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创新能力的获取前提是要实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企业培育创新能力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一方面存在于组织内部,主要为人力资源、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设备、资金;另一方面来自于组织外部,企业的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用户、供应商、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而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外部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孔泰 《经济前沿》2005,(2):107-110
企业创新能力的获取前提要实现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的积累。企业培育创新能力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一方面存在于组织内部,主要为人力资源、生产和研发活动的设备、资金;另一方面来自于组织外部,企业的外部资源主要包括用户,供应商、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和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而通过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是实现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组织外部积累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影响企业选择外部资源实施研发创新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技术溢出、技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技术吸收能力、技术的生命周期4个维度,对高科技企业关于外部资源研发以及内部独立研发两种研发渠道的选择展开分析。对于溢出程度较低、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构成威胁、吸收能力较高的技术,企业倾向于采用外部研发机制;反之,企业倾向于采用内部研发机制。外部研发适用于技术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但是各阶段企业外部研发的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离岸外包使跨国公司与发展中国家本地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这种联系使本地企业在“干中学”、“出口中学”过程中,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获得能力提升。我国企业要积极承接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广泛的组织学习,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装备工业领先企业创新能力的增长过程,指出企业积累自主研发经验不仅是通向"颠覆性创新"的必由之路,更是学习、吸收外部技术和知识的最佳方式。主要观点认为装备制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自主研发积累的"核心技术"。所谓"核心技术"是一种记录研发过程中"试错"数据的经验性知识管理体系,它以获得并保持市场份额为目的、以既有产品开发平台为依托、以试验试制活动为积累手段,并以汲取内外部资源作为产品的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6.
于娜 《技术经济》2014,(5):50-54
考虑到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滞后性,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当期和前1~3期的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发明专利数和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的对应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存在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的技术溢出;不同方面的技术溢出的同期效应不一定大于滞后效应,即跨国公司前2期的研发投入对中国企业当期的研发投入的影响要大于跨国当期的研发投入对后者的影响,跨国公司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对中国企业当期的专利申请数和发明专利数的影响最大,跨国公司前2期的产值对中国企业当期产值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7.
溢出效应: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企业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跨国公司进入东道国后,对当地企业产生重要影响,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对当地企业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技术溢出效应既是当地企业从跨国公司获取的一种重要收益,也是跨国公司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机制。经济学家定义的技术溢出,具有外部经济性质。就跨国公司引起的技术溢出效应来讲,是指跨国公司进入当地市场,引起当地企业的生产率或生产效率提高,而跨国公司又不能完全内部化此类收益。跨国公司对当地企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溢出效应。一、后向关联效应的作用跨国公司与当地供应商、分包商、客户的实质性交易可产生关联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技术溢出产生主要是由于跨国公司与中国当地企业之间存在技术差距,形成技术溢出的势能。制约跨国公司在华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有技术差距、竞争程度、当地企业吸收能力等等,强化技术溢出,并有效吸收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是中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张振刚  胡琪玲 《技术经济》2012,31(8):26-32,95
将行业对外资开放程度、内外资企业间技术差距和本地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纳入研究框架,利用1995—2010年我国13个高技术产业子行业的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与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对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与本地企业的自主创新投入相比,其影响相对较小;较高的外资开放度和较大的技术差距都会对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产生不利影响,但外资研发的技术溢出是否存在主要取决于本地企业的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企业合作创新本质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作创新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交易成本理论、战略管理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均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合作创新的本质。交易费用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关系是一种介于市场交易和层级组织之间的经济形式;战略管理理论则认为合作创新是一种通过利用企业互补关系来有效地联合各参与企业的资源,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机制;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合作创新不仅节约了企业的研发投入,还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技术的溢出效应,将创新的外部性内部化;知识管理理论提出合作创新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式,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式;社会资本理论认为合作创新就是企业通过创新网络,吸收知识、信息和资源,积累外部社会资本,提升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跨国公司在华独资、控股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已出现独资、控股的趋势。与合资企业相比,跨国公司独资、控股企业的技术水平提高,研发投入增多,与国内企业的联系和竞争加强,技术溢出效应的基础强化。另一方面,跨国公司通过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专利保护和研发人员管理等措施,控制或防范其技术外溢。有关当局必须从强化国内市场竞争,提升内资企业的技术模仿和吸收能力,以及改进人才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扩大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2.
