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我认为,从当前的实际出发,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总体思路上看,应把握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认清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主要制约因素有六:一是二元经济结构,即先进的城市与落后的农村对比鲜明。二是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方面,全民所有制比重偏大,集体所有制比重偏小,三资企业和私有企业更少。三是全民所有制经营形式单一,无活力。全民所有制经济基本上是一种主体单一、条块分割、行政隶属的带有企业和  相似文献   

2.
刘忠 《开发研究》1990,(3):22-25
<正> 一、青海经济发展特点的再探讨经过四十年来的发展,青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实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昔日落后的状况发生了根本改变。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青海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很低,商品经济不发达,处于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型自然经济的状态。研究分析边远落后地区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就不难发现,青海省经济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在广袤的以落后农牧业为基础的地域中镶嵌着现代化的大工业,以西宁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又与落后的地方工业形成很大的反差;东部经济的崛起与广  相似文献   

3.
旷昕 《特区经济》2000,(8):13-15
一、中国多重“二元结构”经济是问题提出的基本依据 所谓“二元结构”经济亦称“二元经济”,是指生产力差异很大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经济结构,多重“二元结构”经济则是许多二元结构经济的集合.中国的二元结构经济特点是比较典型的,它包括以下主要二元结构:较发达的城市经济,同基本上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的农村经济同时存在;一部分现代化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工业同时存在;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文盲半文盲还占人口近1/4的状况同时存在,等等.……  相似文献   

4.
关于推进甘肃城市化进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甘肃的城市化水平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一直明显落后于工业化水平 (指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不同规模城市的规模效益差异很大。城市化的严重滞后 ,直接影响到投资的增长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需要实施积极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着力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条件 ,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 ,加快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发挥小城镇建设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政策扶持下,辽宁县域经济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曾经的“短板”大有“拉长”之态。今年上半年,全省44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长5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5%;其他经济指标均高于同期、  相似文献   

6.
王成吉 《乡镇经济》2004,(10):19-20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发展中国家传统部门比重过大,现代经济部门发展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十分明显的一种状态。这是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的标志,也反映着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异,这是我国目前经济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这一问题不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因此,为了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是实现制度创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讲的农业大县,是指农业在全县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农产品尤其粮食的商品量较大的县份。这些县大部分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产业结构表现出“三大三小”的特征: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粮食作物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导致产业链条短,工农互补性差,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没有形成“龙”型产业链条。工农之间、农业内部之间、工业内部之间互补性较差,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工业和农业呈“单体”运行,处于一种自发、松散的协作状态。一方面造成农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由于农业大县加工能力弱,农产品不能实现加工转化和增值。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和财力优势。农业大县实为农产品生产大县、贡献大县,未形成农业经济强县。 农业大县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固然离不开国家调整现有的农业政策,对农业加以保护。但关键是自己要立足实际,探索一条农业大县经济快速发展的新路子。笔者认为,在国家现行政策下,农业大县要发挥优势、扬长补短,走“兴工强农、工农协调发展”之路。 1、用系统论、大产业的思想指导县域经济,使工农业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考察广东产业结构四十年发展演变的过程,我们已经得到以下的共识:农村打破以粮唯一的格局,由单一的生产结构向高层次的农村综合经济方向发展;工业通过技术引进改造,发挥了轻型工业结构的优势,取得较好成效;能源、交通、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加强,第三产业有较快的发展;产业外向型特征显著;乡镇企业举足轻重。与此并存的严重问题是:农业的支撑力不强;基础工业滞后而加工工业过度膨胀;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作为“先行官”的交通运输没有先行,邮电通讯业面临着新的巨大压力);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大而全”、“小而全”、“不大不小”的企业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发挥,各地区片面追求自成体系,削弱了地区特色与优势,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产业科技水平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9.
从“二元”结构模式的现状和形成的经济差距分析入手,利用“二元对比系数”和“二元反差系数”分析第一和第二、三产业差距变化状况,得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影响“二元”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推动“二元”结构转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鹏程 《发展》2008,(1):33-34
甘肃省华亭是一个资源型工业县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明显。多年来,以煤炭采掘为主导的地方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全县人均GDP突破1050美元,二、三产业比重达到87%,城镇化水平达到36%,但是,受立地条件、传统观念、发展基础等“瓶颈”制约,农业产业化开发起步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农民“七难”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演进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库茨涅兹提出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但表现出严重的结构趋同、效益下降及双二元结构问题。东部产业结构较中、西部发展成熟,但效益较低;中、西部产业结构变动快于东部,具有更强的演变动力;三大区域同时存在第一产业配置效率过低,资源未充分利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90年代初中央实行紧缩政策,各地经济差异极为悬殊。辽宁、吉林、黑龙江这些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出现了零增长和负增长的现象,并且难以走出低谷;同时,地方财政赤字十分严重。这种极度反差的状态被称为“东北现象”。  相似文献   

