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松  王燕 《新西部(上)》2010,(3):170-170,169
本文分析了我国家校互动的现状、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双语家校平台"是促进学校和留学生家长互动交流、完善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并总结了"平台"在留学生教育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视家校合作 提高育人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忠 《黑河学刊》2010,(2):109-111
学校与家长相互配合是教育好学生的重要条件。通过家长走进班级参与家校活动、家长走进孩子学习掌握教育规律、家长走进学校参与学校的管理,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了学校与家长两个积极性,促进了提高育人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张筠  粟道中  周庆 《中国西部》2012,(27):36-41
时代在变,教育环境在变,处在各种思潮复杂交织的当今社会,教育也应因变而变,因环境而变。是否能够构建一种家校共生,共育孩子生命整体成长的新型家校关系,考量着各级教育行政的战略思维和教育智慧,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思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家长资格证改革为家校共育在理论、实践、前景探寻上拨开了迷雾。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2,(27):16
在家校关系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家庭和学校共同育教育孩子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有许多学校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体系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颇具特色的有上海的"家校互动",香港的"家校合作",山东的"家校共建",特别是成都在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校共育"。他们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出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瑾 《重庆与世界》2017,(21):82-83
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发展应当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共同的、持久性的支持。做好家校结合,取得相应的社会支持,对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徐香翠 《黑河学刊》2014,(12):86-87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育人功能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家庭教育将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家校合作是高校积极探索和进一步优化的教育模式。家校合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高校需要在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胡宏 《中国西部》2012,(27):9-10,8
2012年8月28日,全国妇联、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就如何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服务网络,切实做好“十二五”时期的家庭教育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为深入了解全国家校共育特别是家长委员会的建立情况,以及全国各地推进家校共育的具体落实情况,本刊记者独家专访了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西部》:衷心感谢刘部长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当前,家校关系已发生深刻变化,如何构建一种新型家校关系,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教育系统必须面临和迫切解决的重要命题,教育部在家校共育方面目前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西 《中国西部》2012,(27):42-47
题记: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在很长—段时间都是以家庭教育为主体的,而真正意义上以学校教育为主迄今只有—百年左右的历程。在这段时期,中国的社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的社会文化也.造就了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念,同时也影响着家庭和学校关系的变化。张婆婆一家四代经历了从旧中国到新中国的跨世纪的近八十年,可以i  相似文献   

9.
郑婷  方文 《黑河学刊》2023,(1):58-64
家庭和学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教育共同体。深入探索家校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强二者的相互衔接和相互配合,对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实际,在概括新时代家校协同育人主要成效的基础上,聚焦家校协同育人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性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雷振亮 《发展》2010,(1):114-114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来辅助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发展,成为许多教育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目前家校合作、沟通、互动的各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新型模式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粟道中 《中国西部》2012,(27):54-55
我们以为真正的家校共育应当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作,以孩子健康、快乐、规育思想体系。 记者:有人认为,家校共育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但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得到大家认同的定义。您认为该如何对此定义? 刘良华:家校共育的确是目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不过,基础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可能是教育制度改革,包括学生评价制度改革、考试制度改革、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制度改革等等。家校共有黾教育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支持和支援。如果没有家校共育的支持和支援.学校教育改革只是残缺的、不完整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正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领域往往只重视开展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基础教育的家校合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一旦孩子步入大学校园后,学校或家庭往往忽视彼此之间要搭建起一座合作的桥梁,共同  相似文献   

13.
丰志祥  郑怡 《中国西部》2014,(33):54-56
<正>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上游",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的考试制度使绝大部分家长对孩子英语水平的评价,仅局限于他们的考试成绩,在他们看来,多读、多背、多做题是取得英语高水平的唯一途径。由此可见,家长注重的是眼前效益,在效益观念的驱使下,家长会一厢情愿地对孩子的成绩进行达标水平预设,而这样的预设学生并不觉得重要,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以至消磨掉建立起来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家长的预设其实对孩子的英语学习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可能成为他们的学习障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与家长对学习的认知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左小蕾 《上海国资》2013,(12):16-16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制度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是健全法治而不是人治的法律制度。我们倾向于对《决定》的解读不仅仅是找“亮点”,而是要在“全面深化”的层面上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传统家庭、学校沟通模式不足,提出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构建"家校互动信息平台"的应用模式,介绍了该平台特点,指出该平台值得探索、实践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金小芳 《改革与开放》2012,(16):140+142
大学生恋爱,一直以来就是高校敏感的话题之一。而近年来,由于恋爱不当引发的学生心理问题,甚至造成极端事件的发生,更是随处可见,给家长、学校以及周围的同学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从客观现实来看,家校联系成为大学生心理危机防治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建设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网络家校互动开辟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具有传统家校互动方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开展网络家校互动时,应注意家校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建设、学校的教育引导和开展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网络评价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具有科学^道主义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因此,现代教育的构成越来越趋向于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合作共育,这也是解决家校矛盾的根本途径。家校共育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澡题。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并目与时俱进地创新,才能达到以孩子健康规律成长的最终效应,共同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在家校关系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家庭和学校共同育教育孩子的思想已经逐渐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有许多学校在对此进行积极探索与研究。无论是在家校合作的理论还是实践领域都有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家校合作的实践体系上取得丰硕的成果。其中,颇具特色的有上海的“家校互动”,香港的“家校合作”,山东的“家校共建”,特别是成都在家、校、社三结合教育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家校共育”。他们根据自身的区域特色,构建出了各自不同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车用汽油标准实现了9年跳5级,北京提出更高标准的排放要求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陈季良 《中国西部》2013,(27):122-123
时下,越来越多的"在家上学"现象出现,虽说这部分家庭是小众,但是其相对数量也是不容小觑,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这一现象也在向大家传递着这样一个信息——家长对教育期望值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加上现代信息交流日益发达,以引爆眼球为标题的媒体报道,也挑战和刺激着一批又一批的前卫父母、新锐爸妈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