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东代表诉讼,对比旧的《公司法》这是一大进步,但是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在日本已经实行了50余年。他们很早的就从美国引进此种制度来保障中小股东的权益。本文从原告、被告以及前置程序方面讨论了中日《公司法》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不同,以及我国此制度从立法上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2.
现代公司法奉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原则,大多数股东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导致部分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获取公司信息处于弱势地位。为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世界上很多国家公司法都赋予股东知情权,虽然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知情权,但是股东在知情权的行使主体、程序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股东知情权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如何协调各股东之间的利益,建立完善可行的知情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王芳 《商场现代化》2006,(18):232-233
意思自治属于私法的基本原则。公司法属于私法的范畴。在旧公司法中,当事人自治的领域较少。修订后的公司法在公司的设立、公司的转投资、股东收益的分配、股份的转让等方面规定了公司、股东的意思自治。  相似文献   

4.
一方面,公司法上前沿问题如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衡平居次原则、股东代表诉等疑难问题的解析都必须围绕股东这一主体要件展开,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属于公司法上的基础性理念;另一方面,尽管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23条对股权归属争议进行了规定,但该条款过于原则性,难以明晰司法实践中股东身份确认案件的标准。尤其当遇到股权转让合同、公司增资扩股等情形,需要将合同法与公司法结合并解决股东身份问题时,审理者容易掉进"纯合同"的陷阱中,以合同论合同,不考虑公司法律制度本身。笔者根据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审判经验,并结合公司法,大胆地提出确认股东身份案件之"1+N"模式,即1个中心点(民商事法律关系)来确定股东身份,N个履行行为作为辅助元素进行补充认定,以期统一规制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股东身份确认案件。  相似文献   

5.
对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都是公司法中比较注重的问题,由于中小股东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被作为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基本理念概述,从召集议事、知情权、回购请求权以及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简要研究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国公司法对受压迫股东提供了两类救济路径,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原则性规定层面,《公司法》第20条第1款、第2款中的"滥用股东权利"缺乏阐释,司法实践中对此认定模糊,一些利益受损股东并不能依据该条获得充分的救济,法院对第2款规定的救济方式理解亦不一致。具体性规定层面,《公司法》第22条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缺乏灵活性,也未与《公司法》第20条第1款、第2款相联结。《公司法》第74条的适用情形有限,无法有效保护受压迫股东的退出利益。从为受压迫股东提供体系化保护角度分析,上述法条之间也缺乏互动与协调。结合我国立法现实及司法实践,在适当借鉴英美法相关规则的基础上,我国《公司法》对受压迫股东救济路径的完善应从增设有关"滥用股东权利"的司法解释,将股东压迫内涵纳入到"滥用股东权利"项下,协调《公司法》第22条、第74条和第20条第1款、第2款之间的规定着手。  相似文献   

7.
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在原公司法中,大股东对董事会以及对公司人事和管理的控制会容易就演变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权利滥用,这严重损害了股东间的利益平衡。基于此,去年底新修改的公司法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双管齐下,制约大股东的权利,并从管理、监督以及法律救济三大方面对中小股东的权利和其保护做了全方位的改进。尽管仍存在不足,但是修改后的公司法在处理大股东和中小股东利益平衡的问题上确实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结构的重心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在不断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如何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了修订后的公司法关注的重点之一。现代公司要逐步构建以股东为中心的利益机制,落实现行公司法中的相关规定,通过配套制度的设计来完善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梁帆 《商业科技》2010,(31):149-149
对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都是公司法中比较注重的问题.由于中小股东的特殊性,因此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一直被作为是重点研究的对象。本文通过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基本理念概述,从召集议事、知情权、回购请求权以及代表诉讼等四个方面简要研究新公司法对中小股东的利益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公司法》的修改确立了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该制度对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本文结合2007年广东小股东为公司追回近五亿损失一案对股东派生诉讼的概念作用进行阐述,着重探讨我国公司法中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不足和完善,使其在我国公司治理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以股东间的信赖关系为基础,股东间的信用关系和股东的稳定对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国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出资转让规定都比较严格。本文结合其他国家及地区公司法的规定,探讨了有限责任公司出资转让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李棽 《商场现代化》2007,(26):291-292
本文在分析公司股东除名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对股东除名的实质条件、被除名股东的权利如何救济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股东除名制度在《公司法》中的体系安排进行规制,以期对公司法理论的发展及现实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浅谈股东知情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知情权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享有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股东权利,是其他核心权利得以实现和落实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现代公司法的发展,对股东权的研究越来越成为公司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和焦点问题。新公司法中有多款对保护股东知情权作了规定,但在实践中公司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在行使自己知情权时仍遇到很多问题,对此仍需完善和细化《公司法》关于股东知情权的一些规定,使其更有可操作性,也使股东在实践中更切实有效地行使自己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张登 《上海商业》2023,(12):197-199
股东优先购买权是维护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这一特点而产生的。当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后,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20条规定的“反悔权”在新一轮《公司法》修改中需要对其产生的争议详细的明确。对于“反悔权”的正当性需要通过立法目的和利益衡量角度来进行阐释,“反悔权”与股东优先购买权维护有限公司的人合性没有冲突,且有助于股东的意思自治,还可以弥补优先购买权的不足和漏洞。对于《公司法》修改过程中要明确规定出让股东“反悔权”的行使方式、行使期限以及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股东除名法律制度可以在公司产生僵局时对公司和股东的共同利益起保护性作用和预防性功能,然而目前我国现行公司法在股东除名制度方面的空白和缺失已经严重滞后于公司法的现状和发展需要,为解决因立法缺失而导致的公司实践和司法实务中的困境,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股东除名制度已经成为发展我国公司法的一项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6.
如今,市场经济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完善了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使公司和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使社会经济秩序更加有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3年我国颁布了公司法,后来又经过反复修订,2005年新的公司法颁布,标志着我国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股东利益保障机制,在公司的管理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最新的公司法是在2014年颁布的,其主要的变动在于将公司注册资本实缴登记改为认缴登记制,公司在注册的过程中取消了最低的限额,注册资本的登记条件得到放宽,各类登记流程得到放宽,使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保护。本文主要分析新的公司法对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从而提出可行的方案,确保中小股东的权益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7.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在公司法领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基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特征,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受到优先购买权的限制,我国《公司法》第72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其股权有所规定,但在适用上仍存在不足。本文就《公司法》上限制股权外部转让规定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新《公司法》鼓励股东出资形式的多样性,并许可股东分期缴纳出资,客观上会加剧股东出资瑕疵风险。为保护交易安全,新《公司法》同时健全了出资瑕疵股东对公司、守约股东、公司债权人等主体承担出资瑕疵责任的制度设计。准确把握股东出资瑕疵法律责任制度,对于正确理解公司资本制度乃至整个公司制度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郭晓鹤  吕媛媛 《消费导刊》2009,(15):140-140
新公司法出于保护众多中小股东的目的规定了股东直接诉讼、股东代位诉讼、公司僵局解散公司之诉等制度。但是,对于这些往往带有群体性质的诉讼并没有在诉讼模式上做相应的规定,因此使得公司法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功能在实务中大大地打折扣。文章针对股东代表诉讼的具体诉讼模式进行了探讨,试图倡导在我国建立较为有效的诉讼模式示范性诉讼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公司法立足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借鉴外国的立法例规定了累积投票制度条款。累积投票制是基于资本多数决原则下直接人事选举缺陷而产生的一种股东表决制度。我国公司法引入这一制度对于中小股东利益保护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一制度在我国立法中存在着制约其发挥作用的障碍,需要相关立法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