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股权质押作为控股股东一种主要的融资方式,必然会对企业现金资源的利用产生重要影响.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现金持有价值的视角探讨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经济后果,并考察了治理环境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降低了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持有价值,即投资者对发生股权质押行为的企业的现金持有给予了较低的定价;治理环境的改善能够缓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现金持有价值的负面影响,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测试依然成立.研究结论为探讨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也为相关部门规范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翠  薛晓芬 《价值工程》2012,31(5):126-127
现金持有作为一种财务决策,在我国上市公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文章通过选取我国2008年—2010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对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界定,运用回归分析法,从财务方面设置获利能力与财务杠杆两个变量,对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额现金持有上市公司具有较低的负债水平和较高的获利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基于资本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两权分离度越高,现金持有价值越低;资本结构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影响现金持有价值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旨在揭示:资本结构是终极控制人实现资金侵占行为的工具;并且当终极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较大时,外部投资者将会对公司持有的现金资产给予较低的价值评估。以上发现丰富了两权分离及现金持有等相关领域的文献,拓展了终极控股股东资金侵占行为研究思路,对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价值效应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凤 《财会通讯》2011,(10):83-84,109
经理人与股东利益冲突、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是目前代理理论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以1998年至2006年连续4年以上有数据的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确实存在控股股东自利性动机和经理人自利性动机。因此应减少现金持有决策中的自利行为,进一步加强经理人和控股股东的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2009~2013年我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这种关系是否会受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越大,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越低,现金持有价值也越低;两权分离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公司内部控制质量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会显著降低两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及价值的不利影响。拓展检验表明,两权分离程度越大的终极控股股东通过持有的现金加剧了公司过度投资,而高质量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这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然 《财会通讯》2011,(7):93-96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7年至2008年分配现金股利的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是控股股东剥削小股东与"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之一,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正相关,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不显著。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对现金股利没有显著偏好,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水平低于非企业集团控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1年-2004年的375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与资金占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增加、控股股东有能力自由选择是支付现金股利还是用其他方式转移上市公司资源时,现金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的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就变得更不明显;而组织形式使集团控股股东转移资源的途径多样化,控股股东所控制的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与资金占用率之间的替代关系也同样更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海内外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和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探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新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发放行为是否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研究结果表明当股权集中度增加时,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更加严重,海外证券市场完善的投资者法律保护和严格的外部监管使得海外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倾向于派发现金股利减少代理成本.但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增加程度要高于海外上市公司.在我国上市公司中,高股利支付水平和支付率并没有降低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代理成本,反而成了上市公司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一种合法工具.  相似文献   

9.
公司流动性行业差异研究——来自中国A股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上市公司2004-2006年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参数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行业虚拟变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的行业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行业因素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具有显著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普遍性,行业间差异波动显著;行业间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逐年呈上升趋势;少数公司间现金持有比率差异可以由公司所处行业门类的不同来解释。  相似文献   

10.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大股东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而股权质押作为一类质押担保类的贷款,看似是公司独立的行为,但由于控股股东意志能够影响企业的重大决策,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管理和治理机制,也会通过内部的"关联交易"对企业产生隐形影响.文章以2013—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企业银行贷款水平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了金融发展水平对控股股权质押与企业银行贷款持有率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股权质押对企业银行贷款持有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随着金融水平的提高,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企业银行贷款持有率的抑制作用会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7-2012年发生过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股权质押比例对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与现金股利分配倾向呈负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非常显著,而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09年~2012年342家创业板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控制性家族利益获取方式。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族控股股东更倾向于通过利益共享而非控制权私利方式获取利益;当企业面临融资约束时,家族控股股东通过发放现金股利获取利益的动机将受到抑制,会将现金用于企业未来的成长机会。  相似文献   

13.
王丽 《财会通讯》2021,(19):28-30
审计意见会通过影响公司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对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产生影响.本文选取2006—2018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审计意见对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表明:标准审计意见显著降低了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这一作用在处于高市场化进程地区的公司得到了加强,即市场化进程调节了审计意见和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鲍娜 《价值工程》2019,38(28):65-67
文章选取2014-2017年沪深A股有海外业务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企业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及其经济后果,回归结果表明:①企业国际化程度越深,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②国际化经营削弱了现金持有水平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沪深两市2005 ~ 2011年的3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及现金持有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两权分离度会显著降低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显著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是否会抑制终极股东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研究发现,当终极股东为国有企业时,提高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会抑制两权分离度对于现金持有价值的侵害,增加持有现金的价值效应.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中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协调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攫取之手",国有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有着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5—2008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现金持有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查了投资者保护对控股股东滥用和侵占公司现金资产行为的约束作用。研究发现:1.现金持有与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均显著正相关,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有通过过度投资和现金资产侵占两种方式来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动机。2.投资者保护可以缓解因控股股东对现金资产的侵占而形成的投资不足,但对控股股东滥用现金资产的而形成的过度投资并没有显著的约束作用,这为理解现金持有的经济后果和投资者保护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上市公司战略与决策的影响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基于控股股东不同动机,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股权质押对现金分红的影响,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呈U型关系,表明不同股权质押比例下控股股东现金分红存在动机差异,股权质押比例较低时基于掏空上市公司目的降低现金分红,而当股权质押比例高于临界值时出于控制权保持动机提高现金分红.区分控股股东产权性质检验发现,股权质押与现金分红之间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融资约束理论,以2010—2012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描述性统计及回归分析,研究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融资约束显著影响现金持有水平,现金持有水平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并且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持有价值高于非融资约束公司。  相似文献   

20.
具有不同投资机会的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是否不同?行业差异性是否会影响股权结构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关系?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本文实证检验了股权结构时具有大量高回报投资机会的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和拥有较少投资机会的非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性质与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非IT'类产业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显著负相关,与IT类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相关关系不显著;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IT类和非IT类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