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济责任审计审什么?责任有两层涵义:一是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搞清责任的涵义,有利于确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一般而言,领导干部权力所及,就是其责任所在。他的责任就是“分内应做的事”。审计的任务就是查清该领导对“分内事”做得如何,然后评价其功过是非,还要分清直接责任或主管责任。所以,若搞不清某领导的责任范围,就不知道审计什么和评价什么了。然而,领导干部权力多多,责任也多多,审计时要将其审出“分清责任”的范围,就有相当难度了。会计人要重新定位短短几年,会计人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2.
一、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责任重于泰山,审计_T-作责任为先。按照百度百科解释,“责任”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意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职责、尽责任、岗位责任等;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审计人员的责任就是以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切实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推动完善国家治理,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相似文献   

3.
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其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应承担的主管责任;二是对自己在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中的个人行为应承担的直接责任。然而,无论是评价其主管责任还是直接责任,都必须从审查其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入手,这就是“因人而事”;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标是评价领导者的责任,因而在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实施审计后,又必须对其有关经济责任进行评价,这则是“由事及人”。总而言之,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必须自始至终“着眼于人”。在具…  相似文献   

4.
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工作,我们主要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一、坚持一个原则对领导干部怎么评价、评价什么,笔者认为《审计机关审计事项评价准则》已作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的评价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为此,每一个审计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循这一原则。二、找准二个定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应紧扣“任期”两字,无论是确认业绩还是界定责任都必须定位于“任期”,不能把前任业绩和问题当作任期内的业绩和问题划分到后任去,不加以评价;二是“经济责任”定位。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要定位于“经济责任”核心内容,对…  相似文献   

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㈠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唱“空城记”的现象在一些地方,由于领导干部对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认识不够,其主要表现有:一是光打雷,不下雨,喊得凶,抓得松。二是定得多,兑得少,只找客观原因,不谈主观因素。三是只对事,不对人,既姑息,又迁就,这样就逐渐形成你说你的,我做我的,使审计和被审计成为“两张皮”,只不过是例行公事,唱一段“空城记”而已。(二)审计成果转化的滞后现象严重目前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都在离任之时,都是先“放行”再审计,用人与审计脱节,即使审计有问题,也因离任者“走而了之”…  相似文献   

6.
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目前仍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笔者试从实践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一是审计对象的双重性。经济责任审计既要“审事”又要“评人”,既评业绩又要划分责任。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及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那种“对事不对人”的审计方式。 二是审计内容的全面性。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等均有侧重点。而经济责任审计则不同,它是以财务与会计责任审计为基础,以经济与管理责任审计为核心,以社会经济责任与财经法纪责任审计为延伸的全面性审计。 三是审…  相似文献   

7.
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为确保其审计评价结论的全面、客观、公正,就必须要有质和量的规定,做到“质”、“量”结合。为此主要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准确地确定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二是建立一套科学、公正、可比、易操作的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综合指标体系;三是采用总体评价与具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被审计对象做出客观公正的综合审计评价结论。本文就上述内容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8.
今年五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和《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两个暂行规定”)发出以后,广大干部群众为之拍手称快。用人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两个暂行规定”是廉政建设和惩治腐败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及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我们以为应从以下着手。一.对象明确。重点突出,强化对“一把手”的审计监督。“两个暂行规定”指出:“县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是指县(旗…  相似文献   

9.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春英  刘涛 《河北审计》2001,(11):10-11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财务审计紧密相联。如何通过审计正确评价经营者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 ,维护国家、企业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是审计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一、两者的联系经济责任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经济活动的审计监督 ,最终对被审计对象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作出评价。它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以“审事”入手 ,以“评人”为终。而财务审计则是一项传统的审计工作 ,已形成一套系统的工作方法 ,它所审查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决算和财务收支活动。在审计方法上 ,经济责任审…  相似文献   

10.
对责任心的认识何谓责任心,就是具有负责的心态,责任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良后果或强制性义务。责任心在具体表现上,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做事之前能够  相似文献   

1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上存在偏差,审计结果作用定位不准确 从经济责任审计委托部门和结果使用部门来看,存在二种不正确认识:一是把审计结果绝对化,认为审计是“万能的”,做好经济责任审计T作,就可以解决干部管理中的所有问题。审计后没有发现经济问题,就意味着被审计者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管理决策能力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独立的审计监督方式,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和拓宽的领域,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以人为目标的监督。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最重要的特征是体现在直接对“人”的监督,通过对领导干部所在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情况的审计,正确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和廉洁从政情况,把对“事”的监督与对“人”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其监督的范围更广、力度更大。第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时限较长,依据的审计标准多且变…  相似文献   

13.
纪红梅 《活力》2006,(11):58-58
所谓的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独立的审计部门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等有关政策,运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的经理(厂长)任职期间或离任时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一种审计活动。其突出的特点是:一是受托性,它一般是接受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开展工作,实际是一种“被动”而非主动的审计行为。二是专一性,主要体现在审计时间、范围、内容和审计对象的专一性。三是事中、事后审计,这是由其性质决定的,因为对经济责任责任人履行职责的情况无法也不可能进行事前审计。四是主要职能是评价,即对被审计人履行职责情况进行评价,为管理部门提供考核、使用干部的依据,经济监督是审计评价的延伸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做好经济责任审计,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要充分看到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这项审计是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即要对事,又要对人,要检查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又要评价领导人任期的经济责任,对评价人的问题更要慎之又慎。具有“目标明确,时效性强,内容广泛,要求更高,意义重大”等特点,因此各级领导及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克服以下几点:一是怕麻烦,认为审计工作任务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增加…  相似文献   

15.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价值反映的关键所在。经济责任审计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指审计人员根据财经法规和审计依据,对被审计对象的所审计内容进行评判和界定的行为,它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二是指审计报告中应出具的审计评价,即审计组、审计机构根据审计内容的  相似文献   

16.
审计动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蔚 《陕西审计》1997,(5):20-21
审计的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或源动力,中西方审计界对审计的动因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审计界对审计动因的研究,也有多种提法,如“财务责任论”、“经济责任论”、“防弊正误论”、“多因决定论”等。  相似文献   

17.
审计动因初探□王蔚审计的动因,是指审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或源动力。中西方审计界对审计的动因已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审计界对审计动因的研究,也有多种提法。如“财务责任论”、“经济责任论”、“防弊正误论”、“多因决定论”等。目前,在我国最流行的观点是“经济...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审计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中,提出“发挥司法机关和行政监督、审计部门的职能作用”,并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这是第一次将审计地位、审计职能提到这样的高度。作为内审部门应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干部任用、选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法第十九条规定:“单位提供的担保、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财务报告中予以说明。”笔者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对此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现就或有事项审计的内容、难点与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或有事项审计的内容所谓或有事项(或称或有责任、或有负债)是指尚未确定的未来事项可能承担的义务或将来可能需要承担的债务。主要有:一是应收票据贴现。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如果付款人或承兑不能支付票款,贴现企业负有连带清偿责任,所以这是一种或有负债。二是未决诉讼。尚未正式判决或裁决的诉讼事…  相似文献   

20.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露 《工业审计》2004,(1):31-32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责任一行审计后,在审计结果报告中对其应负的经济责任进行的评述。长期以来,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难的问题成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的一只“拦路虎”。要做好审计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