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家称我国只批准转基因棉花、番木瓜进行商业化种植,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目前市售圣女果、彩椒、小南瓜、小黄瓜都不是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食品一直备受关注,网上流传的“转基因食品名单”靠不靠谱?一些所谓“鉴别转基因作物方法”正确吗?国家正式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转基因作物有哪些?就这些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农业部及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转基因食品与生物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子生物学和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转基因工程技术,被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年6月,巴西里约热内卢)誉为21世纪的技术。转基因生物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种植。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猛增至2001年底的5260万公顷。自从美国于1996年推出第一批转基因西红柿以来,现在全球已有120多种转基因生物;美国市场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已达4000多种,已成为美国人的“普通商品”。目前,我国有转基因农作物和林木22种,转基因棉花已进行商品化生产。转基因农作物的田间试…  相似文献   

3.
连日来,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记者在天津、北京等地调查发现,不少市面销售的转基因食品存在标识不清的情况,部分使用转基因原材料加工制成的食品标识“羞答答”,有些甚至没有任何标识。是羞于见人还是不能见人?  相似文献   

4.
张锐 《上海企业》2013,(10):36-37
自农业部新批三种转基因大豆进口以来,围绕着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所展开的争论还在持续性发酵。就在日前,不仅著名的央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和文坛“打假斗±”方舟子打起了“口水战”,而且来自广东、山东、安徽、湖北的12名律师联名致信国家食药局和农业部,要求公开转基因食品相关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和自由选择权。转基因食品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公众似乎从来没有得到一个权威性的答案。  相似文献   

5.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激烈争论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知情权的千呼万唤,农业部终于做出回应,公布了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产品。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一三米和番木瓜。但是,只有棉花、番木瓜被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此外,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产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令证书。  相似文献   

6.
我国2001年5月即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并规定从2002年3月20日起,5大类17种产品必须标注“转基因加工品”或“加工原料为转基因”,上海政府部门也于前不久规定,2003年8月10日后,应当标识而未标识的转基因食品必须被撤下货架。  相似文献   

7.
面对转基因食品的激烈争论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知情权的千呼万唤,农业部终于做出回应,公布了我国目前批准的转基因产品。获得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但是,只有棉花、番木瓜被批准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种子法》规定的审批,没有商业化种植。此外,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这些产品必须获得我国的安全证书。  相似文献   

8.
能克虫亦能克人? 围绕转基因食品最大的疑虑,在于其是否真正安全。有不少人提出,转基因食品的危险是隐性的,在现有科学条件严格检验下是安全的,但几十年后才可能有“潜伏的”危害性显现出来。会不会出现类似于早期的四环素那样,用过近10年后人们才发现其有害的一面。同时,面对转基因食品这一新鲜事物,现有的科技审查手段及标准会不会跟不上脚步?  相似文献   

9.
围绕转基因食品的争议始终没有消停,超市货架上的东西到底含不含转基因原料?如何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可以看看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1998年6月,欧洲标准化委员会“食品分析——水平法”技术委员会(CEN/TC275)成立第11工作组(WG 11),其任务是研究制定转基因作物及食品的检测方法标准,并于1999年2月由德国主持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与会代表为来自科研机构、食品企业、分析实验室以及食品监管机构的相关人员。会议决定。CEN/TC275/WG11将与2000年7月成立的ISO/TC34/WG7根据1991年ISO/CEN维也纳协议联手制定相关标准。  相似文献   

11.
近日,深圳拟立法规范“转基因”标识制度,新法拟明确规定:生产、销售“转基因”食品,如果不标识,将被罚款最高10万元.据了解,这项即将出台的新地方法规,将是国内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转基因”标识的强制规范.新法规的意义是,在法规的保护下,让消费者自己做出选择,明白消费“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作物再起争议.今年2月,国际性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公布了其最新调查报告--<转基因作物的经济代价>.报告指出,转基因作物的田间种植表现问题严重,同时转基因作物的引入,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可谓代价惨重.  相似文献   

13.
由于转基因技术的敏感性,在伦理、宗教、科学、经济等领域,一直受到社会各方面的质疑。尤其是自上世纪90年代,有关转基因安全性的质疑从未断绝。谈到转基因食品,很多人会"闻之色变"。近日,农业部宣布批准发放三个可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转基因大豆安全证书,引发了关于转基因农作物是否有害的新一轮热烈争论。那么,转基因食品到底有哪些?转基因食品是否有危害  相似文献   

14.
在沉默了一段时间之后,“转基因”话题日前又被一则“亨氏米粉涉嫌使用转基因成分”的新闻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在充满生物技术的21世纪”,当这个新生事物与食品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对其的关注有增无减。特别是面对生命力极其脆弱的新生婴儿,父母在为宝宝选择产品时保持警惕尤为必要。他们会注重产品广告宣传中“使用非转基因大豆酿造”、生产麦片的企业宣称“使用不含转基因成分的天然谷物为原料”的语句,不含转基因成分如今似乎成为了“安全”的代名词,就像“本产品不含添加剂”一样。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0月7日,记者在淄博多家超市发现,超市中涉及转基因成分的部分食品标识不清,有的字体太小,不仔细看很难发现,有的转基因食品直接没有标注。而早在2002年就已实施的《转基因食品卫生管理办法》中规定,食品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必须要在明显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食品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消费者联合会2000年消费活动的主题是“转基因食品的识别”。转基因食品又称基因改良食品,是在农业、畜牧业等领域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对微生物、动物或植物进行品种改良,从而达到提高产量、增加营养、抗病、抗虫害等目的,再经培养、养殖或种植后进行商业性销售,作为人类食品消费的原料、配料或直接加工为食品。一方面,生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食品的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本文试图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农业部发放了首批两张抗虫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标志着我国将成为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国家。然而,在这个令人兴奋的消息背后,却有着让人担惊受怕的各种隐患。对于即将开启的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笔者有几点疑惑:第一,转基因作物商业化信息为什么不透  相似文献   

19.
转基因食品的广泛应用,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面对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需要我们进行深刻的思考,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在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使转基因食品真正造福于人类。本文试图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对转基因作物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食品是否加贴标签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标签制度,即“不加贴标签”、“自愿加贴标签”以及“强制性加贴标签”。每种制度都有各自的支持理由,本文通过一个消费者拟线性效用函数模型,分析在每种制度下、转基因食品厂商有无机会主义行为两种条件下,消费者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行为。通过消费者行为变化,讨论了不同条件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分析表明,虽然在厂商没有机会主义行为时,自愿加贴标签制度最优,然而现实中很难避免厂商的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