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峰  张达图 《东北之窗》2013,(16):52-53
韩月琴凭着祖传技艺和一双巧手,多年来一直在剪纸这项传统文化领域里孜孜不倦地努力,创作的作品多次获得国际国内大奖。剪纸作品《和谐奥运》在第二届全国剪纸艺术展中获得金奖,并获得2007年度大连市文艺界"十件有影响的文艺作品"殊荣。2012年1月,韩月琴以《双龙汇》一组4幅作品荣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山花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国家级文艺大奖,是中国民间文艺的政府最高奖。  相似文献   

2.
砜砜  苏航 《东北之窗》2013,(16):58-59
刘吉成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自幼对面塑兴趣浓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学习研究,将现代美学元素和传统面塑技艺完美结合,其作品《金陵十二钗》2009年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相似文献   

3.
薛峰 《东北之窗》2015,(6):40-41
在中国,玩面的人很多,像刘吉成这样能玩回一个"山花奖"的不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学习研究,刘吉成将现代美学元素和传统面塑技艺完美结合,其作品《金陵十二钗》2009年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惊艳!强悍!是"吉成粉丝"对他作品的评价,"面塑刘"的雅号也不胫而走。从富有立体感的面塑人物肖像,到如今的面塑壁画,刘吉成在艺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变越精彩。从电影开始的造梦之旅刘吉成喜欢面塑,是从六七岁时看了一场电影开始的。忘了是什么电影,但电影开头那段介绍"泥人张"的宣传片却深深印  相似文献   

4.
《中国集体经济》2014,(8):92-93
<正>王可伟,又名王可为,男,1961年出生,浙江诸暨人,工艺美术师,风景园林工程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绍兴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诸暨市民间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诸暨市油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第四届、第五届诸暨文联代表,获诸暨市"民间艺术家"、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1979年,王可伟进修学习美术。1999年,创办诸暨市新维环境艺术有限公司,从事创作雕塑、园林、沥粉壁画等工艺美术工作,传承传统工艺,勇于创新,在城雕、匾额等领域探索出独创的一套新工艺。其作品屡获奖项,其中《西施浣纱》雕塑作品获"2013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越王勾践》作品获绍兴民间工艺美术创意优秀奖、画面达35平米的沥粉重彩金箔浮雕壁画《山水东白》作品获得"2013年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等,此外有多篇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5.
山花烂漫     
苏航 《东北之窗》2015,(6):34-35
如果说文艺界是百花盛开,那么,民间文艺就是山花烂漫。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是山花奖,1月27日,在首届大连民间文艺迎春会上,我们杂志社记者张达恰好抓拍到了三位山花奖大连得主在一起的镜头。中间那位是韩月琴,虽然年已七旬,依旧兴致勃发,她那天带着十几位学生坐在二楼的大堂,为市民剪了一幅又一幅红红的窗花。戴帽子那位是核雕艺术家韩志耀,他用69枚桃核雕刻出精美的《上河图》,那上面居然有100多位栩栩如生的人物。2013年年底,我曾经到长春拍下了他捧杯的珍贵镜头。那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集体经济》2014,(8):38-39
<正>蒋炳贤,男,1945年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工艺美术师、首届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曾获浙江省"首届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在第四届中国民间艺人节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民间艺术家"称号。耗时三年多,蒋炳贤创作完成了扇面真金微书作品《论语.史记》,计近10万字,荣获"第六届中国(长春)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民间艺术品"金奖。其多件作品先后获得国家级奖项11个,省级奖项3个,市级奖项8个。  相似文献   

7.
《中国集体经济》2014,(8):76-77
<正>周林锋,男,1973年,浙江嵊州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根艺美术大师,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2000年在中国美院雕塑系深造,多年来致力于根雕创作,在现代题材创作方面更有独到见解,深受藏家好评,作品多次在各类大赛中获得大奖。作品《丽影》荣获2006"百花杯"中国工艺精品奖银奖;《雪域天使》在2007中国深圳第三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银奖;《嫁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华艺术.国家大师珍品系列汇展——中华木雕精品展"特别金奖;《印象罗兰》在中国的11届根艺石艺精品展中被认定为精品金奖;《青藏高原》在第六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获金奖:《春天里》在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相似文献   

