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旅游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环境,进而对宁波旅游业在"长三角"旅游集群中的竞争力现状展开研究,并按照集群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出宁波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实旅游竞争力、旅游发展环境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位的广东旅游业,其发展态势却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征.这不利于实现广东旅游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影响广东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故此,广东省要制订出能引导和协助发展粤东西北地区旅游产业的产业政策.本文以潮汕三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例,指出潮汕三市必须积极开展"全域旅游",选择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运用互联网+思维,完善潮汕文化旅游产业链,从而提高潮汕旅游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为研究框架,以中国青岛市为例,总结出分析海滨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在通过对青岛市的旅游产业各个方面的整理和分析,判断出青岛市旅游产业竞争力整体状况,针对其中的薄弱环节,给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兆峰 《当代财经》2007,(10):83-87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提升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以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已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的涵义出发,在对其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旅游产业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三峡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万先进  刘亚玲 《经济地理》2006,26(3):516-520,537
为促进三峡旅游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进展的分析,根据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结合旅游产业自身特点,提出了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模型。并通过其中的竞争力分析因素,对三峡旅游竞争力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得出了提升竞争力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与旅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云南旅游"二次创业"是在现有基础上提出的新战略,是建设云南旅游经济强省和创建国际旅游胜地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比较分析,进一步对旅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将当前众说纷纭的"核心竞争力"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域内统一起来,并提出云南旅游"二次创业",应树立以培育云南旅游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研究是旅游竞争力研究的关键部分.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方法来实证评价"泛珠三角"区域内9个省份的旅游环境竞争力.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提高旅游环境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建立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采用突变计数法对黄河中游经济综合区四省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各个省份的优劣势进行总结评价,最后对这些地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作为大连市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就。然而,在其跳跃式的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旅游的季节性不可避免、旅游产品科技化缓慢以及旅游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本文以SWOT分析理论为基础,剖析了大连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大连市应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发展有特色的旅游产业等建议,期望为相关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佟大建  董琳娜 《经济研究导刊》2014,(19):235-236,278
钻石模型是重要的产业分析工具,常被用来分析一个产业的竞争力。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但是其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基于"钻石模型",对陕西省旅游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宇  乔美华 《经济师》2007,(5):280-281
旅游产业集群是当今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提升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是增强地区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旅游产业作为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七大优势支柱产业之一,增强其产业竞争力有必要发展产业集群。文章基于集群理论分析了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旅游产业集群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旅游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长三角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环境,进而对宁波旅游业在“长三角”旅游集群中的竞争力现状展开研究,并按照集群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提出宁波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融合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重点,是提升区域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张掖地理位置居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张掖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结合张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着重分析了张掖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张掖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旅游生产要素、旅游需求、旅游企业发展现状、旅游辅助产业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构建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三个方面的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构成因素模型,提出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强旅游业的资金支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实施旅游企业制度创新、加强我国旅游业的宣传和建立旅游产业协调机制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影响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因素,建立基于生态位视角的波特钻石模型,构建由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企业四个维度19个变量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长三角地区为例,分析长三角16个城市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生态位大小,运用聚类谱系图将16个城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分为六个梯度等级,并对每个梯度中城市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位理论可以反映各个城市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竞争力大小,16个城巿中,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综合生态位居区域前列,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而舟山、湖州、泰州居区域末三位,在巿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并提出相应的竞争策略。前三个等级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强,这些城市应采取生态位扩充或协同发展的方式以获得更优的竞争力,实现与周边城市的联动效应和区域整体效益最大化。而后三个等级的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竞争力相对较弱,应实行生态位错分,实现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TTCI的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名俭  邹丽君 《经济地理》2011,31(3):518-522
根据WTTC提供的数据,本文运用定量评价法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和排名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了全球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格局;然后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全球旅游国际竞争力类型进行了分类;最后对中国旅游竞争力在国际旅游竞争格局中的地位及旅游发展优势和劣势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格竞争力上,基础设施则是目前最主要的劣势。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规划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旅游休闲产业的兴起是产业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其发展自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内容.本文研究环首都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主要是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对该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进而为打造环首都旅游休闲产业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付佳敏 《当代经济》2017,(36):51-53
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增速迅猛,在吸纳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以及长远来看带来综合的社会效益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使得其也被成为“朝阳产业”.而集群在旅游产业中的运用使得其能够发挥创新精神,企业间开展竞争性合作,提升整体的区域旅游竞争力.本文以恩施州为例,分析其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竞争力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集群发展的路径,从节点化培育、地域化集聚、专业化分工到社会化协作,形成一条清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而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文章以瑞奇和克里奇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为基础,从限制性因素、目的地管理、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四个关键因素及竞争(微观)环境和全球(宏观)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对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做了相关分析,提出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蔡亚林 《经济》2007,(5):86-87
没有一个产业像旅游业那样能极大地促进一个城市的开放. 现代旅游业已经成为服务业中国际化色彩最浓重的产业之一,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国际旅游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