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国情决定未来的现代化、城市化,必须是以农业为基础,农村为市场,以真正富裕起来了的农民为主力军。因此,如何推动“三农”可持续发展是必须面临的课题。而以工业化与城镇化的理念推动农业发展是其中的一个发展农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载体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城市化进程具有积极推进作用。当前我国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力难以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困难;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受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的严重制约;城镇化资源聚集能力不强。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结合当地农产品优势和特色,实施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业人才的结构性缺陷;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城镇土地使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吴旭晓 《商业研究》2012,(7):149-156
在分析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机理的基础上,本文从各个子系统内与系统间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建立基于DEA的综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1995-2010年河南省"三化"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算。结果表明:工业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优于城市化子系统,而农业现代化子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状况落后于城市化子系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好,其次是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而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最差;农业现代化是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状况在逐步改善,2010年达到DEA有效。  相似文献   

4.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基于以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以面向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薄弱环节与制约短板,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重点是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移、有效消化。换言之,今天看来实现人的城市化,本质上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这就要求在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始终坚持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同向谋划。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城市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商业研究》2004,(9):78-82
从河北省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工业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不强、农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带动力作用较低、服务业等相关的第三产业对城市化发展的后续拉动力尚弱、居民的消费水平偏低对城市化发展不利等现状分析入手。要发展河北省城市化建设应采取加快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和新兴特色农业,以第三产业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并努力促进消费增长、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建立在区域综合发展基础上的城市化道路等一系列的城市化发展对策。并在城市化建设中不要将城市化和城市建设混为一谈、要遵循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确立与河北省省情相适应的城市化发展目标等。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走向综合性和现代化。由于人口密度高、交通压力大,使得大都市居民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对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都市农业问题逐渐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要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双倍增的定量发展目标,即2020年GDP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未来十年是跨入高收入国家的关键时期。当前面临的问题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明显滞后于城市化,而城市化的进程又滞后于工业化。所以,要从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入手,推进城市化。关于如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了通过培育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来发展集约性的现代化农业,把农业劳动力能够解放出来的思路与案例。  相似文献   

8.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特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对农业采取了积极的支持与保护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国家已经有能力对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就我国当前而言,应着重从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科技投入、农业补贴、农业信贷及农业保险几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农业发展支持体。  相似文献   

9.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而加快的,它也是农民收入增长的前提条件。从理论上阐述了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吸纳的过程,分析了湖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转移缓慢的原因,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源约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特别是工业化以来出现了资源高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因此,遵循科学发展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摈弃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通过将广东省的城市化、科技进步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情况与东部其他5省市进行的对比分析可知:广东省城市化水平次于北京、上海,目前正处于城市化水平的中期阶段,即将进入到工业化后期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北京、浙江,排名第三;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其环境资源较好,但人均GDP和R&D经费投入强度与其他省市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今后的发展中,广东省应进一步加强城镇群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教育和技术的投入,并积极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发展低碳经济,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现中原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迎接挑战,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索实现中部崛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中原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抓住机遇和有利条件,迎接挑战,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力度,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探索实现中部崛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东、中、西部区域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总量及增长速度、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质量”相差悬殊,我国区域间经济差距过大。区域经济差距过大是由区域间经济结构差异、国家政策倾斜和思想观念差异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采取多种措施以防止我国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6.
二元经济结构与西部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首先提出西部城市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然后通过对西部城市化现状的思考,提出通过改变西部二元经济结构,通过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来促进西部城市化发展.西部城市化道路应根据西部特点选择合适的城市发展战略。同时在西部城市化道路上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环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李瑛  高士亮 《商场现代化》2005,(36):350-35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积极效果,也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沈曼 《商》2013,(12):283-283
农业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要实现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工人化,就要转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引进先进科技,发展现代农业。中国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基础的小农生产方式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要避免小农生产方式带来的弊端,可以进行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以黑龙江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借鉴多部门经济模型的基本思想,测算了黑龙江省1992-2006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考察期间内农业经济增长的4.92%可以由产业结构变动来解释;产业结构变动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具有波动性、阶段性和周期性等特点,农业经济表现出不稳定性;2004年以后,农业结构趋于平稳,对农业经济增长表现出稳定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