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凝土渠道糙率原型观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糙率是渠道水力设计的关键技术参数之一,其值的准确选取决于已建工程原型观测成果的类比。选择3条不同衬砌特性的混凝土渠道进行糙率原型观测,对观测方法及步骤做了较详细描述;计算出了3条渠道的糙率,对其存在误差进行了分析探讨,可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积累经验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了引兰入汤输水隧洞过流能力复核及隧洞糙率原型观测的必要性;通过原型观测得出了隧洞的实际糙率,实际糙率较设计糙率小;对实际糙率与设计糙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隧洞过流能力进行了复核。  相似文献   

3.
文章提出了引兰入汤输水隧洞过流能力复核及隧洞糙率原型观测的必要性;通过原型观测得出了隧洞的实际糙率,实际糙率较设计糙率小;对实际糙率与设计糙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隧洞过流能力进行了复核。  相似文献   

4.
仰山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为不衬砌隧洞,只在弯道段和岩体破碎段进行了全断面衬砌。文中介绍了不衬砌隧洞糙率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原型观测资料得到仰山三级电站引水隧洞不衬砌段的实际糙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长距离渠道糙率的合理取值,依据北疆输水工程总干渠2011—2016年逐日水位、流量数据,采用曼宁公式反算典型断面糙率,并构建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模型对渠段糙率进行校核,分析长距离渠道糙率在渠段间的差异及边壁粗糙度随运行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断面的实测糙率与顺直渠段糙率相符,总干渠顺直段糙率在0.015~0.016,弯道明显的渠段,弯度校正因子在1.15~1.50,大小与弯道复杂程度相关;渠道糙率随运行时间呈增长趋势,总干渠等效粗糙度中期运行的年增幅约为18.54%。  相似文献   

6.
盘道岭隧洞为长距离无压隧洞(长15.723 km),因地层岩性复杂、地质条件恶劣,出现了裂缝、表面混凝土剥蚀、地下水外渗等安全隐患。于2013年9月实施了除险加固,在洞壁套衬了最小衬砌厚度为0.25 m的钢筋混凝土,减小了隧洞过水断面。加固后隧洞表面较原隧洞光滑,糙率有所减小。隧洞过流能力能否满足设计要求,糙率是关键,常规计算及试验难以满足精度要求,为此进行了原型观测。介绍了糙率原型观测的理论依据、观测手段及方法,并对各段观测糙率的合理性及泄流能力进行了分析。观测分析表明:疙瘩沟矩形明渠段、隧洞进口未加固段、隧洞进口加固段和隧洞出口加固段的糙率分别为0.013 07,0.015 49,0.011 16,0.010 52,结合观测断面内的水位测定值,分析得出盘道岭隧洞经除险加固后过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观测成果可为类似引调水工程优化设计、节约工程投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耀忠  董槐三 《水力发电》1989,(5):16-21,54
新王庄隧洞是我国首次采用全断面岩石隧洞掘进机(SJ-58A型)凿勇,并实行了锚喷支的记的明流输水隧洞。经4级流量及相应洞内水面线实不则成果反算,其平均糙率n=0.0190。鉴于该洞实施锚喷的技术和设备均不够完善,致使实际喷层厚薄不镁,为5-20cm(设计10cm),造成了顺流向中若干波伏起伏差,尽管如此,其实际糙率值仍较设计值(设计n=0.0230)为小,表明我国大中型锚喷隧洞糙率的设计取值仿于保守。本文提出了在现场测量大糙度参量△s的方法,并与水力学公式反算出的等效糙率Ks建立比例关系,可供同类工程施工质检及估测糙率参考。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引兰入汤输水隧洞输水能力复核及隧洞原型观测的必要性;介绍了该工程的概况;通过原型观测的各数据得出了隧洞的实际糙率,实际糙率较设计糙率小;对实际糙率与设计糙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隧洞过流能力进行了复核。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引黄灌区河东灌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秦渠开展复合衬砌材料渠道的糙率原型观测,根据断面几何尺寸、渠底比降观测数据,利用曼宁公式率定不同水深和流量条件组合下的渠道糙率。按照不同材料占湿周的比例,分别利用国家和地方标准规定的现浇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板和卵砾石材料推荐糙率计算衬砌渠道复合糙率,并与现场实测反算的糙率进行对比,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并提出卵砾石材料建议糙率取值为0.026~0.028。  相似文献   

