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房按揭证券化(MBS)是过去30多年里美国资本市场主要创新之一,对美国的住宅与金融市场均产生重要影响。在我国,中国建设银行“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于2005年12月15日发行成功,并于2006年2月获准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目前国内对住房按揭证券化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银行、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视角,从保险视角进行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对住房按揭证券化中保险机制的较细致研究,而美国的经验表明,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机制在住房按揭证券化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住宅金融创新以及资本市场创新的必然选择 ,本文从证券发行主体、证券品种和担保模式等三个方面对MBS在我国的实施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3.
单兴  陈恩 《亚太经济》2003,(2):57-59
香港经过多年发展,巳形成了一个成熟的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我们认为,香港银行业住宅按揭贷款的迅速发展建立在信用制度、市场开放和竞争、风险控制、中介服务体系,以及政府调控五个关键因素基础之上的。香港银行住宅按揭贷款市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正> 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ization)是指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它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抵押权人将原始的住宅抵押,贷款汇集重组成新的抵押组合(Mortgage Pool),经信用担保机构信押增强后,由特设机构(SpecialPurpose Vehicle)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和销售这类证券的过程。它能够实现间接融资和直接按融资的有机结合,提高  相似文献   

5.
沈凤婷 《浙江经济》2003,(19):55-56
房地产抵押证券化,是指金融机构将其创造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作为担保、自行组合并包装后发行证券,或直接转售给其他金融机构后再发行证券的过程及机制,它包含机构参与、交易行为、工具创新和市场创造等诸多内容,是以市场中介为基础的金融工具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施方  俞自由 《浙江经济》2002,(16):36-37
银行贷款中,住房抵押贷款由于其规范程度高且信用好而成为最早被证券化的资产,这在西方国家已发展得相当成熟。近年来,一种新的资产证券化结构——贷款担保证券(Collateral ized Loan obligations)在西方各国逐渐兴起。这种资产证券化结构以1996年11月美国的国家西部银行以 R.O.S.E.基金的名义出售50亿美元贷款为开端。在这一潮流下,亚洲的银行也积极行动起来。新加坡发展银行于2001年底开始着手将其28亿美元的公司贷款进行证券化,日本 Shinsei 银行也在今年发行了总值为1150亿日元的贷款担保证券。这种新型的证券形式主要以商业、工业贷款为基础,将银行中风险最高的商业、工业贷款纳入证券化的行列,成为刺激银行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演进 美国于上世纪70年代发行第一宗资产证券化产品即住房抵押贷款转付凭证(mortgage pass through,MPT).MPT是指金融机构在承做住房抵押贷款之后,经由自身或中介机构组合成贷款组合,发行股份权益出售给有兴趣的投资者.投资者在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转付凭证之后,即拥有该组合贷款,但该组住房抵押贷款的所有权是以让与信托的方式持有,而其管理则由服务银行负责.  相似文献   

8.
徐战平 《特区经济》2010,(5):122-123
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金融体系完善的国家联接住宅金融市场与资本市场的通行做法,从效率的角度出发,这种体系的设计,除可以降低银行开展住宅抵押贷款的成本,扩大银行融资的渠道外,最主要的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而资产证券化一般都是由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开始的。本文对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及推行该体系的配套条件做了初步的探索,探析的目的是为设计及推行住宅抵押贷款证券化设计配套条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后,把所持有的抵押信贷资产集中起来并重新分割包装成证券,进而转卖给市场上的投资者,实现融资的行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起始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次级债风波给全球金融市场敲响了风险警钟。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2007年9月20日发布报告指出,虽然当前我国并没有典型的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但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同样有风险,并正逐步步入违约高风险期。以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为鉴,我国要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加快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健全金融机构内控机制。  相似文献   

11.
熊寿峰  周芸 《发展》2007,(6):109-110
一、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金融业发展的一大创新和趋势,是以可预见的现金流为支持,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一个过程。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资产证券化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规范的运作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证券化资产从最初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住宅抵押贷款、汽车贷款、其他贷款证券化等)发展到各种非信贷资产证券化(信用卡、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资产证券化浪潮及其发展  什么是资产证券化?比较贴切的解释是,它是人们契约型或承诺型金融资产产生的收入现金流,转变成可以在资本市场上销售和流通的证券,并据此融通资金的过程。它源于美国70年代,首先面世的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随着证券化技术的日趋完善,又逐渐被应用于非抵押债权资产。目前已经发展衍生出汽车应收款证券、贸易应收款证券、租赁应收款证券、信用卡应收款证券、船舶货款证券等新证券化品种。80年代之后,资产证券化浪潮在美欧各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时至今日,以抵押债权为担保的MBS债券已经成为美…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资产证券化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从而使得投资者与投资对象之间的关系由直接的物权拥有,转化为债权拥有的有价证券形式。房地产资产证券化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称之为"以抵押贷款为后盾的证券",表现为金融机构将其拥有的房地产债权,分割成小单位面值的有价证券出售给社会公众,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目前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操作中,通常的做法是首先由开发商进行阶段性保证,待所购房屋建成,房屋产权证书办妥后,以所购房产进行抵押担保。以共有房产设定抵押担保,涉及共有人同意问题。共同共有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共有。按照司法解释,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如果借款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尚处于试点与推广阶段,与之相适应的配套法律、法规和市场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构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监管体系,加强对证券化过程中参与主体的风险监管,对稳定我国宏观金融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推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大规模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住房按揭贷款业务的风险提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美国次级抵押债危机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一直被视为优质资产,次级债危机使这种优质性被质疑。检讨国内住房抵押贷款中的潜在风险,以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7.
佟斐  郭明晶 《特区经济》2004,(10):70-71
<正> 严格意义上讲,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分为初级证券化和二级证券化。初级证券化是指资金短缺方(主要是房地产商)通过发行票据、股票和债券等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向投资者融通资金的行为机制;二级证券化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两种模式,表内模式证券化和表外模式证券化。本文讨论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指的都是其二级证券化。 一、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无疑是降低和分散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其资本流动性的有效手段。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的同时背负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  相似文献   

18.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集合一系列用途、质量、偿还期限相同或相近,并可以产生大规模的稳定的现金流的住房抵押贷款,并对其进行组合包装后,以其为标的资产发行证券进行融资的过程。由于房地产价值、周期长、位置固定、整体不可分割性等不利因素,形成其投资金额大、市场流动性差的特点,使得一般企业或个人很难涉足于该行业的投资;然而房地产证券化通过有价证券形成对房地产价值进行分割并出售给各中小投资者,是启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突破点。  相似文献   

19.
李菊 《辽宁经济》2004,(4):55-55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是将住房贷款机构流动性较差的信贷资产转变成流动性较好的上市证券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在证券化过程中,信贷资产组合首先被转让给一个特设信托机构(SPV),该机构以该信贷 资产组合为支持在资本市场发行证券筹集资金,并将所得资金转付给贷款机构,资产支持证券的本息支付直接依赖于该贷款组合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15日,国内首笔个人住房信贷资产支持证券(Mortgage Backed Securities,MBS)-30亿元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正式发行。但从其公布的认购结果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除了建行的MBS设计复杂,管理难度大,以及这次推介时间相对较短,很多投资者并没能很好地理解这个产品外,更主要的还在于投资者对MBS运作过程中所需的保险及担保机制不够完善存在顾虑。为使房贷证券化在我国稳健发展,我们有必要通过考察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房贷证券化中保险及担保体制的运作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促进房贷证券化良性运转的保险及担保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