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城镇 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小城镇大问题小城镇大文章小城镇大政策小城镇大战略,反映了人们对小城镇认识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把发展小城镇提到重大战略的高度,在中央的文件中尚属首次。所谓战略性,是指全局性而不是局部性,长期性而不是暂时性,根本性而不是一般性。这样的认识,就可以增强人们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这无疑对推进小城镇的建设产生重大影响。一、发展小城镇是对在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化滞后和在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滞后的重大矫正。众所周知,我国传…  相似文献   

2.
以县域经济为依托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城镇的建设和县城经济的发展都是近年来较为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拟就把这两结合起来,从县城这个角度来谈谈对小城镇发展的一些认识,并对如何发展小城镇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狠抓落实,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中去,因为“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就我区而言,尽管目前已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 (县级市、中心镇都已不少 ),但总的情况是各城镇规模小、功能低、软硬环境差、经济辐射能力弱,不少小城镇仅是行政中心而非经济中心,因而很难吸聚足够多的农业人口和乡镇企业安家落户。基于此种状况,决定了我区目前乃至今后的小城镇发展战略重点就不应放在单纯的县改市、乡…  相似文献   

4.
提高对小城镇形象建设问题的认识,树立的形象观。近些年来,各地对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有的地方,人们把小城镇形象建设同个别领导为了捞取“政绩”而大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现象等同起来,对小城镇形象建设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从而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增加了思想压力,在小城镇形象建设方面产生了许多顾虑,影响了县域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因此,根据六盘水市的实际,加快发展小城镇应遵循以下原则:  1、在选择设立小城镇试点上,应遵循积极引导,超前规划,稳步发展,注重实效的原则。不要不顾条件一哄而起,借发展小城镇之名形成新的开发区“圈地热”。  2、在调动农民参与小城镇建设上,应遵循群众自愿参加直接受益的原则,把保护和维护农民的根本利益摆在第一位来考虑,避免变相侵害农民利益和随意增加农民负担的新一轮“集资热”。  3、在发展规模上,应遵循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聚…  相似文献   

6.
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要使这个战略落到实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用改革的办法,用开拓性思路,小城镇才有大作为。建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小城镇建设实际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一种新的平台,因此,一开始就要突出精品意识,明确城镇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把整个小城镇建设纳入科学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高起点、高质量地健康发展。制订小城镇建设规划时,要根据本地的人口、经济、资源、交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和经济发展前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小城镇如雨后春笋涌 现于祖国大地。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发展城镇经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1995年1月召开的全国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今后要重点抓好小城镇建设“六二五”工程计划,积极推动全国城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为了把农村小城镇建设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经济发展、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必须科学合理地实施规划建设,使中国小城镇建设闯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路。为此,我们在规划建设中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达凤全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小城镇建设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小城镇建设列入“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乡镇企业的任...  相似文献   

9.
依托城镇上项目 创造条件抓发展──广安地区试点小城镇发展企业成绩斐然冉启平广安地区把大力发展小城镇企业作为加快城镇建设、振兴镇域经济的重头戏和生长点来抓,收到了明显效果。1994年以来,全区10个省定试点小城镇新上乡镇企业项目74个,新增投资7195...  相似文献   

10.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青州市小城镇建设的调查魏邦助小城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其发展水平高低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青州市立足实际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从小城镇规划入手,坚持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
■认识要充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较快,但小城镇建设极不平衡,与发达地区比较,大部分地区发展相对缓慢,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领导都要把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富  相似文献   

12.
加快发展首位镇大步奔向城市化─—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杜安才,卢子跃,方平在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把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放在县(市)政府驻地镇上,采取集中力量、先发展的战略,超常规、大动作、跳跃式推进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3.
建设生态小城镇与发展循环经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本文依据目前小城镇的发展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指出应该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加快小城镇的循环经济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小城镇自身的优势,针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经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小城镇,提出了小城镇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规划、合理布局是小城镇建设的前提。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按照“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突出特色、方便生产、有利生活”的原则,在明确城镇化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时,我们依据本团的人口、经济、资源的、交通、文化、自然环境等因素和团场的发展前景等状况,在充分调查研究、集思广益、比较分析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内容,把团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等与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相衔接。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建设的特点难点与着力点蒋仕钧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为农村小城镇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抓住机遇,把握住小城镇建设的特点,突破难点,采取有力的启动措施,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是进一步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关键环节。小城镇建设的特点城镇是...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村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愈来愈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农垦系统也把垦区范围内的小城镇建设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不少地方正着手制定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划,有的已在投资建设;有关领导部门和关心小城镇建设的理论工作者也在探讨、采取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措施。然而,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协调建设步伐的措施,都必须以小城镇的合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在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我国农村小城镇建设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就。但也应看到,在农村小城镇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尚存在的一些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一、关于小城镇发展战略与城市化  相似文献   

18.
广安区前锋镇自1994年3月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试点小城镇以来,该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起来,把发展小城镇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来抓。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该镇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促进了全镇经济滚动式发展。199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74388万元,同比增长8%;乡镇企业总产值28276.2万元,实现年利税80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0.1%和47.3%;农民人均纯收入2043元,同比增长9.7%;财政收入完成1736万元,同比增长43%;小城镇完成税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时期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战略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西部大开发初步设想把小城镇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疆兵团党委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思路也把小城镇建设列为兵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提出率先建设 35个小城镇和搞好以小城镇建设为主要标志的边境农场形象工程。我们要从战略上高度认识 ,从战术上精心谋划 ,以改革的精神 ,用新思路、新办法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加快兵团小城镇建设步伐。一、正确认识兵团小城镇建设形势西部大开发为兵团小城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目前 ,石河…  相似文献   

20.
城乡差距大,农业人口多,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小城镇建设,不仅有利于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一系列深层次矛盾,而且有利于启动民间投资,带动最终消费,为下世纪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持续的增长动力。因此,必须把发展小城镇作为一个大战略来考虑。要使小城镇建设健康发展,首先,各地都要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