10.
以德州市李家岸引黄灌区为背景,选择灌区10条不同流量等级的骨干渠道进行了原型糙率观测试验,提出渠道不同断面设计形式及衬砌型式下所对应的糙率值.分析结果表明,单一材料衬砌渠道和多种材料复合衬砌渠道的糙率实测值均比设计值大,通过分析原因发现,断面几何尺寸不标准、渠道淤积、渠底比降等水文要素方面的偏差均为造成渠道实际糙率值偏...  相似文献   

11.
引滦入津工程水质时空演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986~2006年潘家口水库水质监测资料,分析水质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库水体高锰酸盐指数较早期没有增加,但存在一定的增加趋势,总氮和总磷较早期有显著增加,富营养化趋势明显。采用引滦入津工程沿程8个监测断面的监测资料,分析水质空间变化规律,发现潘家口水库上游污染严重,下游水质较好。从水文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水质演化原因,据此提出了引滦入津工程水资源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将围岩质量由原普氏坚固性系数f值分级转化到现行规范下的BQ分级的方法,并获得了引滦入津隧洞围岩质量的BQ分级。该分级对于隧洞除险加固及管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据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自由表面方程、状态方程和水质输运方程,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河道垂向二维水动力水质模型。根据2000-2001年第6次引黄数据资料对水质模型进行调试,建立引黄济津调水工程水质模型。利用已建立的模型,对2002-2003年第7次引黄河道水质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引黄济津河道水质状况。同时,根据污染物浓度峰值的变化情况,分析了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及降解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望虞河西岸地区长期存在着水环境问题,引江济太的实施使该问题更加被关注,大量污水不能排泄造成局部地区水环境恶化。以常熟市望虞河西岸地区为例,结合常熟市水资源综合规划项目原型调水试验的实测数据,分析了望虞河引水对研究区域水量水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引江济太”调水中望虞河水质变化的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水质划分为11个级别状态,用改进的Zadeh公式对水质指标进行规格化,构造水质变化的概率转移矩阵,并编写MATLAB程序计算望虞河调水区及望虞河各监测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结果表明,"引江济太"调水后,望虞河水质1—6月总的改善程度为0.0372;由各断面的水质变化进步度可知,望虞河江边闸下断面处的水质改善明显,虞义大桥水质呈恶化趋势,从张桥断面以后水质改善程度逐渐增大;总体来讲,调水对望虞河水质的改善有明显影响,但望虞河西岸的重度污染区严重阻碍望虞河水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客观评估南通市引江调水对河网水环境的改善效果,针对该地区进行了河网概化,建立了河网水量水质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各分区的调水水量分配计算,分析了不同轮次调水对河网COD、NH3-N浓度的改善效果。计算结果表明:通州分区和如皋分区在第2轮引水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如东和海安分区在第4轮引水后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证实引江调水是一种改善水环境的行之有效方法,为南通市调水方案实施提供了科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工程运行后河流水文情势的变化,分析工程建设导致的主要生态环境影响,并相应提出优化工程运行方式、建设生态放水设施、过鱼道等生态环境影响保护措施,尽量减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表明,在采取严格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工程运行后引水枢纽的下泄水量可满足大通河生态水量要求,对区域生态完整性影响不大,可维持...  相似文献   

18.
引滦入津隧洞已运行30年。近年来,洞线6+500~9+000段上部堆载了大量的矿渣、铁精粉等,洞内也出现了衬砌裂缝、变形等明显病害。堆载有多大,是否影响隧洞安全,一直是未解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现场堆载测量与原始地形资料计算得出上覆荷载,并采用有限元法对隧洞堆载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堆载的进一步增加,衬砌应力将超过混凝土设计强度,从而影响隧洞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在水质评价中的运用,并进行了改进。引入斜率的概念消除传统方法对关联度序列的影响,并确保关联度的保序性,并且根据天津市引滦输水沿线氮、磷污染严重的水质特点,调整水质指标的权重,得到的水质评价结果不仅比单因子评价、综合指数评价等常用简易方法更合理,也比传统灰色关联度方法的评价结果体现出更好的关联度差异性。  相似文献   

20.
引黄济青工程渠首水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从引黄济青工程渠首取样并分析水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渠首黄河水含沙量和浊度年平均值分别为0.83kg/m3、754NTU;总氮(TN)含量变化范围为3.43~6.84mg/L,平均值为4.70mg/L;硝酸盐氮(N03-N)是TN的主要形式,占TN的58.5%-90.2%;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02-N)、总磷(TP)含量较低;叶绿素a(Chla)变化范围为1.10-7.60mg/m2,平均值为3.96mg/m3。除泄洪、流量低等特殊情形外,不同季节间含沙量、浊度及其他水质指标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