13.
<正> 1.甘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状态,具有极其明显的二元经济特征。1986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五个省辖市就占了60.39%;在工业产值中,这五个市占的比重高达74%。其中,兰州地区集中了全省工业总产值的50.14%,工业固定资产原值的39.7%,工业职工人数的40.38%,工业提供利税的57.4%。从产值结构看,70%是由工业提供的,显示工业发达的特征;但从就业人口看,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71%,显示出低收入经济的特征。生产力水平很低的广大农牧区与生产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相似文献   

14.
所谓“陕西现象”,主要是指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化为产业优势,科技和教育优势未能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实力雄厚的大工业优势未能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简而言之,就是丰富的资源禀赋、强大的科教实力、雄厚的工业基础与落后的经济形成巨大的反差。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我省工业经济出现了两点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情况:一是轻工业低速增长,比重下降。虽然这一势头在1994年有所好转,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困境,这与全国轻工业的普遍增长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二是我省有不少原材料产品的优势正逐步淡化。一些拳头产品在市场上已没有以前那么抢手。这些情况的出现表明,随着市场经济运行力度的加强,对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很深的甘肃来讲,所受到的冲击和产生的摩擦是巨大的,过去那种生产经营全依赖国家计划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我省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反差暴露得越来越充分,已到了非下大决心调整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正> 在来稿中,分析了甘肃省的金融状况后指出,甘肃货币投放过多,超经济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二:(1)经济超常发展,结构失调,速度快、效益低,造成银行信贷投放增大。甘肃是全国有色金属、石化工业基地,但农业、轻工业不发达、消费品市场不丰富,导致了现金大量外流。其特点是个体户、集体企业和大部分国营企业的买卖经营活动几乎全部使用现金;从外省购物用现金比重上升;部分单位库存  相似文献   

17.
对于浙江当前经济态势,我认为可以用平稳增长、低谷运行来概括。今年以来,农业保持稳定发展态势,1~6月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11.8%,销售产值增长8.7%,还不算太低,但同前几年的高度景气相比,处于低谷运行状态。现在,最值得关注的第一位问题,并不在于增长速度回落,而是横向比较,为什么浙江回落幅度大,增长速度相对比较低,企业投资不够活跃,经济效益也比较差,同全国适度增长、实现“软着落”的比较理想状态形成反差。要深入分析这些  相似文献   

18.
(一)马来西亚独立初期经济结构单一,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经济增长高度依赖几种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改变这种落后的经济状况,马来西亚政府于1958年颁布了“新兴工业法”,开始推行以工业带动经济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战略。1968年以前,主要发展进口替代工业。1968年开始着重发展面向出口工业。马来西亚政府还采取了一  相似文献   

19.
<正> 甘肃地处边远,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在老(老革命根据地)、少(少数民族地区)、边(边远地区)、穷(贫困落后地区)地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全省1,700万农村人口中,贫困户就有410多万人,占全省农村人口的24%,他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直接影响到甘肃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积极扶持农村的贫困户和扶持优抚对象(以下称为“双扶”),发展生产,治穷致富,对于促进甘肃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甘肃应对的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甘肃应对西部大开发的思路 ,主要有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搞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做足水文章 ;以土地换发展 ;发展绿色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结合 ;把民族、宗教、旅游三大优势转变为三大经济强增长点 ;改善投资“软”、“硬”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