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红色旅游客群年轻化的趋势下,红色旅游更应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红色博物馆是红色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对推动红色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例,从具身视角出发,运用社会网络文本分析法,对大数据视野下游客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红色旅游感知形象进行分析,在前人基础上,构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旅游体验评价指标体系,利用IPA分析法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具身体验要素的重要性和实际表现性进行分析与评价,最后基于分析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体验品质的优化对策,以期提升游客的红色旅游体验品质,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陈燕  黄庭绿 《科技和产业》2022,22(8):178-183
景区的旅游形象会影响游客的到访率,景区形象越独特,到访的游客数量越多。以网络游记及网络点评为依据,运用扎根理论、认知-情感理论及内容分析法,对呀诺达景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认知形象与呀诺达景区形象定位基本相符。主类目中,游客对旅游吸引物感知最强,对旅游服务设施感知最低;次目录项目感知差异较大,自然资源感知最强,人文资源感知最弱。情感形象以积极形象为主,游客的整体满意程度较高,但有票价高、体力消耗大及景观较为单调等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3.
基于游客感知视角,以婺源县14个乡村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 H P)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法和IPA分析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婺源县乡村旅游数字化建设的整体感知绩效值为5.01分,介于"较满意"和"满意"之间;婺源县乡村旅游消费支付方式感知绩效评分最高,为5.042分,环境安全监测的感知绩效评分最低,为4.821分;游客对婺源县乡村旅游设施和旅游管理保持着较高的关注度;游客对婺源县乡村旅游数字化发展的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安全监测、管控秩序、环境卫生、产品价格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游客对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的感知。研究发现: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可以总结为依托景区环境、景区配套设施、游客构成、游客感知、游客行为活动;游客多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主,消极情感占比较低,游客总体满意度较高。最后,从实施合理的价格策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提出提升山西壶口瀑布旅游形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旭  陈德广 《特区经济》2022,(11):126-130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游记已经成为游客出行的主要参考依据。本文以在携程、去哪儿网络平台上收集的以三亚为旅游城市的游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使用ROST软件提取三亚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进行分词、词频统计。三亚城市旅游形象感知分析结果显示:游客对于三亚的整体感知呈现“旅游资源+环境资源+美食资源”三大资源态势。提出将三亚旅游吸引物整合到滨海旅游生态、度假资源体验、美食资源品鉴、景区景点欣赏“四维”分布格局,建议从提升热带滨海旅游自然资源、凸显滨海旅游城市形象;增强五大名湾旅游关联度,创新“四维”旅游产业链;彰显旅游城市文化,打造滨海旅游城市之魂三个方面提升三亚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6.
旅游网站对游客决策的影响日益凸显,伴随行业细分,社交垂直型旅游网站正越来越受到推崇,了解用户对这类网站的感知状况,对把握旅游网站未来形势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马蜂窝旅游网站为例,根据用户实际感知构建量表,运用IPA分析法,从24个指标的表现性和重要性反映当前网站与用户理想目标之间的差距。研究发现,信息真实性、网站安全性等指标的满意度普遍低于重要程度,旅游攻略等马蜂窝特色服务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7.
智慧旅游是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新引擎,利用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当前苏南建设现代化旅游示范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构建旅游目的地形象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和重要性——感知表现分析(IPA)对镇江旅游目的地形象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发现,镇江旅游发展整体上有一定的上升空间;旅游目的地城市整体观感、餐饮功能、当地人文环境和旅游项目可选项等尤其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通过网络文本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感受,运用挖掘数据手段,得到游客感知目的地形象属性与特征,已成为研究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相关理论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以三亚为例,以知名旅游网站蚂蜂窝的文本数据作为样本,运用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法,使用ROST CM6软件对游记文本内容进行分析,获取游客对三亚感知的相关信息。了解游客真实体验与感受,探讨影响旅游感知满意度的因素,并对三亚旅游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深圳游记攻略、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和官方网站平台的传播内容和游记数据进行内容分析,并与深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进行对比研究,对鹏城旅游的形象定位、传播内容、形象感知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圳旅游官方传播期望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在旅游热点区域、旅游主题等层面上较为一致;游客在旅游体验和形象感知度层面更加细化和具体,而官方宣传多为宏观和抽象概念,深圳改革创新等城市形象并未被充分传播和感知;明确多层次旅游形象框架,深度挖掘城市旅游形象内涵,拓宽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渠道,推动旅游体验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成为深圳旅游形象网络传播质量和效率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国内各个景区的重心逐渐转向旅游者,旨在为旅游则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景区可以通过提升旅游者旅游体验与满意度,进而充分发掘旅游者的潜在价值,提高其市场的占有率。文章通过研究杭州西湖风景区游客体验的现状,建立游客满意度和景区形象相应的指标体系。