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国际竞争加剧,跨国并购已然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面对外部需求急剧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严峻形势,要加大对进出口工作的支持力度,要支持各类有条件的企业对外投资和开展跨国并购,充分发挥大型企业在"走出去"中的骨干作用。本文概括了我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并对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在并购中我国企业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跨国并购是企业为了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增长的一种战略性扩张行为。本文对跨国并购动因的相关理论及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跨国并购的动因随着时间、并购对象的不同而动态变化,现阶段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深层原因是寻求跨国资源、获取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以及利用国际化的品牌和市场资源。 相似文献
3.
跨国并购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相并列的高端经济活动,作为企业扩展其自身规模的重要形式,其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力,许多国际知名企业都通过跨国并购完成经济全球化的跨越。目前我国资本正处在经济扩张的时代,各个行业正在通过跨国并购收购海外资产,中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的身影越来越活跃。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国际背景下,随着我国"走出去"开放战略的实施和成功加入世贸组织,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和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方式。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外国企业的技术、品牌及客户渠道等资源,进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和扩张经营规模是中国企业开展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那么,中国企业从已实施的跨国并购中获得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中国企业又该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战略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对外并购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就企业海外并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探讨了相关答案和解决措施,促进我国企业对外并购能更加健康、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跨国并购正日益成为世界直接投资的重要方式,面临不同的东道国、行业和目标公司,具体实施并购行为的动机和目的存在较大差别,跨国并购往往是多动因综合推动的动态平衡的结果。我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带有很强的探索性,分析其并购的具体动因,在于寻求更大范围地推广运用,改善海外投资结构,促进民营企业的跨国并购和海外投资,为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注入更强的活力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各国企业纷纷加紧海外并购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从发展的角度也参与到跨国并购中来,但过程并不顺利,事实上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本文首先论述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政治风险、法律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风险,并分别举出实际案例进行说明。然后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对于真正的跨国经营还很缺乏经验,同时跨国并购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为海外并购成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脚步才刚刚迈出,对于真正的跨国经营还很缺乏经验,同时跨国并购存在各种风险,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分析,为海外并购成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罗俊 《金融经济(湖南)》2010,(6):120-121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首先对并购进行定义和分类,接着回顾国际银行业并购的历史,然后列举国际银行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最后用汇丰银行的实例对并购的动因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12.
目前,我国大规模的企业并购重组尤其是跨境并购重组不断发生。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有关企业跨境并购重组税收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做法,立足我国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税收政策和加强税收征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首先对企业并购中存在的对目标企业定价、并购融资、并购价值支付及在并购后对于目标企业的财务整合风险等财务风险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并购决策中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构建了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评价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运用一案例对财务风险评价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论上市公司并购手段的单一性对并购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中国并购融资手段的单一性,并购主体难以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条件进行融资,使国际通行的杠杆收购无法实现。而由于股权分割,换股并购在中国也缺乏现实的操作基础。因此,中国应该放松并购的融资管制,实现股票的全面流通,为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战略性并购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2003年至2010年实施资产剥离战略的50家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和50家未进行资产剥离的配对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截面数据逻辑回归的方法,研究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型紧缩战略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剥离行为与其上一年的财务杠杆、财务风险、资产规模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与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和偿债能力呈负相关关系,而与营运能力、经营风险以及代理成本不相关;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实施资产剥离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每家银行都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经营目标的情况下,资源的稀缺决定了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并购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竞争的压力。历史上已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银行并购。在汇丰银行成为目前世界第三大跨国银行的过程中并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大银行的整合已导致国际银行业进入巨型银行时代。 相似文献
17.
文章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六大动机,即"范围经济效应"、"客户资源共享"、"服务协同效应"、"产品开发效果"、"持续稳定盈利"和"经营风险分散"动机.文章认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保险业务应实施完善交叉业务监管政策、寻找银行进军保险业务的最件模式、强化防火墙与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整合产品开发与销售流程、大力发展代理财险业务等策略.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的海外并购是一项充满风险的经营组织活动,从并购前的调研准备开始,到并购交易结束后对标的行的整合管理,各种各样的风险因素贯穿在并购过程中。然而,不同的并购风险由不同的并购动机导致。本文分析了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和风险,并提出了有效的风险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中外银行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1年到2003年全球范围内56起金额超过20亿美元的大型银行并购案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在并购后五年内的业绩有明显改善,这主要是并购后净息差的增加带来的.并购后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成本收入率也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表明并购产生了正协同效应.但是并购后银行资本金状况逐年恶化.从我国的情况看,并购后资产质量和成本管理也有改善,但是并购后的绩效不稳定,资本金不足的情况更为严重.资本充足率是商业银行安全的重要保证,但是提高资本充足率短期内会降低银行的业绩,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避免资本金比率的恶化是商业银行并购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浅析并购估值的企业价值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随着商业并购的增加,对于企业价值的关注和争论也越来越多,笔者经对诸多观点加以分析后,认为并购企业价值评估中首先要分析判断估值的价值类型。并认为并购评估不同价值类型的价值内涵和假设前提有很大的区别,而被并购企业的投资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巨大差异是并购的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