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加坡《联合早报》2月20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港人来说是“危机”,即有危也有机。当港人要忍受从中国大陆来的年货比去年贵两三成的同时,也找到许多赚钱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那边厢,奥运开幕以来中国运动健儿天天夺金,凯歌高奏;这边肩,香港通胀持续数月,犹如一场马拉松赛,赛程漫长而艰辛,考验着每个港人的智慧和体力。同马拉松赛的奥运选手不同,港人跑赢CPI是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宁波通讯》2023,(5):60-61
<正>改革开放以来,以香港“宁波帮”和帮宁波人士为主体的在甬港人积极参与宁波现代化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新时代在甬港人的结构发生了新变化,经过40多年的薪火相传,新生代“宁波帮”开始接过先辈衣钵,移居香港的宁波人大量回归,来宁波工作、学习、生活的香港帮宁波人士持续增加,体现出新生代、新移民、新领域三大特征。近年来,宁波甬港联谊会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提高申请永久居住投资额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与移民厅不久前宣布有关申请永久居住投资额的新规定。规定从1996年6月1日起,凡拟申请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外国投资者,在新加坡的最低投资额将从原来的100万新元(约71万美元)提高到150万新元(约107万...  相似文献   

5.
楼市是香港一个不死的话题,每年每月翻来覆去地说,依然说之不尽。楼市的高低起伏,就如香港这座城市的心律颤动一样,影响着港人的情绪变化。近月,香港楼市的热门话题就是——天汇事件。去年底,恒基地产推出旗下的西半山天汇楼盘,  相似文献   

6.
疫战     
关心香港的人都知道,自从3月10日香港发现非典型肺炎的第一个病例之后,一个多月以来,香港无日无夜就离不开此词了.现在,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定名此症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港人或谓为"沙土"),SARS一词蔓延全港了.由  相似文献   

7.
五一黄金周期间,广州商铺“招商秀”异彩纷呈。4月30日,由香港著名物业公司——美联物业组织100多名香港投资人士到广州天河弈方文化广场实地考察,并将就港人内地投资话题举办一场论坛。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2009,(11):79-79
香港劳动市场趋畅旺四成港人对就业前景有信心 随着香港经济好转,劳动市场转趋畅旺,市民的就业前景信心也大大提升。尼尔森调查显示,对未来12个月的就业前景表示乐观的香港受访者,由今年第2季的18%升至第3季的41%,数字更较第一季的谷底高出36%。  相似文献   

9.
"营商",曾是最为关乎港人生计,港人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而"营商天堂",则在很长时期里是令港人自豪、让世人钦羡的香港别称之一。然而近几年来,港人使用"营商"这个词语的频率越来越低;香港在世界"营商天堂"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靠后。这种"越来越低"和"越来越靠后",已非简单的词语使用和名次排列问题,已经关系到香港的前途和每个港人的利益与命运。  相似文献   

10.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香港菲律宾新加坡签署多边资金援助协定据泰国传媒报道,1995年11月20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香港、非律宾和新加坡共同签署了多边资金援助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就是签宁国(地区)一旦出现资金问题时可向其他签字国(地区)提出要求资金援助...  相似文献   

11.
九七年七月一日香港顺利回归祖国,至今特区政府运作良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港人生活方式不变。九月下旬世银年会在香港成功举行,举世瞩目,令港人及世人对前途的信心不断增加。香港的成功过渡,为澳门的平稳过渡带来了新的动力。然而,面对澳门经济持续放缓,治安恶化,“三大”问题解决进度未如理想等问题,澳门各界对此甚为关  相似文献   

12.
香港金融地位会被新加坡取代吗?郭鸿徽自今年3月,英资怡和控股公司宣布年底将从香港移师新加坡挂牌后,怡和其他子公司──牛奶国际、置地及文华东方也跟随母公司的决定,明年会在新加坡挂牌。这决定结束了本港老牌英资洋行在香港上市地位。虽然,这并不代表怡和系不再...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2013,(10):42-45
本栏目集中过去一个月内香港最热事件,并以立体解读,让读者领略一个真实、鲜活的国际城市。 咏春拳申遗关注指数:★★★★ 据港媒报道,港人至爱的鸳鸯奶茶、菠萝包、虾酱、麻雀牌的制作技艺、咏春拳、客家话等方言,均有机会列入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咨询公众四个月,近日就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拟备建议清单,市民可就清单上五大类别的477个项目发表意见,有关咨询工作将于明年初完成。  相似文献   

14.
程乃珊 《沪港经济》2009,(10):70-71
有轨电车成为香港的心律 有轨电车是香港的一个标记,自从1904年第一辆有轨电车在港岛出现,每天早上6时起,“叮叮当当”的电车声就开始进入港人生活。100多年来,港人已听惯了这样的叮当声,由东而西,由西而东,非但不觉得烦躁,反而觉得好听,并渐渐地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这个城市的心律。  相似文献   

15.
由于工作关系,从1999年开始,笔者一直在香港工作,3年来,广泛与港人接触,体察香港社会民情,了解历史演变,收获不少.如果有人问,我在香港工作3年来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港人对内地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港人对国家的认同已经出现了180度的转弯.  相似文献   

16.
【香港《经济日报》2月18日】自从去年2月本港银行推出个人人民币业务以来,港人对人民币存款的兴趣与日俱增。在人民币有可能升值,以及加息(或高于港元)的诱因下,不少市民已开始秘密“收集”。  相似文献   

17.
被称为港股“一哥”的汇丰控股一向是港人最爱,汇控股价一升一跌,都牵动着无数港人的心。3月9日短短一秒间汇控急泻至33港元,单日暴跌逾24%,为历来最大跌幅,股价更创14年新低。据统计,香港股民所持汇控市值约1000亿港元,与较高峰时期每股150港元比较,持有汇控的香港股民整体财富蒸发3550亿港元。汇控股价大插水彻底揭示了香港股市收市竞价时段的弊端,严重损害了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声誉,也使与“汇丰”相濡以沫几十年的港人伤透了心。  相似文献   

18.
两岸近期在政经合作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这都是港人所乐见的。但两岸的直接经贸联系,将会削弱香港作为提供中介服务的角色,这正是不少港人的疑虑。至今实际的影响如何?短期估计有什么变化?都是大家关心的。  相似文献   

19.
不要以为照片上这些用功者是在关心时事,实际上,这是香港的马迷们在埋头研读当日的马经。笔者在香港街头拍下的这个镜头,从一个小侧面反映出港人对赛马活动的执迷。在素有"世界赛马之都"称谓的香港,赛马是大多数港人最喜爱的娱乐活动之一。无论什么阶层,无论哪国国籍,均对此种特殊的活动情有独钟。香港的赛马季节为每年的9月中甸至翌年6月上旬。期间,通常每星期安排两天赛事。星期三为夜场,星期六或星期日安排日场。每当新一季赛马来临,整个香港倾城骚动,苦苦等了3个月的港人简直到了急不可待的狂热程度。尤其到了赛日,当电视台、电台通过电波将赛场实况传到港岛每个角落时,街上行人,车上乘客、码头上的搬运工等,不少的人头戴耳机,边听  相似文献   

20.
英国首相梅杰3月4日在香港宣布,1997年6月30日后,香港特区护照持有人可无须签证进入英国境内。他强调,这项措施是英国政府出于对港人的利益才作出安排,短期内不会改变,会继续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