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分析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充分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对我国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作了概述,研究了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途径及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深入分析了跨国公司在我国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的原因,在研究与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已受到广泛关注,但该效应在不同地域和技术条件下的表现尚不确定,从而使以企业为对象的微观层面研究具有一定价值。考察了企业投资经营过程中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在企业研发强度达到某一门槛值后,能够实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在未达到该门槛值之前,会出现无法实现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瓶颈阶段。企业应积极利用不同效应机制的适用阶段,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联合、共性平台利用等途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FDI技术溢出——基于外商企业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利用FDI过程中,外商企业时技术溢出的控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外商企业对技术溢出的控制意愿受到其进入东道国动机的影响,“市场寻求型”跨国公司较之“资产寻求型”或“效率寻求型”跨国公司有更强的控制意愿;对技术溢出的控制能力由其进入东道国的时间、投资额、产品处于东道国产业链上的附加值占总附加值的比例等因素决定;时技术溢出的控制方式主要采取灵活进入、技术锁定、模块化、研发活动的低层次以及对工人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上海市鼓励设立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政策制定以技术溢出为理论基础,希望通过技术溢出渠道提升上海城市创新能力。然而,福布斯针对中国城市创新能力的调查显示,2014年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在全国范围内只排在第5位,这就需要对现行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政策进行改进。首先阐述了上海有关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政策历程,建立了包括政策工具、政策目标、政府主体作用等因素在内的政策理论框架,并探讨了现有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开放式创新理论,从有利于本土企业创新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政策改进的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市场竞争激励、示范模仿效应、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以及人力资源流动与转移四种技术溢出途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与创新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其效应强度的大小受到东道国技术水平、东道国经济发展情况、东道国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跨国公司与东道国企业关联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据此,围绕企业协作、技术进步、市场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为进一步强化东道国技术溢出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技术溢出效应,指的是跨国公司将对外直接投资通过内部化实现的技术,这种技术转让行为获得的外部经济称之为技术溢出,技术溢出一般出现在特定情况下,它既不属于本身内部获得的利益,也不是由该项活动产品使用者获得的利益,这种利益是对外的,是对适合产生的外部利益.我国加入WTO有五年的过渡期,有专家学者将过渡之后的时期称之为后WTO时代,在这个时期我国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对后WTO时代中非贸易中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我国100家国有大型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别检验了对外直接投资与投资企业人力资本积累、技术创新绩效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企业的人力资本密集度与其境外资产存量的相关性不显著,但技术创新绩效与境外资产存量显著正相关。这说明我国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效应主要表现为物化技术溢出而不是非物化技术溢出。基于此,建议积极引导我国企业优化对外投资结构,加大对国外研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创新活跃地的直接投资,充分发挥海外机构或研发基地在技术吸纳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双重作用,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自主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研发国际化发展愈来愈迅速,规模愈来愈大。跨国公司研发国际化将在东道国产生技术溢出效应,既给东道国带来积极效应,也会产生消极效应。为了更好地解释技术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给东道国产生的溢出效应,经济学家们相继建立了技术溢出效应模型,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AB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技术发展为例,研究了中小企业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合作,通过消化吸收外部技术,实现从单纯的技术依赖到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对本地企业通过跨国公司实现技术发展战略进行了反思。分析表明,中小企业对非正式获取技术知识的渠道——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是技术合作成败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指出,技术合作的成果是受制于双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因此,中小企业在技术合作过程中不能单纯依赖外部技术,需要在技术合作中坚持发展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