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实际生活中,盐的摄入途径除食用盐外,其他食物、调料中都含有钠盐,如酱油、味精等。在中国,作为中国最大的调味品企业和行业领导品牌,海天对酱油含盐量进行研究和攻关,进而推出相应的细分产品就成为一个必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正> 国有副食调料加工生产企业承担着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酱油、醋、豆制品、粉丝等副食调味品的生产加工任务,且企业规模小、基础差、底子薄、产品微利,因此,自80年代初就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植。1984年国务院104号文规定:“对专门生产酱油、醋、豆制品、酱、酱腌菜……等的加工企业减半征收所得税。”1993年底,国家税务局又发文,规定在1995年前专门从事副食调料等产品加工生产的企业,继续减半征收所得税。这些政策的优惠扶植,使国有副食调味品生产加工企业得以休养生息。  相似文献   

3.
山西醋勾兑风波未完,酱油又被卷进来。近日,港媒曝出用水解植物蛋白等7种化合物可配制出可能致癌的化学酱油,与酿造酱油从口味和质感都相差无几。7种物质调出化学酱油?据香港媒体报道,这种化学酱油由7种调料和化合物勾兑而成:砂糖、精盐、味精、酵母抽取物、水解植物蛋白质、肌苷酸及鸟苷酸。  相似文献   

4.
郝弈 《糖烟酒周刊》2005,(28):52-52
多年以来,我国的调味品市场一直保持着低价低档的产品形象,几毛钱一袋的酱油、醋,一个家庭要用上十天半个月。随着复合调味品的出现,新品价格在逐渐走高,品种在不断细化,满足了消费者各种不同的调味需求,同时企业也找到新的赢利方向。因此复合型调味品的出现是行业进步的标志。从目前来看,复合型调味品的开发逐渐呈现出以下风向: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调味品市场也不断发生着变化,如何使调味品更能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呢?广州市副食品公司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几条成功的经验。 一、以变应变 按需应求 由于人们对调味食品的需求逐渐趋向口味清新、方便食用、营养卫生等方面。近年来,广州市副食品公司下属各调味食品厂,为了适应这种消费要求,打破了传统调料大咸、大辣讲求豉味的特点,增加了不少口味独特的调料,如广州致美斋食  相似文献   

6.
<正> 日前,南京中山北路一家酒店的餐厅告别味精,成为南京首家无味精餐厅。该酒店餐饮总监介绍说,味精对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这家餐厅取代味精的凋味品是高汤、鱼露、秘制调味品等。鱼露为用海鱼制成的一种调料,高汤由老鸡、干贝、大排、火腿、瘦肉等熬制而成:秘制调味品则是厨师长秘不示人的"秘密武器"。这种调味品也能调出鲜味,而且更贴近天然,营养价值更高。据悉,无味精餐厅在日本及欧美早已流行,"NO MSC"(不用味精)的标  相似文献   

7.
<正> 成都市得胜酿造厂是成都地区生产酿造调味品的主要厂家,主要生产伞塔牌系列酱油、豆瓣酱、复合调料、酱腌菜等4大类24个品种、42个规格的产品,其中麻婆豆腐调料1991年荣获中国商业部优质产品奖,一级酱油、甜面酱1995年荣获四川省食品行业优质产品奖,企业1996年荣获国家优秀质量管理奖。  相似文献   

8.
提到调味品,也许你至今头脑里闪出的还是盐、酱油、醋、料酒等过去的传统调料,可你知道吗,如今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从大中城市到乡村凼县,都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兴起,那就是融合了现代生产技术、提炼出传统精华。并以广受青睐的包装被传达给广大消费者的新型调味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像葱姜蒜粉、多味香粉、椒盐粉、孜然粉、生姜粉、芥末粉……等各种你想到或想不到的产品,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出现在了厨房。2004年时。中国大陆调味品消费总值约为590亿元,调味品餐饮业销售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年增幅达刭了20%以上。而2006年即将冲破千亿元大关!这当中就有这样一家企业,在每年生产和销售量稳居国内前茅的同时。还连续被国家调味品协会评为“消费量最大”和“最受消费者欢迎”等各种奖项。它,就是味好美!  相似文献   

9.
<正> 河北雄县张岗一村(邮编:071802)的李力,去年下了岗。一天中午,妻子炒菜,没了醋和酱油,就让李力去村小卖店去买。回来后,爱人问多少钱一斤,李力说两角一斤。妻子说,两角一斤的不行。醋不酸,酱油味道不行,好一点的三角一斤,下次记着,多花一角也要好一点的。李力灵机一动,醋、酱油是大家日常必备调料,何不做醋、酱油生产,一定行。  相似文献   

