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监管、制止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债融资是防范财政金融风险、维护财政金融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制度等债务管理新法规总体上划定了地方政府举债边界和进一步规范了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初步构建起新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但实践中地方政府融资模式不断出新,绕道举债、违规举债等新增或有债务行为层出不穷,极大增加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自主权力的扩大,以及我国以GDP为主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的导向,地方政府的投资热情空前高涨。由于财政收入的束缚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不完善,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形成原因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三农"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不断丰富,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也日渐凸显。不可否认,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保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虽然总体可控,但部分地区地方性债务负担沉重、偿债能力明显不足,不断积累、攀升的地方政府债务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地方财政正常运作,甚至可能引发区域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的不利因素。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债务风险特征及危害,探讨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就如何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增长较快,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地方政府债务在提高民生水平、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显突出,债务规模膨胀,增长速度过快,有些地方政府债务水平已经超出地方财政的承受力,债务风险较高,影响地方财政健康运行。因此,当前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探究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的原因,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举债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合理举债有利于地方财政的高效运转,但若监管错位、过度举债则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自2014年起,我国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随着近年来收益类专项债的扩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融资平台、政府引导基金等各种形式的隐性债务风险依然突出。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被视为“灰犀牛”,亟需引起重视和关注。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日本、巴西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处置方式,总结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和危机处置的有效经验,并结合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预算软约束、发行主体单一、债务透明度差、评级和监管缺位、预警和处置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债务是政府债务管理中极为敏感的话题。为正确认识发达地区政府的债务风险,进而有效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笔者选取发达地区某市的地方政府债务数据作为样本进行分析,认为该市的债务具有隐性化、或有化、投资性和公共性并存的特征,而其债务风险并不在于财务风险、挤出风险、金融风险、经济风险等,而在于由于制度和组织设计造成的管理风险。据此,笔者从债务制度供给、债务需要约束和地方债务管理三方面提出了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越来越大。中央政府相继出台一些管理措施,但是债务规模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现状,指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通过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完善置换债的操作、加强预算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段晓凯 《中国外资》2014,(2):241-243
我国自1994年推行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扩大,其风险已经凸显出来。本文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和风险。最后提出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措施在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债务管理体系、政绩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法律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约束,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和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9.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的限制比较严格,但地方政府规避法律规定举借债务的情况却非常普遍。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不断采取措施,试图控制和缩减地方政府债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地方债务规模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认识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从而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有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全国人大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本文拟从地方政府财源建设、债务约束机制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务权责划分是一国分级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实现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已经成为解决当前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前提条件。地方政府债务的合法化不仅是债务融资权的界定问题,更是管理责任的归属问题。近年来中国某些地方已经开始自发地探索地方层面上的政府债务权责划分的方法。国家应尽快制定统一的法规,赋予地方政府合法举债权,但应严格控制债务规模、界定使用范围。应在财政部和省市县财政部门设立债务管理机构,明确地方政府的债务偿还及风险管理责任,加大债务监督力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2020-2024年进入集中偿还期,清偿压力逐年加大,而且隐形债务风险隐患突显.近年来,通过债务置换、强化问责等治理措施,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有所规范,但仍亟需建立常态化监测和管理机制,以确保债务健康可持续发展.近邻日本一直注重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系统性管理,并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这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象     
《中国税务》2014,(12):7-7
财政部出台《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工作,财政部出台《地方政府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清理甄别工作的目的,是清理存量债务,甄别政府债务,为将政府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奠定基础。清理甄别工作由地方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具体牵头、部门单位各负其责。未来数月,财政部或继续出台文件,从不同阶段、不同侧面管理地方政府性债务。  相似文献   

14.
由于分税制改革的进行,造成了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的情况,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下放事权,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多于财政收入,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务可以筹集资金,有效解决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因为地方债的不断累积造成的地方政府未来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地方政府债务存在规模过大,增长速度过快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伟国 《中国外资》2012,(24):159+161-159,161
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自2009年起迅速扩大的同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地方性政府债务进行系统梳理,以便重新认识地方性政府债务规模扩大的影响、成因。本文在分析了地方性政府债务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结合美国、英国、日本、印度、巴西等国针对地方债务采取的措施和方法,给出一些加强我国地方性政府债务管理和控制的措施,以防范债务风险。  相似文献   

16.
应该充分肯定现阶段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融资平台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不应该盲目夸大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一、准确认识融资平台债务与地方政府债务的关系(一)融资平台债务公司不等于地方政府债务尽管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巨额的债务规模蕴含着潜在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但我们也应客观地认识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财政分权改革显著改变了政府间财政关系,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地方财力的不足刺激了地方政府债务行为,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引发了新一轮地方政府债务攀升。从国际上看,地方债务融资手段是公共财政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鉴国际先进国家的债务管理经验,建立我国地方债务管理框架,对规范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控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积极防范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迫切需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有利于地方政府债务有序管理的体制机制,努力防范财政风险。而构建规范的地方公共机构债务性融资与债券融资制度需要从建立制度基础、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审慎管理角度看,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鲜明的传染性和顺周期特征。金融市场的“城投信仰”“隐性担保”“刚性兑付”等现象均是政府债务风险的表现,也是需要通过宏观审慎管理工具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梳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本内涵和我国政府债务发展情况,分析政府债务风险对金融体系的传导机制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定量判断指标;以福建省为例定量评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水平,并从宏观审慎管理视角提出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一、地方政府债务 地方政府债务是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而引起的将会导致经济资源外流的政府现有责任。按照债务发生是否需要特定的条件,可以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是指不需要特定事项的发生。在任何情况下地方政府都需要承担支付责任的债务。或有债务是指基于特定事项发生的需要地方政府承担支付责任的债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