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快讯》2007,(8):56-56
“又到了团圆相会的时候。家是磁铁,冬天的路上车马辚辚,都是热切返乡的人们。黑夜因为晚归的人而嘈杂及被照亮——家门打开,雪上人影奔跑,相互张开手臂,亲吻,说话,欢笑。笑声感染到一切。刚进家门的刹那,人们都言语含糊,头昏眼花,因为所有这些都太熟悉了,让人感到震撼。深深几下呼吸,满足感才慢慢产生,我们信赖家的不变,而它也的确未变,我们衷心感谢,又到了这个节日,这个永恒不变的回家日子。它的神秘、气氛和魔力,都是为了团圆,这个日子仿佛在时间之外,所有这一切都太珍贵绵长,而这种感觉又回到心头,我们又再回到家了!”  相似文献   

2.
江渚 《中国报道》2023,(2):20-21
<正>有土地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过春节。回家过年总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最朴素的期待。今年春节,最美人间烟火气又回来了,很多3年没回家过年的人过了一个团圆年。天南地北、城市乡村,人们奔赴团圆、感受亲情、分享喜乐,这是千年不改的约定俗成。春节是大团圆的节日,这是几千年来春节祭祀列祖列宗、感恩天地父母的文化传承。春节,我们乘坐飞机而回,我们乘坐高铁而回,我们乘坐车船而回。较之地理上的回归更深邃的,是我们乘坐时光之舟,溯历史长河向着我们文明的母体而回,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  相似文献   

3.
《新西部(上)》2003,(1):77-77
水——生命之源,健康之本,它孕育了生命,发展了生命,但却因为太自然,太平常,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它比五类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加在一起还重要,因为人体内一切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现代医学证实,人体70%是水,当人体内失水10%时,人就会出现幻觉,甚至昏厥,如果体内水分丧失20%时,人就会死亡,没有食物人能活40天左右,但没有水只能活7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大年三十,身为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西 饼房厨师长的林德莱要比平日忙碌些, 因为除夕夜酒店的生意总是更红火些。 所以,经过预约,并在“闲人免入”的“厨房重地”等了许久,我们才见到这位金发碧眼的奥地利籍厨师长。 林德莱有一位中国太太,这使得我们对这个中西结合的家庭怎样过春节产生了兴趣。林德莱的回答是“我会遵循中国的传统。” 和所有的中国人一样,今晚他一做完工作就会急着赶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顿年夜饭。“这是个和家人团聚的日子”,林德莱说,“在西方我们过圣诞节,虽然它们的形式和内涵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们都是回家团聚的日子,一年中难得有一次这样的日子。” 看来,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团圆”总是人们心向往之的。回想起第一次在中国过春节,当时孤身一  相似文献   

5.
徐天海 《中国西部》2013,(30):14-14
前几日,武汉章女士的10岁女儿在学校竞选课代表失败,回到家后哭着对章女士说:“都怪你,教师节别人送卡,你硬让我送花,太寒碜了,我没选上就是因为这。”这本是一件小事,然而小中见大,反映出了当前师生关系正面临着“被”世俗化的危险。杜威说过:“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教育本来是一种培育人健全成长的高尚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在人品学问方面为人师表。  相似文献   

6.
又一个春节过去了,家家户户门旁的春联告诉我们,新年的工作开始了。每年春节的内容都差不多。但是,每年春节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过去的几个春节,我是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朋友一起过的。他们的家庭庆祝春节的方式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也是我愿意在这个时节呆在中国和中国人共度春节的很重要的理由。有些人对我在一年之际的这个时候从不回“家”过年感到很惊诧。但是,我觉得在这个时节回到英国,会错过中国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沪港经济》2007,(5):60-60
2007年3月26日 天气:多云 不知不觉又到了星期一。每个星期一都是非常忙碌的,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我们96800的坐席们都会较平时更早来到公司,整理好仪容,精神抖擞地站整齐等待班长召开班前会。开完会后,所有的坐席们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始准备一天所需要的资料。看着大家如此敬业,有时我真会觉得我们的96800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每个人都在默默地为东昌汽车的服务事业奉献着。  相似文献   

8.
《东北之窗》2013,(1):9-9
为了告诉孩子他是从哪里来的而拍,这对夫妇太可爱了 @全球顶尖摄影:南非……狮妈妈带着小狮过马路。于是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小狮停在路中央对着一群汽车展示它的霸气,结果所有的人都碉堡了,还是狮妈妈把小家伙叼回了草地才让一切归于平静。  相似文献   

9.
说起崇寿镇,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因为它实在是太不起眼了。  相似文献   

10.
在这样一个家随人走、乡土观念很淡漠的时代,很难想象,一个在西安城里生活并经营店铺、作坊20多年的大家庭.却从来没有将这里当作过“家”,始终过的是“临时栖身“的日子.而盖着好几栋小楼.一切家什一应俱全的家,却远在几千里外的一个叫文港的江南小镇。并且空无一人地闲置着.只年年千里迢迢回去看望一次。只因为.那里是著名的笔都和他们世代居住、生活的老家。  相似文献   