10.
味精是我国特有的俗称,源于"味中精华".味精,也称味素,其化学成分为"谷氨酸钠".GB/T8967-2007《谷氨酸钠(味精)》中的产品分类,按产品成分分为三类,99%味精、加盐味精、增鲜味精.通常人们所说的味精,是谷氨酸钠含量99%以上的单一组分产品;含盐味精和增鲜味精,都是谷氨酸钠含量80%以上的复合型调味品,后者为加入呈味核苷酸而增鲜.味精被广泛用于干燥水产品、调味食品等产品中,但由于人们对味精的认识存在误区,对其归于食品添加剂还是调味料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11.
酱油、醋是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市场上的酱油从制作工艺上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北京市场上最常见的金狮酱油、老虎酱油等都是酿造酱油,一些味道更为鲜美的特制酱油大多是配制而成的。专家介绍,酱油不但是仅次于盐的咸味调味品,而且富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保健功能,经研究证实,其主要指标氨基酸态氮是一种抗癌物质。配制的酱油为了提高鲜美口感,通常在制造过程中  相似文献   

12.
提起酱油、醋,那可是咱百姓们生活中不可少的调味品。市场大不说,而且永不枯竭。这就使得制假、售假的不法份子把罪恶的黑手伸向了酱油、醋。 11月17日上午记者随同海淀工商局双榆树工商所按群众举报提供的线索来到大钟寺村313号一非法制做散装酱油的黑窝点进行查处。人还没进屋,一股说不上来的刺鼻的气味已使人难以接受,只见屋墙角一  相似文献   

13.
方炎 《华糖商情》2001,(32):38-38
由于江苏毗邻上海,使得上海货在这里占尽了地利、人和。上海的酱油有老蔡、淘大、海鸥,味精有佛手、天厨,鸡精则有太太乐。这些产品在江苏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能与上海货抗衡的只有广东货了,如海天酱油、双桥味精等。沪货、广货再加上一些强势的地产品牌如菊花味精、恒顺香醋等使得江苏的调味品市场热闹纷呈。  相似文献   

14.
<正> 1 我国调味品行业的现状1.1 产品产量呈稳步增长局面 1999年,我国年产酱油500万吨,食醋220万吨、酱类65万吨、酱腌菜260万吨,上述产品的年增长率为8%~10%;新型复合调料总量将达到110万吨,是调味品中增长最快的一类。1.2 生产工艺技术不断改进,生产条件不断完善 从酱油工艺讲,生物工程酱油已在我国山东省投入生产,高盐稀态发酵高档酱油的生产也开始在我国部分大城市中开展;从酱油设备讲,圆盘制曲机、高短法连续蒸料机、高效连续加  相似文献   

15.
<正>调味品行业的全国性品牌可谓凤毛麟角,少之又少。酱油只有海天称霸,鸡精有太太乐称雄,不起眼的调料品牌王守义十三香也在品类市场中占有绝对性的市场份额,而大部分调味品品牌还立足于区域市场的厮杀争夺。如何在区域市场中出人头地,如何走出家门实现市场的迅速扩张呢?这是许多调味品企业面临的市场困惑。  相似文献   

16.
短信     
《市场观察广告主》2010,(1):132-133
调味品新品类“加加面条鲜”上市10月26日,调味品行业新品类——“加加面条鲜”上市。加加集团从1996年创办至今,已成长为以“加加”酿造酱油为主导,味精、鸡精、食醋、食用油等产品同步发展的中国调味品行业知名品牌。此次推出全新调味品类“加加面条鲜”,是加加集团深入把握消费者需求,抢占市场先机的重要举措。中国调味品协会会长卫祥云先生认为:  相似文献   

17.
<正> 刘某是一国有企业的干部,眼瞧着单位的效益是"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便提前主动提出下岗,计划在城里市中心地带开家酒店。作为今后生活的来源和人生事业的落脚点。经过一番紧锣密鼓的张罗,刘某的"新世纪大酒店"开业了。由于刘某对国有企业中跑冒滴漏现象太了解了,他生怕自己好不容易开办的饭店被雇用的员工偷黄和糟践黄。于是,他冥思苦想后,为防患于未然,制定出一系列严厉和教条的管理制度。比如,在制度中规定:厨房中一定数量的肉和油必须作出规定数量的菜;酱油、醋、味精等调料使净后必须用旧瓶或旧袋换新料,他经常不定期地检查员工的宿舍,查看是否有私藏饭店财  相似文献   

18.
《消费导刊》2012,(12):I0007-I0007
近日,针对互联网上关于“酱油醋等调味品塑化剂问题”的传言,记者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获悉,该中心随机采购了市场上销售的部分酱油、醋等食品,进行了应急检测,检测结果未发现异常,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9.
味精作为人们烹调和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产品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味精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四川、重庆、贵州等16个省市62家企业生产的68种味精产品,合格61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7%。  相似文献   

20.
运用北京第二光学仪器厂生产的WQF-400N型FT-NIR光谱仪和定量分析软件对调味品行业中最常见的醋和酱油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扫描和分析,并结合近红外光谱仪在其他诸多行业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它在调味品领域内应用的特点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