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简述目标、生产、属性三个不同导向的农业可持续性概念的基础上,采用资源模型、环境模型和经济模型,对西部地区604个县(市、区)的农业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处于不可持续阶段和强可持续阶段的县(市、区)较多;多数县(市、区)都可以保持原有的农业可持续性;大多数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不当的发展方式导致了其农业可持续性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科学评价水资源环境及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直接关系到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法 文章以灰水足迹为视角,纳入种植业和畜牧业,全面测算2000-2019年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环境状况;基于“脱钩”的内涵,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探索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引入无残差完全分解模型对黄河流域经济增长过程中农业灰水足迹的变化进行分解。结果 (1)总体而言,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随经济增长而增加,2013年达到极大值后缓慢下降。(2)黄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由无序到有序,2019年大多数地区呈强脱钩态势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3)2000-2019年约63%的地区在人口效应、经济效应的拉动作用下,农业灰水足迹产生增量效应;约37%的地区在城乡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抑制作用下,农业灰水足迹产生减量效应。结论 适度提高沿黄地区人口质量、控制经济发展规模以及推动绿色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3.
亚热带山地可持结农业生态——经济带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亚热带具有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条件,其农业生态-经济带系统与配置格局受到该地带植被生态学特点的制约。文章对我国亚热带山地进行了生态-经济带划分,设计不同地理单元上农业生态的景观优化配置,弥补农业生态系统结构简单造成的生物地化循环不完善,以形成更好的生物-环境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为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对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灌溉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2)从时间上来看,2015年、2016年与2017年均处于中等承载力,2018年处于弱承载力,2019年处于高承载力。总体来看,2015—2019年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甘州区处于高承载力,民乐县和临泽县处于中等承载力,高台县和山丹县处于弱承载力且山丹县承载力最小。黑河中游各县(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简介 水资源污染,水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日益严重,是目前面临的三大问题。解决水资源短缺情况下的农业灌溉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的条件迫使农民使用以前不曾使用的水源,如咸水、经过处理的污水。另一方面,必须对水进行系列利用,特别是在水源短缺地区。  相似文献   

6.
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开展农业空间适宜性评价,在县域尺度下进行农业生产空间布局优化,对喀斯特地区乡村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及发展特色农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开阳县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承载力角度入手,通过构建农业生产空间评价指标体系,采用GIS技术对各项指标进行叠加分析,评价开阳县农业生产空间适宜性。结果表明,开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等级低、较低、中等、较高、高的比重依次为57.07%、29.16%、2.19%、10.09%、1.49%,承载力较低等级与低等级的农用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与西南部;农业生产不适宜区、较不适宜区、一般适宜区、较适宜区面积、适宜区比重依次为39.15%、20.95%、15.23%、18.03%、6.64%,坡度与土壤质地是影响开阳县资源环境承载力差异明显与农业生产不适宜区面积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根据评价结果,将开阳县划分为北部绿色生态农业区、南部山地生态农旅区、西部生态林业区、中东部山地特色农产区四个农业产业区,并提出了开阳县农业空间布局优化对策建议,以期为开阳县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发展山地特色农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空间优化策略,促进农业区生态系统可持续性。[方法]文章利用InVEST、ROS等模型定量评估北京市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此基础上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识别生态系统服务簇,从而划分出北京市农业功能区。采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主要影响因素,并基于影响因素进行多情景优化,提出改善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组成比例和空间配置方案。[结果](1)北京市农业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地区,占全市面积的26%;(2)农业区的气候调节服务主要受坡度影响,生境质量服务主要受植被指数影响,粮食生产服务受景观多样性、地区生产总值、农用化肥施用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3)耕地保护情景下的粮食生产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综合优化情景下的生境质量、休闲娱乐以及综合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更为显著。[结论]探讨了北京市农业区生态系统服务时空演变、驱动机制及多种空间优化方案,为北京市及其他特大型城市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与农业区景观可持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农村工作通讯》2011,(9):64-64
“十二五”期间辽宁将以“智慧农业”为引领,实现农业信息工作新突破。 “十二五”期间,辽宁省。市和1/3以上的县(市、区)将建立农业预警指挥系统;农业专家可视化咨询服务系统在县级覆盖率达到50%,乡级覆盖率达到20%,温室环境信息化智能控制系统在主产县(市、区),进入示范推广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研究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围垦区传统水资源紧缺,以雨水、微咸水为主的非传统水资源含量丰富的特点,提出围垦区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通过优化集成非传统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技术,创建适宜于围垦区的微咸水高效与生态安全利用模式,推广微咸水资源化的生态安全技术。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结合试验区现状,制订了技术路线和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本文围绕水资源最优利用问题,对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原则,农业水资源在地区之间、作物之间以及作物不同生育阶段之间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江苏沿海围垦规模巨大,世界尚无先例。沿海滩涂开发利用,水资源保障是关键,而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联合调度技术又是水资源保障关键技术之一。分析国内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现状,研究围垦区水资源需求管理措施、盐碱环境下多水源多用户淡水资源联合调度技术以及围垦区水资源优化配置,以实现沿海围垦区水资源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提出了水土流失率,植被覆盖率等6项资源优化配置的环境指标,区域化发展战略原则和分地区发展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平  郑垂勇 《水利经济》2006,24(4):61-64,66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工程受水区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将缓解受水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及促进该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根据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3个子区、5个用水部门,选用国内生产总值最大、区域总缺水量最小、区域重要污染物排放量最小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水源至用户的输水能力、用户需水量、区域协调发展等为约束条件,结合水源供水次序系数、用户用水公平系数、需水量、水源供水量等参数,共同构成了该区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规划水平年2010年和2030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受水区的各用水部门中,生活、环境、航运、工业用水都可以满足,只有农业用水出现短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受水区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较好,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较差,整个区域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性一般。  相似文献   