11.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人大、政协两会在京召开,加强自主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提升综合国力、加速和平崛起和走向世界的进程必将是今年两会代表讨论的重要内容。每个时代部拥有自己的个性。我们如今所处的时代与以往任何一个人类活动的历史时期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个性。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科技信息风起云涌,使得我们这个时代的一切都充满了变数,而这一切变化则暗示着这样一个道理:这个时代将不再有“国界”。中国的民营企业家门似乎听到了党中央发出的,进军世界的动员令。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又到了辞旧迎新的日子。送走了不平凡的2002年,我们又迎来了新世纪第三个春天。新的日子总会带给我们新的希望,因为新的一年会成就我们崭新而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3.
快乐梦想     
付丹 《老区建设》2013,(17):38-38
人因为一颗心而活着。心因为有方向而执著,方向又因为有梦才能飞翔。我们从时代里走来,将给这个社会留下些什么呢?苏格拉底告诉我们,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梦想而奋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扶贫移民民生事业的一份子,德政工程的见证者,这里是我们的人生舞台,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地球围绕太阳又转完了一圈回到了这个时点,地球自身的旋转也转完了365圈回到了这个时点,一年一度,从不爽约.历史上的很多事情都不能重来,而"过年"却是个例外,它似乎是一个永无终结的循环.不知从何时开始,"年"成了我们心头里的一个结,明明总有些拒绝不了的哀愁,却又总怀着一丝丝不能舍弃的盼头. 以前的"年",回不去 转眼又到了年关,站在这个门槛,却总是难以感觉到一份本该喜悦的心情.想想以前,过年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再一细想,这份"从前"是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小孩子从来都是活得没心没肺,年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那一天,是我的生日。 从来没过过什么生日,也许是因为觉得我这样一个平庸之人的出生并不太值得庆贺,也许只是因为我的懒惰。所有的生日,对我都不太重要,似乎那些只是我稀松平常的日子里,可有可无的点缀。  相似文献   

16.
老龄社会正向我们走来,而相应的道德却日益淡薄,奏出了一个刺耳的不和谐音符。这个不和谐音符是:许多地方,经济发展了,人们的日子好过了,而老人的日子却更艰难了。据笔者了解,川北农村有一个自然村,一共103人,近两三年自杀死亡的老人已经有十二三个,原因都是小辈不孝顺,老人受到种种虐待、刁难和呵斥,有的连饭都吃不饱。自杀的方式一般是喝农药、上吊,甚至还有老人被亲生儿子掐死的。对于虐待老人的行为,地方政府和执法机关把它当做家务事“,清官难断家务事”,一般采取民不告、官不究的态度。若有老人告到政府或者派出所,有关人员就把不孝子…  相似文献   

17.
对新兴创业公司或者一些新的创新,我们往往套用老的模式,用求全责备的态度对待他们。因为他们创新的力量还很弱小,甚至有些别人都看不清楚是什么情况。而当一件事情被做成了,所有人又都一反常态去膜拜,比如百度一上市,我们顿时觉得这个公司伟大起来。实际上,它还是那样一个公司。  相似文献   

18.
在80年代中期,几位国外的经济学家在中国考察了数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后,竞得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论:中国没有企业!细细想来,这种看法有它的道理。因为在西方人的眼中,办企业就意味着承担风险,没有风险的企业就不能称其为企业,而当时我们国家正处于在计划经济时代,人们不需要考虑风险问题。计划经济使风险转移到国家身上,由国家承担了一切经济风险。  相似文献   

19.
令狐原,这位与令狐冲同姓的东北大汉,喜欢笑傲江湖型的“大侠”,就因为“陌生的城市何处有我的期盼……”这句歌词而喜欢上了周华健这个小男人。“我在北京读的大学,分配回到哈尔滨。一份别人求之不得的工作、家里父母的关爱、外面朋友的倾心倾力一切都有了依靠,却又总觉得白山黑水间少了点色彩。”于是,令孤原重回北京,寻找“笑傲江湖”的感觉,却也知道了人在江湖的险恶与磨难。  相似文献   

20.
声音     
《发展》2015,(2):22
1"首先是需要确立一个思想,就是那种靠政府放水、靠海量投资、靠野蛮式的增长赚‘快钱’这种日子肯定是一去不复返了。还是有一些人老想回到过去的日子。我最近不管在北京,还是在云南,往往碰到一些人似乎总是希望重现过去的‘幸福日子’。他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央行什么时候会放水?’或者说‘一带一路’的‘三大战略’,会给我们些什么项目?当然国家的政策应当随着情况的变化有所调整,做得更加的理性和有效,但是在政府主导下靠政府放水让企业成长壮大的这种日子,我们不应希望它重新到来,因为它造成的问题太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