8.
羊年春节前夕,大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与金州新区文化馆联合举办了大连市民间文艺迎春会,包括几位"山花奖"获奖者在内的数以百计的大连市民间文艺作者和非遗传承人参加了迎新春活动。市书协的多位著名书法家现场为观众书写春联,一派喜洋洋的中国年的吉祥气氛。大连的民间文艺种类繁多,其中不乏既有地域特色又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作品。"如果把这些富含中华民族元素的民间艺术品开发包装成特色旅游纪念品,对旅游名城大连旅游业的发展,当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谈到举办这次迎春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集体经济》2014,(8):70-71
<正>金祖稠,男,1952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紫砂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获浙江省首批"民间文艺人才"称号。40多年来,其一直从事紫砂陶瓷设计雕刻和研究工作,设计产品600多种,产品远销海外。研发的紫砂养生壶荣获"第五届浙江省旅游交易会"最佳创意奖;麦饭石紫砂杯获国家日用专利和发明专利。紫砂壶作品《六方如意》获得"博艺杯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展"金奖。作品《哈哈米佛》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奖。葫芦茶具、什锦茶具、茶壶,分别获省优秀工艺美术精品一、二等奖和银奖。2011年《六方如意》、《吉祥葫芦》紫砂作品被中国国际友谊博物馆永久收藏。作品多次被辑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荟萃》、《瞭望》海外专刊《世纪名人》、《经典中国》等刊物。  相似文献   

10.
李葳 《魅力中国》2010,(31):190-191
剪纸是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踊桥剪纸艺术是宿州地区传统民间美术形式的一种,踊桥剪纸艺人刘晓川的剪纸创作具有典范意义,拥有独特成长经历的她在踊桥地区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创造出了独具风格和内涵的剪纸作品。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1月12日,第六届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在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开幕,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组在现场记录了镇湖刺绣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历程。除了开幕式上的这场大戏,艺术节还相继推出多项系列活动,包括举办非遗生产性保护研讨会、网络作家与刺绣新人的"双学"交流,开办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刺绣精品展、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镇湖刺绣艺术展、江苏省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艺博一银针杯"刺绣新人新作展等。这些系列活动围绕本届艺术节"镇湖一中国刺绣地理座标"的主题,彰显镇湖苏绣独特的艺术魅力、苏州西部生态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集体经济》2014,(8):90-91
<正>寿新灿,男,1949年出生,浙江诸暨人,工艺工程师,获"绍兴市首批民间艺术家"、浙江省首批"优秀民间文艺人才"称号,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棕编)代表性传承人。寿新灿从小跟随叔叔学艺做蓑衣穿棕棚,踏上了传统棕编的道路。心灵手巧的他通过自身的努力很快掌握了棕编的针法技巧,1991年开始独自创作棕龙,随后通过创新研发,制作出棕虎、棕象、棕鹰等一系列棕编工艺品,纤毫毕现,栩栩如生,给传统棕编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品多次获奖,其中"棕编马"入选《绍兴一绝》博览会、"棕编虎"获得"诸暨市‘祥生杯'民间工艺制作大赛"特等奖、棕编《双龙戏珠》、《雄鹰展翅》在"第三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分别获得金奖和铜奖。  相似文献   

