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提出“第五代港口——联营合作子母港”是为了协助大型海港梳理出一条未来扩大发展的思路。本论文核心内容是:以大型海港为母港(中转港),以国际陆港、支线港和设在内陆的港区为子港。形成母港与各个子港共生共荣、联合经营、合作发展的子母港群,以网状的形式在间接经济腹地和直接经济腹地拓展业务,为内陆地区提供港口服务,促进内陆城市建立国际陆港、发展临港产业区,带动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良好发展,海港在此基础上扩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陆港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陆港内除了没有港口码头装船、卸船的操作外,其功能与港口基本相同,不仅具有增加箱量、减少污染、运输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同时,可以大大降低货物运输的港口费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国际陆港 促进内陆城市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沿海港口(一)沿海港口在内陆城市成立分公司、建立内陆港区的作用沿海港口应该发挥集装箱运量大这个优势,在内陆城市成立分公司、建立内陆港区,使港口分支机构扩大到内陆城市。其作用,一是将间接经济腹地转化为直接经济腹地;二是将内陆到港口之间的集装箱运输转变为港口内部、港区之间集装箱调度,拓展了货物来源、扩大了营业范围、提高了物流效率、增加了营业收入;三是为内陆地区进出口商提供象海港一样的国际物流服务,促进内陆外贸发展。  相似文献   

4.
无水港(Dry Port),称为“内陆港”,或“国际陆港”,概念源自于上世纪的欧美大陆,其是伴随着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港内设置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5.
在2000年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西安学者席平先生根据西安市国际贸易发展韵需要、依照“国际贸易”与“国际运输”等基础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通过对国际运输与内陆地区宏观经济发展关系的深入研究,发现了“沿海地区”实质是“港口周边各地区”的经济规律,开创性地提出了“在西安市建立国际陆港,将西安发展成国际化大都市,带领西部地区经济大开发的思想、理论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长三角亟待树立“区域港”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南 《江南论坛》2007,(4):27-27
本刊讯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港口密度最人的地区之一,拥有8个沿海主要港口、26个内河规模以上港口,形成“一体两翼”态势。最新统计数字表明,2006年长三角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2.09亿吨,比上年增长15.8%,占全国的比重达39.4%,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普遍呈现大幅度增长。但是,长三角各港口在行政区划内形成“小组合”的同时,呈现出地方利益主导下的重复建设和争夺货源、抢占腹地的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我国外贸量的逐年攀升使得我国的现代港口正朝着供应链环节发展。如何在内陆地区找到下一个高效运转的环节以保证整个供应链的畅通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且随着港口数量的增多,港口间的竞争势必愈演愈烈,如何争取到更广阔的经济腹地和货源将是港口经营者议事日程中重要的课题。国家实施的向中西部转移的经济战略,也使内陆地区经济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地外贸企业渴望在本地就能实现“一关三检”将货物运出去,当地政府也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平台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辽宁省沿海港口腹地经济发展现状,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及对港口的需求,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预测方法,结合对地区经济及港口发展特征,综合预测未来辽宁沿海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福建发挥“三通”综合通道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在“三通”方面既具有有利条件、基础与经验,也存在瓶颈问题。应通过加快对台港口与临港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拓展对内、对台通道与港口腹地,推进与台湾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的对接,以整合并发挥闽台的海空港口优势及其他资源条件,打遣海峡两岸国际贸易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成为海峡两岸与国际物流链的重要环节,更好地发挥区域辐射功能与“三通”综合通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席平 《大陆桥视野》2012,(12):54-55
建设国际陆港网开发陆港产业园沿海地区相对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较快是因为拥有国际港口这个国际贸易平台,从而拥有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市场,一个是国内市场,大市场大发展、小市场发展小。内陆地区可较好地发展外向型经济:东部沿海地区有条件建设国际海港,中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城市有条件建设国际陆港;东部沿海地区可依托海洋航线建设  相似文献   

11.
构建科学合理的长三角港口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长三角一体化的推进和深入,特别是高速公路等快速通道和长三角大通关网络的基本建成,各港口在功能定位、货源腹地等之间的竞争加剧,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有愈演愈烈的态势。这不仅影响到各港口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服务功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而且影响到港口群的转型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加强港口协调,共同打造合理的长三角港口体系,促进港口间良性、有序、互动发展,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识。  相似文献   

