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介绍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代理制度,引出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其问比较了新旧外贸法下的外贸代理制度,指出了他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代理,最后指出我国外贸代理的缺陷和完善外贸代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厉昉 《上海商业》2006,(7):55-57
推行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984年9月国务院批转经贸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首次提出实行进出口代理制的外贸改革思路。1991年外经贸部颁布的《关于外贸代理制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规定了外贸代理制的概念和基本原则。《对外贸易法》则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外贸代理制的法律地位。应当看到,外贸代理制对于推动我国计划经济下的外贸体制向市场化体制转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多年来,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外贸代理这种业务方式也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尤其在出口贸易中,广泛采用代理出口的方式,对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外贸代理制度是国际贸易中普遍采用的经营方式。健全外贸代理制度是我国入世后积极参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的表现。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实行的外贸代理制具有不同于国际通行的民商事代理的"中国特色"。本文想从法律规范的角度来谈我国的外贸代理,希望通过法律规范的不断完善使得我国外贸代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论《合同法》对外贸代理制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国际货物销售代理公约》有关代理制度之比较,阐述了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度的不足。与此同时,本文通过对今年所颂布的新《合同法》有关条款的分析,阐明了《合同法》对我国外贸代理制度所作出的贡献:1- 弥补了原外贸代理制度法律效力不足;2- 拓宽了《民法通则》的代理内函;3- 平衡了外贸代理中当事人间的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5.
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现行法律调整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代理制作为我国外贸体制渐进改革的产物,其法律调整因历史原因一直处于层次不明,内容冲突的状态,合同法的颁布为我国实践中的某些外贸代理做法的合法性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并未从整体上改变外贸代理法律调整的不协调状态,因此,加快民法典制定,形成完整的代理法体系方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加入WTO后外贸代理制度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加入WTO后,外贸代理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长期存在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度存在缺陷,应研究、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调整代理关系法律规则的本质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的特点,对我国调整外贸代理关系的法律规则进行废、立、改。  相似文献   

7.
关于推行外贸代理制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大力提倡推行外贸代理制,并将其作为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其做法的不规范性,与国际上通常采用的代理方式有所不同,使得外贸代理难以推行。本文分析了当前外贸代理制存在的问题,并就推行外贸代理制以及外贸企业如何开展代理业务提出了建议和见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贸代理制的立法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民法通则》所调整的直接代理,另一个层次是我国《对外贸易法》和《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所调整的间接代理。外贸多元化双向代理制从本质上可分别归入该两个层次。本文从法律角度对外贸多元化双向代理制的组成及法律依据、进出口合同法律责任的承担进行分析,并对该代理制的缺陷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董盛  吕文文 《北方经贸》2005,(12):26-28
作者首先从代理着手,介绍了当今世界两大法系下的代理制度。继而结合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轨迹分析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外贸代理制度,以及不断完善的中国外贸代理法律体系。最后,作者从国际贸易的业务实践出发,着重分析了代理协议,欲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外贸代理业务。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外贸代理制的运行中,相关法规不协调、现有法规与国际惯例不统一、代理行为不规范等法律问题已成为其实施与推广的制约因素,亟待解决。应在统一我国有关外贸代理立法的同时向国际惯例靠拢,并注意在具体操作中规范代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