13.
刘媛 《魅力中国》2013,(25):112-112
中国剪纸动画是中国动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源于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随着数码技术的发展,也为传统剪纸动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丰富了传统的艺术形式,为中国民族动画产业带来了新的动力,也是一场技术性的改革,通过无数艺术家的不断探索,以其鲜明的艺术特色创作出多部剪纸动画作品,但也有人迷失其中.为了让我们的民族动画能屹立于世界动画中.发展数码剪纸动画成了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集体经济》2014,(8):44-45
<正>陈国荣,男,1963年出生,浙江绍兴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雕刻艺术委员会理事、绍兴市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首届绍兴市工艺美术大师、绍兴市古韵越窑青瓷研究所所长、工艺美术师、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越窑青瓷)代表性传承人。1982年,陈国荣开始从事越窑青瓷的研究和制作。后创办绍兴市古韵越窑青瓷研究所,在传承越窑青瓷工艺中创新,获得肯定和好评。2007年为上虞博物馆成功仿制馆藏《五代.青瓷鸳鸯酒注》、《唐.青瓷蟠龙罂》等十余件国家一、二级文物。参与中央电视台拍摄"上虞故事","越窑秘事"专题片。青瓷作品《中镂空香薰》与《执壶》均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聚宝罐》获"第三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商务部等举办的"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银奖。  相似文献   

15.
肖凌雪 《魅力中国》2013,(25):107-107
剪纸艺术是我国生命力最强大的传统艺术之一。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乡间的人们在闲暇时间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拿一把剪刀在纸上剪刺镂空出各种动植物的造型。淳朴天然,至今剪纸造型方式也有很大一部分传承和延续了原来的传统。民间剪纸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审蔓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中国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图形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相似文献   

16.
燕子 《中国西部》2011,(13):100-105
不久前,朋友带我拜访了一位剪纸民间艺术家,但看到她的作品,我一下被这种质朴的艺术形式所吸引并感动,引起了我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通过她使我对剪纸艺术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7.
剪纸在中国民间是最为流行的一种艺术形式,人们用剪纸的方式把一些古代文化内涵流传到了现代,因而剪纸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剪纸本身的意义.寓意图形是民间剪纸的一种题材,它的存在反映了一种文化积淀,也反映了人们长期形成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18.
本色王全安     
《走向世界》2010,(9):94-95
从1999年正式做导演开始,王全安至今只执导过五部作品,分别是《月蚀》、《惊蛰》、《图雅的婚事》、《纺织姑娘》和《团圆》。但是,这五部作品获得的奖项却令大部分华语电影导演难以望其项背:《月蚀》获得了2000年第22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委大奖、2000年第4届法国杜维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相似文献   

19.
《中国集体经济》2014,(8):46-47
<正>吴筱阳,男,1952年出生,浙江嵊州市人,现为中国根艺美术大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嵊州根雕)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开始从事雕刻,1982年参加省美术学院雕塑系训练班培训,擅长人物造型。长期在木雕、根雕等领域刻苦钻研,辛勤探索,创作出了上千件作品,形成了自己风格鲜明的艺术个性,在根雕传承中走出了一条与时代结合的艺术道路。作品在全国、省、市展览中荣获大奖40多次,作品《竹林七贤》荣获"第六届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楚天长歌》、《长眉尊者》被中国木雕馆永久收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集体经济》2014,(8):88-89
<正>黄叶云,男,1964年出生,浙江新昌人,大专文化,工艺美术师、中国高级根艺美术师、绍兴市首批民间艺术家。长期从事根雕工作,2004年6月创建新昌县天趣根石艺术馆。作品屡次在全国及省级根雕展和工艺美术展览会中荣获金银大奖,如《关公》在中国第九届根石艺术博览会中被评为"刘开渠根艺奖"金奖;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根雕》、《中国传统根艺》、《中国民族艺术通鉴》、《浙江根雕》等系列丛书。2011年12月20日,新昌天趣根石艺术馆被认定为新昌县"首批十家重点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十年来,展馆长期免费开放,面向观众,宣传新昌唐诗文化、茶文化及佛教文化,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根雕文化。同时,通过传、帮、带、教培养根雕新人。黄叶云坚持以自然、文化、品位为宗旨,博采众长、追求神韵、崇尚自然、赋予内涵,创作"天趣"根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