根据调查数据运用EXCEL数据分析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游客满意度的具体景区形象因素。文章最后提出提高服务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丰富旅游活动三点建议来提升杭州西湖旅游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钱烨  陆林  朱付彪   《华东经济管理》2011,25(9):8-12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判和重要性一绩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例,从创意、文化、科技、建筑、服务和基础设施感知价值等六大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上海世博会游客感知价值的基本状况,结合专家打分法获取感知价值权重,并对游客的感知价值进行量化分析。结果显示,文化感知价值和服务感知价值的权重较高,但是其服务感知和文化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低;创意感知、基础设施感知以及科技感知价值综合评分较高。采用IPA方法分析认为上海会展旅游在进一步提升质量以及提高游客感知价值和游客满意度的过程中,应深度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新常态下积极推动发展高端乡村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着力点,与此同时"反生态"问题的不断显现已成为阻碍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掣肘,因此,高端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向生态化转型势在必行。以天津市蓟州区乡村旅游景区的环保基础设施为研究对象,从环境情况、设施配备和从业人员3个方面确定了20个影响因素,通过向游客发放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从游客感知角度的基础上采用IPA模型分析游客对景区环保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和满意度。结果表明,准则层及指标层感知均值都为游后感知实绩(满意度)<游前期望(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用冲突协同理论来指导蓟州区高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的环境管理工作,实现高端乡村旅游产业与环保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也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西藏作为著名的高原旅游目的地,研究其旅游目的地形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携程旅游网中关于西藏旅游目的地的网络游记,运用词频统计方法、情感分析方法、语义网络分析法,探究西藏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西藏的旅游形象整体呈现较好,积极情绪占据主导地位,形象感知以“西藏”为主体,呈现出多核心层次模式。  相似文献   

14.
陈倩 《特区经济》2014,(1):157-161
旅游目的地形象对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以北京城市为例,从受众感知的角度分析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要素,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通过调查问卷和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四构成要素"城市硬环境形象"、"城市软环境形象"、"旅游功能形象"和"旅游服务形象"对北京旅游目的地形象都有着显著地正相关关系;"旅游功能形象"对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最明显,改善和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是提升城市旅游形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游客调查结果显示,曲江六大板块十四个景区旅游形象的表达与游客的感知并不一致、基于游客感知的曲江旅游景区创意提升策略是:注重景区整合与品牌提升;加强旅游创意体验及纪念物开发;加强人性化的空间管理;提升电子地图、解说与导引工作;重视游戏开发,提升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16.
对西安城墙的游客点评进行了挖掘,借助文本分析工具Rost CM6获取高频特征词,使用SPSS软件对高频特征词的频数分布进行曲线拟合分析,采用扎根理论编码,自下而上探讨了旅游地感知形象评价体系。西安城墙旅游形象感知的高频词呈“长尾”分布,其评价体系是功能性和情感性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游客服务、交通环境、旅游环境、资源开发、游客体验、景区管理、产品供给以及游客规模为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嵊泗列岛旅游形象感知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本文为依据,分析了客源地、游客构成、出行时间,并利用词频对地点、偏好、行为以及感受进行了分析,发现了旅游者对嵊泗旅游的感知偏向积极,但依旧存在些许问题,如嵊泗对各景点旅游宣传失衡,使景区间差距日益扩大;景区本身对老年游客群体的吸引力弱;嵊泗旅游特色活动较少,依旧仅仅局限于出海捕鱼、海边烧烤等海岛旅游常见的活动,且各岛之间的旅游活动同质化高;旅游者关于嵊泗旅游形象的消极感知最主要来源于观光体验,评价负面较多的几点是"商业化""排队""交通差",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App的盛行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多的分享平台,对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播作用也更加显著。选取大连市为案例地,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抖音短视频的评论文本进行数据分析,对大连市旅游形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丽浪漫的海滨城市仍然是游客对于大连感知较深的城市形象,但对旅游服务存在负面感知。此外旅游短视频的质量和真实性也是旅游者考虑的因素。据此提出构建多渠道城市形象传播体系、提高旅游短视频质量、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加强红色旅游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旅游风景区管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胜 《改革与战略》2006,(6):207-208
旅游风景区行业已经成为旅游产业群落中具有开拓意义的产业支柱之一,但旅游风景区管理存在缺乏整体的经营战略,没有准确的产品定位,漠视对文化的导入,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合理建设等问题。必须从加快景区依法管理的步伐、提升旅游风景区整体文化质量和旅游职业道德等方面采取对策,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城市旅游竞争力是国内外城市旅游研究的热点,以山东省的1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旅游现状竞争力、旅游环境支持竞争力、旅游潜力竞争力三个方面为出发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9.0软件中因子分析法对各城市旅游竞争力做出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17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探讨分析引起旅游竞争力差异的原因,并据此提出提升山东省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对策,为实现山东省旅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