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企业与市场》2004,(1):4-5
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长是正常的,并不存在总体上的经济过热。局部行业、局部地区虽然存在着某些过热的现象。但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经常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在目前条件下。我国仍然应该实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3.
<正> "拐点"一词在近几年经济学界的讨论中经常出现,指的是经济周期的转折点。"经济增长的拐点"即正在或即将出现增长速度回升的点。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运行大致经历了四个周期:1978年—1981年,1981年—1986年,1986年—1990年,1991年至今。在最近一轮经济周期中,总供求失衡的形态由过去的需求膨胀演变为需求不足。1993年以来,经济周期进入了收缩阶段,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从1993年的13.5%下降到1999年的7.1%,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周期就要开始,但2001年,经济增长率重新回到8%以下。与此同时世界经济进入收缩期,世界经济的领头羊美国接近衰退,日本经济低迷不振长达10年。2002年,经济增长率又回到8%。2003年初,虽然有美伊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日前表示,中国经济今年才将迎来真正的触底反弹。如果今年能实现平稳增长,而不是过热,那么中国经济明年将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周期。贺强表示,多个短期经济指标的反弹,不等于整体经济的触底反弹。  相似文献   

5.
全年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测 1.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我国上半年的GDP达到39491亿元。按可 比价格比上年同期增 长8.2%,比上年同期 的7.6%快了0.6个百 分点,比上年全年的7. 1%则快了1.1个百分 点。今年以来,占GDP 比重 43%左右的工业 表现出强劲的增长态 势,上半年工业增加值 比上年同期增长11. 2%,比上年同期增幅 提高了1.8个百分 点。今年是我国的国有 企业脱困年,从上半年 的发展看,经过几年的 体制改革和产品结构 调整,我国的工业状况 明显好转,包括前几年 比较困难的钢铁、有 色…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大致的判断是局部过热,而这种情况在中央宏观调控措施下已得到有力的遏制,经济增长速度依然保持在高位。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因为经济繁荣周期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香港经济导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2011)于2011年6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高峰论坛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主题分别为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2007)、经济增长与  相似文献   

8.
日前,由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和《中国土地科学》杂志主办、美国杂志《Chinese Economy》协办的“城市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国际研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增长的阶段性、波动性和在险增长水平度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经济增长经历了供给单因素驱动、供给和需求双因素驱动,需求单因素驱动等三个不同阶段。我们对这种阶段性假说进行了计量检验,并度量了周期阶段的持续性。在分析经济“软着陆”持久影响的同时,描述我国目前经济增长的在险水平和长波态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与经济增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我国经济实现“软着陆”以后,经济周期的形式和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今后的持续增长过程中将由“峰前谷后”的极度非对称性周期逐渐向以自然率为平均增长水平的对称性周期转变。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长尾特征必然带来经济“软着陆”后的“软扩张”。目前经济增长的总需求驱动、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虚拟经济和实际经济之间的和谐影响等,都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增长阶段性中的代表性属性。  相似文献   

11.
2009年6月19~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香港经济导报社共同举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09)'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大学、政府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世界经济动荡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选择"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对中国未来的政策取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先生/女士:2012年,我国面临着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仍在持续,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同时我国经济内部仍存在严重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问题,经济增长目标首次低于8%。如何才能实现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基本目标,需要各界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思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增  相似文献   

13.
最近,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李善同等提供的一份课题报告表明。未来20年.我国仍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因。 在这份名为《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研究报告中.作者运用动态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在对一些基本影响因素作出不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定量的模拟情景.包括人口和劳动力、经济增长中资本积累、生产率变化的比较分析后指出: 中国经济从2000年到2020年平均潜 在增长速度可达7.3%左右.前10年 更可望达到7.9%的年均增长速度。 过去20年.资本投入与生产率提 高较快.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出口突然增长:中国经济增长“柳暗花明” 我国出口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即直线滑落,1998年仅增长0.5%,1999年上半年为负增长,下半年突然大幅度增长,全年增长6.1%。2000年1月份,出口比1999年1月增加了47%,为168亿美元,进口增加54.4%,为153亿美元;外贸顺差15亿美元。一般贸易增加70%,加工贸易增加30%。 出口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第一,政府提高出口退税率2个百分点,使综合退税率达到15%。第二,国内通货紧缩,消费品零售物价指数降低3个百分点。此两项因素使得人民币实际汇率贬值到1∶9以上,由于出口退税是以财政手段刺激出口结构,所以比总量估计力  相似文献   

15.
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一、中国经济增长分析(1953-1995) 新中国建立之后,经过3年经济恢复,整治了由于长期战争和半殖民、半封建统治带来的经济不发达,在1952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农业就业人员占83.5%的典型农业国基础上,在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援下,从1953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第一个  相似文献   

16.
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开放经济与贸易”研究中心(筹)、日本亚东经济国际学会、台湾中华工商研究院共同主办的“经济全球化与企业战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16日举行.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近20位专家学齐聚中国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围绕国际生产体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7.
18.
论货币、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货币既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诱发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在短期内能刺激经济的增长,从长期看有害无利。治理通货膨胀要继续实现稳健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要摒弃依靠货币推动的速度型方式,转移到效益型轨道上来,这就必须转变投资观念,严格控制投资规模,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本文拟从货币、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出发,探讨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比较分析了中国与美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四个人口大国的经济增长主动力的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国内需求是中国与这四个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动力,然而不同的是,这四个国家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投资需求的影响,而中国则是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消费需求的影响;另外,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大于这四个国家。据此,本文强调中国应加快形成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为主,同时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促使经济更加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本文也提出了相关扩大内需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物价水平仍然较高,与改革开放以来的前几次通货膨胀有所类似.本次通货膨胀的原因也可归结为中国传统增长模式中常出现的“两难困境”,即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银行信贷与货币的发放难以受到控制,经济高增长的同时始终存在着高通货膨胀的风险,而高通货膨胀所带来的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反过来又挤压企业经营利润,从而降低经济增长率.可以预计的是,在货币政策作用空间有限的背景下,此次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持续一段时间.能否处理好总量和结构、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关键取决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有机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