14.
汪根林  江文龙 《水利经济》2001,19(5):11-12,22
首先论述了自然水转化为资源水的条件,当时间、空间、水质、数量四个要素满足某一方面的要求时,自然水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水。其次,从改革水资源保护机制、重视人工降雨的研究、水资源共享等三个方面入手,论述了非工程措施更好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一些设想。第三,资源水形成商品水后,水资源才能得到优化配置,供需双方的长远利益才能得以保证,并对用水大户-农业用水管理存在的弊端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在"准市场"机制的影响下引进水权与水市场制度来改革原有的政府主导的水资源配置绩效成为西部民族地区水资源问题治理的主要策略。通过农业节水和水权转换,地方政府将稀缺的水资源从农业配置到工业领域,从而实现工业落户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工业发展与水资源市场价值的提高,工业反哺农业推动了农民转产增收,并形成了农业节水自我强化的正反馈过程。基于"准市场"机制,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权转换发展出一种"以水生财、以财治水"的区域水资源问题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用水资源利用及其政策调整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状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利用价格调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和优化配置,依靠科技发展旱作农业和节水农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等5条对策。  相似文献   

17.
西部水资源危机与节水高效农业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江平 《农村经济》2004,(12):34-37
水是西部地区的紧缺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发展节水高效农业对西部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针对西部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水危机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提出了解决西部农业用水危机的基本出路是开源,节流和加强管理,构造节水高效型农业;强调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是实现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解决西部农业用水问题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近几年来,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不相适应;农民组织化水平低、劳动力分散、土地分散的状况与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形势要求不相适应。面对这一问题,我们从转变农村生产经营机制入手,着眼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配置,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一)发动群众,参观学习,形成发展…  相似文献   

19.
文章作者在论证水资源重要性和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水资源环境管理,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②水资源产业是一弱质产业或没有产业化,存在一个不完全市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施水资源的经济管理;③水环境是公共物品,市场机制失灵,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水环境保护政策;④环境外部性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市场失灵,要加强水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20.
在一些著名经济学家的产权理论的基础上,对水权的定义及水权的界定问题进行思考,并对我国水权界定现状进行分析,指出我国目前在水权界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水资源所有权还不能完全得到实现;水资源使用权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水资源收益权还得不到良好的保证;水资源转让权还没有取得合法地位。提出完善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权界定的一些建议:加强水资源费征收力度,促进水资源所有权的真正实现;用市场机制明确界定水资源的使用权,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保证水资源收益权的良好运行;使水资源转让权合法化,初步建立水资源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