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几年,我国国际收支连年有较大的顺差。1981—1983年外汇储备总额增加了121亿美元,增长了5.3倍。到1984年9月底,外汇储备增加到167亿美元。国际收支的连年顺差,扩大了银行货币投放。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国际收支状况对国内经济和货币流通的影响日益增大。本文试图就国际收支与国内货币流通的一般关系谈些粗浅看法,以求得指正。  相似文献   

2.
解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外汇储备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外汇储备增长迅猛。据央行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00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了2000亿美元大关,至2002年末达2864亿美元,2003年末迅速飙升至4033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持有国。2005年6月末,外汇储备更是创下7710亿美元的新高,据估计到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将超过8000亿美元。同时,根据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额中,来自资本与金融帐户以及其他非常渠道的结汇资金比重越来越大,而不同来源的外汇储备其经济内涵各异.  相似文献   

3.
反思高额外汇储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04年的贸易顺差是320亿美元,国际直接投资是600亿美元,其中只有三成被用于采购国内的土地、劳动力和海外机器设备,而剩余的将近七成约400亿美元变成外汇储备,再加上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约2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大概增加950亿美元。可实际上我国当年外汇储备增加了2066亿美元,比正常来源多出一倍。从2001年开始,央行大规模进行人民币对冲操作,即从外汇占款项目下投入大量基础货币去收美元,然后再以央行票据的形式回笼投出去的货币,如此反复。我国现在的外汇储备中至少有2500亿美元是处于这种形态。因此,现在首先要关注的是外汇储备的新的形…  相似文献   

4.
一、贸易顺差与资本项目顺差并存。 2003年是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底全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4035.5亿美元,较上年末增加1168.4亿美元。同期全国利用外资也呈现增长。在外汇备来源中,一是贸易净结汇,另一个是外资流人净结汇,在贸易保持持续顺差和国内本外币资金宽裕的情况下,我们一方面用较高的出口成本换来外汇,另一方面用较高的成本从境外举债,这既使国内资金得不到有效使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12月底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8189亿美元,同比增长34.3%,全年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近年外汇储备余额如图1所示.第一外汇储备国日本到2005年12月底仍维持在8288亿美元,但如果把人民银行通过汇金公司对三大国有银行的注资以及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进行的外汇掉期包括在内,中国的外汇储备达到8800亿美元左右,已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6.
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大为改善,人民币汇率稳定,中国的外汇储备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1993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212亿美元,1996年12月突破1000亿美元。从1994年到1997四年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187亿美元、1998年到2000年,中国外汇储备增速减缓,外汇储备累计增加257亿美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扩大,旅游、交通等非贸易外汇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国的外汇收支出现了一定的顺差,外汇储备有所增加,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在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两年来外汇储备日益增加从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外汇储备1981年底为47亿美元,1982年底为111亿美元,1983年9月底为140亿美元,数字逐年上升。外汇储备的增长反映出: (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在贯彻执行调整、改  相似文献   

8.
黄牧旸 《浙江金融》2004,(10):4-5,8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与性质 1994年以来,我国官方外汇储备持续迅猛增加,从1993年的区区211.99亿美元,增加到2002年的2864.07亿美元,九年间以年均33.55%的增长幅度持续增加.截至到2003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已达到4033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位,如果加上向两大国有商业银行注资的450亿美元,2003年外汇储备的实际增长率为71%.2004年上半年,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方面的措施,但外汇储备仍然增加673亿美元,同比上升10.3%,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态势并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9.
王去非 《浙江金融》2002,(2):42-43,9
90年代以来,我国外汇储备逐年增长,尤其是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更是年年上新台阶,从1994年底的516.20亿美元快速增长到2001年末的2122亿美元,年均增长200多亿美元。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我国外汇储备在规模庞大的基础上持续快速增长呢?本文拟对此进行客观、公正地分析,力求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我国外汇储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自1994年以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便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从体制改革前的1993年到2005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从212亿美元迅速增长到6591亿美元。这十二年间增长了近30多倍,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外汇储备拥有国。学界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否适度的问题时有争论,也产生了种种相关的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外汇储备管理的目光不应该局限于适度规模之争,更应该侧重于储备变化的来源结构分析以及如何加强外汇储备资产的管理之上。尤其应该结合我国外汇储备发展的趋势和当前的国际环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与其它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样,中国曾经长期苦于外汇缺口对经济发展的制约。1950~1965年间,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达到过2亿美元,其中有7年不足1亿美元。直到1981年,中国外汇储备才首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但此前的1973年、1980年甚至出现了外汇储备为负的情况。到199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亿美元。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外汇缺口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之一。相应地,扩大国际收支顺差、增加外汇储备成为我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12.
从1984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从当年9月底的166.74亿美元下降到1985年9月底的125.92亿美元,其中国家外汇库存下降较快,从121.84亿美元降至33.77亿美元;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则从44.90亿美元上升到92.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表明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目前仍在困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在1981年年末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未达到过10亿美元,1950~1980年间甚至有11年的年末外汇储备不足1亿美元。回首当年,恍如隔世,中国确实已经永远告别了外汇短缺的年月。拥有如此巨大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不会被债务危机或压制本币汇率的投机性货币攻击打倒。当然,巨额外汇储备也蕴涵一定的负面效应。首先是外汇储备的增长导致我国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货币政策操作的主导权。其次是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  相似文献   

14.
2006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9411.15亿美元.同比增长32.37%。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累计增加122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12亿美元。作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急速增长的外汇储备。扭曲了中国货币银行体系和银行的运行机制.形成了国内巨大的人民币外汇占款压力。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放贷的闸门难以抑制.资金陷入流动性泛滥.给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因此减缓外汇储备过度增长.适时进行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很快。从2000年的1656亿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8189亿美元。2006年2月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截至2006年9月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9879亿美元。外汇储备的增加既可以是经济实力的增加,也可以是债务、风险的增加。外汇储备过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应对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背景下外汇储备合理利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9年一季度末,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超过2万亿美元.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面对美元的大幅贬值,如何合理利用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首先论述了对外汇储备的正确认识,并讨论了高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国民经济带来的风险,最后从合理利用外汇储备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认为当前应利用高额的外汇储备来建立国家物资储备和国家主权养老基金,成立国家外汇投资公司或者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等.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底,我国政府动用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资本金.以提高两行的资本充足率,增强其风险抗御能力.我们暂且搁置政府是否应该注资两个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应当如何改革不论,首先要讨论的是这种注资金方式的合理性.因为外汇资产不同于一般的国内资产,所以对动用外汇资产来注资商业银行,也就更产生更多讨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温彬 《银行家》2007,(10):37-38
随着中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因外汇占款而增加的基础货币投放规模也越来越大,成为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为了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减少在美元贬值趋势下外汇储备的缩水,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放开资本流出的限制.在国家层面,通过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并交给专门成立的国家外汇投资公司进行运用,实现外汇储备最大限度的保值和增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外汇储备可持续增长的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到2001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2121亿美元,比年初大幅度增加466亿美元,从而实现了2002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但是,今后我国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仍然受制于不利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能否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其关键在于这部分外汇资本金能否再次进入外汇市场,形成美元超额供给.本文讨论了国家不限制和限制这450亿美元资本金进入外汇市场两种情况下外汇储备注资对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外汇储备注资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不会缓解反而会加剧人民币升值压力.在人民币升值问题非常敏感的今天,金融当局应采取相应措施,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