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浙江经济》2003,(23):6-11
《浙江经济》杂志社自2001年起,通过组织省内资深经济专家的参与,已连续举办了两届“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评选活动由浙江省发展计划委员会、《浙江日报》社、浙江电视台、浙江电台、《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主办,由《浙江经济》杂志社和“浙江在线”承办,新华社浙江分社、《人民日报》驻浙江记者站、《光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科技日报》驻浙江记者站、《经济日报》驻浙江记者站、《中国青年报》驻浙江记者站、文汇报业集团驻浙江办事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浙江记者站、《今日早报》、《钱江晚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青年时报》,《浙江工人日报》、《浙江市场导报》、《东方早报》、浙江电视台综合新闻频道、浙江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浙江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杭州人民广播电台综合频道等在杭各大新闻媒体为支持单位。经过一个多月的咨询调查和精心筛选,民众网上投票和专家评选意见,最终确定“2003年浙江经济十件大事”。  相似文献   

2.
傅白水 《浙江经济》2011,(20):40-41
坐拥三大国家战略的浙江,如何推进三大战略,又如何依托三大战略,为浙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启动浙江新一轮快速增长,是目前浙江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数字     
《浙江经济》2004,(22):5-5
浙江新一轮省属国企改革拉开帷幕,浙江首家省属国企集团整体产权成功挂牌转让,“异地金融”在浙江兴起,浙江出台政府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4.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浙江精神世代传衔,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大力培育和弘扬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无穷智慧和伟大创造,必将有力推进“十一五”规划起好步、开好局,推动浙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开辟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5.
浙江外贸大省的崛起是中国贸易大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回望浙江外贸制度变迁60年的历史,认真研究“浙江外贸现象”,深入探寻“浙江外贸轨迹”,全面总结“浙江外贸经验”,可以从浙江外贸大省崛起的背后得到开启“中国贸易大国之谜”的钥匙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入侵浙江,一方面破坏了浙江近代以来所积累的现代化建设基础;另一方面,日本占领者利用浙江的人力和物力,将浙江的资源用于其侵略战争,对浙江人民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盘剥,浙江遭受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仅浙江有据可考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7999亿元,如果按1945年12月美金与法币1:20的比价,共值约400亿美元。这些损失绝大部分是民间的损失,这还不包括因统计资料的缺乏无法列入的许多重要经济项目的直接损失。由于战争给浙江造成了如此大的破坏,浙江的现代化进程因而受到重创。一般认为,直到战后的1952年,整个经济才恢复到战前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刑鸽平 《浙江经济》2011,(22):62-63
刑鸽平,1955年生,河北海兴县人,1990年毕业于浙江美院绘画班,现为浙江画院办公室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研究馆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中国花鸟画家协会理事,浙江女花鸟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浙江省美术评论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8.
朱家良 《浙江经济》2003,(19):10-11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要部分,是浙江体制优势的主要载体,也是浙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推动民营经济实现二次飞跃是浙江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趋势,是适应新的国际同内环境提高浙江经济同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同时,浙江民营经济自身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诸如:一批民营企业快速成长,成为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并占有一定国际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9.
浙江经济以民营经济为主,民营企业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梁柱,因此,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就关系到浙江经济更好的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虽然浙江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正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就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包括企业自身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推动浙江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  相似文献   

10.
在不久前由浙江名牌产品认定委员会发布的浙江名牌产品名单中,浙江丰利粉碎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超微粉碎设备榜上有名,再次被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为期5年。  相似文献   

11.
浙江推进城市化的做法和经验,既是浙江模式和浙江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2.
浙江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前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的发展道路是自发形成的,浙江的体制是在浙江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下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的自然形态。浙江模式是浙江精神及相应的行为方式的产物,本质上是一种“软件”概念。浙江发展模式的优势不仅表现在体制的“硬件”方面,还表现在人文背景和商业传统以及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体系等“软件”方面。浙江文化中个人自主的精神是浙江自发发展道路形成的根本源泉。未来浙江发展的优势也在于浙江精神的发扬和扩大,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内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浙江产权交易所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将与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合作,处置金融不良资产。据悉,此前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杭州办事处已经与浙江产权交易所达成委托协议,运用浙江产权交易所的公开交易平台,推进金融资产处置的公平、公正,增进金融资产处置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双方共同承诺,进入浙江产权交易所挂牌的金融资产,委托浙江产权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浙江的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动。首先是建立了浙江军政府,在浙江历史上第一次结束了封建皇权的统治,从而为近代浙江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政治基础。其次是浙江军政府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变革措施,使浙江在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迈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尤其需要指出的是,浙江资产阶级革命派按照民主宪政的原则变革了政权,这在当时全国各省是“居于前导地位”的。民初浙江政局变动中的不少历史成果和经验,都值得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罗薇 《产权导刊》2008,(1):57-58
浙江产交所总经理姚上毅透露,浙江民间资本充裕,而房地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又比较高,加之不少浙江省属国企出于做强主业谋划上市的考虑,开始剥离非主营的房地产业务,因此,近期浙江房地产项目的产权交易比较活跃。  相似文献   

16.
赵伟 《浙江经济》2009,(18):42-43
要判断浙江经济目前和今后发展遇到的真正威胁,需要较全面地研究浙江经济以往发展路径,尤其是促成“浙江奇迹”的重要因素。而要研究浙江经济以往发展路径,就离不开对“浙江模式”及其形成机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发达省份之一,浙江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理应在境外投资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浙江企业的“全球创业”时代,不仅建设好“本土浙江”,还要创造一个“海外浙江”。  相似文献   

18.
潘慧红 《浙江经济》2014,(19):38-39
去年4月,浙江省委、省政府顺势应时作出“电商换市”的战略部署,通过电子商务换市场,让浙江产品、浙江制造、浙江元素大步迈向全球市场,不断提高浙货的市场份额。一年多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电商换市”,电子商务业态不断丰富、模式创新活跃、发展氛围浓厚,形成了较完整的电子商务生态圈,“电商换市”红利不断释放。实践表明,只有把更多“浙江制造”卖出去,浙江工业才会发展更快,浙江经济才会更好。  相似文献   

19.
《浙江工商》2010,(3):4-5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走在了全国前列,形成“浙江现象”。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浙江现象”和浙江代表委员成为各方高度关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跳出浙江反观浙江”,有利于看清浙江区位条件的优劣长短,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