨海威 《发展》2008,(12):82-82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在视觉艺术领域最集中的表现。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让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进而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2.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特别是现代工笔花鸟画,不但保留了传统技法的特色,也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深入探究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庞颖 《理论观察》2008,(5):175-175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特征的造型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万壑争流的花园中独放异彩。现今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所有中、小学都开设有该专业的课程,从而也将国画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李仨仨  刘楠  范亚楠 《魅力中国》2011,(11):258-25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智慧的象征,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化身,同时也是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标识和精神纽带。而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有些甚至已走向消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也变得十分困难。现在我们以调查河南新乡小冀背粒的生存现状为个案展开调查研究,以达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目的,从而加大传承力度。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西方的民族精神也就是西方的智慧。它要人成为英雄并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的美德。而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和佛家的悲智双运。一个民族要发展争振兴,就离不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再进松坪沟     
张晓岗  陈春利 《中国西部》2014,(11):118-123
其实,镜头里的世界本身既是书,也是画。也许在按下快门的时刻,我们是自然界的观察者,而下一刻,却又变成画中的风景、画中主角。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是主角,也是尘埃。归去来兮。  相似文献   

7.
于浩 《新西部(上)》2013,(11):170-170,162
本文分析了日本人在自然影响下形成的美意识,其表现是:与自然相调和的美意识和四季变幻中的美意识。这种美意识是纤细而复杂的,无一不是与自然、生命息息相关。也是其整个民族对生命、生活所流露出的情感变迁的过程,记录着其民族精神的前进足迹。  相似文献   

8.
《走向世界》2014,(6):76-77
工笔重彩画在走过干年沧桑之后进入了现代,在经历了绚丽、平淡、旁落和拘泥封闭、困惑徘徊之后,终于走向了开放。现代重彩绘画语言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在造型、色彩、肌质、技法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现代重彩画追寻、弘扬民族艺术传统及艺术精神,使之不离民族文化轨道的同时,又广泛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长城是中国人的独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凝固。长城也是农耕民族才可能建筑的工事,而农耕民族和渔猎民族的碰撞,则像食草动物头上的角与食肉动物的利爪的对立一样。长城保护了我们,也封闭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李英 《发展》2009,(3):24-24,32
一、农家书屋:农民文化精神的食粮 (一)关于文化精神“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论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2008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这一梦想的实现丰富和熔铸了中华民族精神,极大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并赋予中华民族精神以时代内容,也使奥运精神在中国广为传播。并且奥运精神与民族精神的融合,不仅为民族精神的升华提供了平台,也为民族精神的发展开拓了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功能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强大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同样具有无以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这种地位和作用,正是民族精神之支撑、凝聚、导向、教育、激励功能的显现。  相似文献   

13.
丁晓红 《魅力中国》2010,(28):104-104
中学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语文新课标也特别强调:“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担负着培养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之根的现代公民的使命。民族精神必以民族文化为载体,而中国古代优秀的语言文学作品,又是民族文化之精粹。  相似文献   

14.
李波 《理论观察》2003,(4):44-4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它包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勤劳勇敢的传统美德,团结统一的优良品格,爱好和平的固有天性,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等内容。民族精神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一项重大的文化系统工程,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15.
丁祥艳  林春逸 《发展》2006,(11):101-102
一、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的时代意义 当前,加强爱国主义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第一,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求。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再强调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最大限度地凝聚和动员全民族的力量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王会强 《魅力中国》2011,(9):164-164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而延安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宁陕县江口中学在进行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始终将延安精神教育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并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先生"认识老中国"的思想结晶,书中对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及其对中国人民族性格塑造的影响等等问题做了深入阐发。本文则旨在对书中的理性与"唤起理性"的士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军 《黑河学刊》2013,(7):105-106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人民群众艰苦创造而成的历史成果。时代发展至今,我国社会已经迈进了一个发展的新纪元,此时加强当代民族精神教育尤为迫切。而当代民族精神则来源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为此,要从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中提取教育要素,找寻其与当代民族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我国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路勇 《魅力中国》2014,(12):96-96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它就是书法。汉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除了作为民族思想交流,文化继承,信息传播等极重要的社会工具外,本身又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明珠,还为世界文化艺术增添了异彩。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作为文字的象形,不是要把事物全部画出,而是要突出事物的特点,因此,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美如高山险劲,苍松挺立,白云飘逸、舞姿柔媚等也渗透在文字当中,从而形成了意境,神韵、情趣等书法的艺术要素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自身的特点,在艺林中独树一帜。当人们涉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时,总会感觉到中国的传统书法有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而且高深莫测。书法作品像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一样,能把人们带进一个五彩缤纷、神秘而和谐的精神世界。这也正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0.
张纯敏 《魅力中国》2013,(26):287-287
孟德斯鸠提出了“民族一般精神”的思想,同时他也是十八世纪自然法学的代表。自然法学主张人的理性对法的作用,而历史法学萨维尼则主张客观的民族精神是法的本质和起源。孟德斯鸠所主张的“民族一般精神”与萨维尼的历史法学不同之处关键在于。他同时还吸收了自然法的思想,因而显得更加温和谨慎。自然法学主张人的理性对法的作用。自然法思想和历史法学思想这两种曾在德国十九世纪对立和争论过。而孟德斯鸠与两方面都有异与同.并早在《论法的精神》中实现了兼有。这体现了他的个人特点,即时代的思潮与他个人的谨慎风格的磨合中形成的温和适中的品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