12.
林平凡 《新经济》2011,(9):78-80
现代港口不仅推动了所在城市经济量的增长,其港口区位优势进一步强化了增强城市经济的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广东沿海港口腹地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全球港口供应链的形成和优化,广东沿海港口对广东区域经济贡献和影响力日益凸显。上世纪90年代以来,广东沿海港口建设发展不断加速,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对国内外港口—腹地关系演变研究文献综述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以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为例,测度1997—2006年港口—经济腹地系统关联效应,并分析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系统关联度阶段性演变;大连港—辽宁经济腹地关联度格局趋向圈层结构;大连港与大连市关系进入停滞期;关联度变化受辽宁沿海港口群影响。机制为:港口的吸附功能;交通网络的"汇水"功能;腹地的海向推动功能以及市场及政策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4.
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建设绿色低碳港口对推动中国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和达成低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一带一路”中国沿线18个主要港口为研究对象,基于Super-SBM模型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模型,对2013—2020年的港口绿色低碳效率进行测算和评价,探究港口碳排放效率的跨期变化情况。研究发现:港口的绿色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等港口群的静态碳排放效率较好,东南沿海港口群和西南沿海港口群的效率值较低;中国沿海主要港口的动态碳排放效率跨期变化差异较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绿色低碳效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无水港是一个相对“有水港”的概念,源自上世纪的欧美大陆,意指在内陆地区建设的具有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在无水港内,海关、商检、卫检、动植物检疫等监督机构为客户通关提供服务,内陆所有进出口贸易,均可在这里实现货物的集疏运、包装、分送,完成订舱、报关、报验、签发提单等一切通关手续。也就是说,它拥有港口的各项功能,相当于把港口搬到了内陆,为广大内陆地区打开了一扇通往海洋的大门。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是一座沿海而建、因港而生、由港得名的城市,海港一直是引领城市跨越腾飞的把头和核心战略资源。近年来,随着“一体两翼”组合大港的建成,连云港港的吞吐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港口的整体形象得到全面改善,但是服务周边腹地的功能作用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而在日益激烈的沿海港口竞争中难以实现进位。究其原因,内河水运疏港能力未能充分发挥是制约连云港港争先进位的致命短板,也是制约东陇海经济带利用连云港港进行货物集疏运的内在桎梏。2016年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发展工作会议,明确指出,着力抓好沿海地区发展,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大力发展海河联运、江海联运。由此,拥有内河资源优势的连云港应反思过去,立足当下,在未来的发展中切实把握海河联运资源优势,努力开创“水转水”集疏运体系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远离国际港口,因此国际贸易发展缓慢。为了在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建立国际陆港、促进国际贸易的良好发展,笔者以《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版本为基础,修订了《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陆港)》(草案)(以下称Incoterms Land port)版本,为了使该版本更加完善、无误,特此诚请与进出口业务有关单位的老师、专家学者对新修改版本审阅、并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8.
陆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物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我国呈现出快速建设发展的趋势。我国陆港发展虽然只有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在我国内陆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目前各地规划建设已有近百家陆港。在当前陆港建设发展迅猛的背景下,文章拟从我国陆港发展布局的现状出发,基于各类文献及访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对各地陆港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现状、面临的形式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索我国陆港空间布局的演化规律及深化方向,文章的研究结果有助于陆港经营主体更好地把握陆港未来空间演化规律,避免盲目建设,有效提升管理水平,从而也更好地促进内陆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日,青岛市口岸办组织铁路、港口、物流等企业专程赴新疆乌鲁木齐、霍尔果斯,深化口岸跨区域合作,开辟中西部地区货源腹地,并就促进海铁联运、解决边境口岸货物通关堵塞、打造青岛至霍尔果斯“青新欧”精品班列等事宜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0.
港口作为联系海陆的节点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益发重要。其功能也由传统的以装卸为主的一代港口扩大到为工商、物流、产业、信息、贸易等提供综合性、全方位服务的二、三代港口。一个港口是否能发展为具有国际性的现代化大型港口,对于港口辐射和物流通过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连云港虽然目前在全国沿海港口中吞吐量仅排在十位左右,但他特殊的区位、广大的腹地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使其蕴含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