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交易估值事后调整的不完全并购契约安排,我国现行的业绩承诺制度将如何影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值得进一步探讨。以2010~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并购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基于风险承担视角完整呈现业绩承诺制度对并购企业创新绩效的“双刃”效应和差异化路径,试图在更完整的框架下讨论并购业绩承诺的有效性。研究发现,业绩承诺与并购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在业绩承诺与并购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具有非线性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前业绩承诺失诺现象屡见不鲜,是企业并购中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理论与实务界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以黄河旋风并购上海明匠为例,分别从并购双方角度探索业绩承诺失诺的原因,并分析业绩失诺造成的严重后果。研究发现,并购方过度乐观的估价、并购整合不到位是造成业绩承诺失诺的原因,被并购方业绩承诺额过高、业绩承诺难实现是造成业绩承诺失诺的原因,业绩失诺使黄河旋风绩效受损、业绩补偿受限。为避免业绩承诺失诺的发生,建议并购方避免过度依赖业绩承诺,加大并购服务机构的责任代价,完善业绩补偿权相关法律。  相似文献   

3.
李敏 《财会通讯》2021,(18):80-84,128
文章以2011—2018年沪深两市发生并完成并购事件的2985个企业的30287个观测值为样本,对并购中高溢价和高业绩承诺增长率即"双高"现象对并购绩效的作用与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进一步探讨银行持股介入对"双高"现象与并购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在不同最终控制人视角下两者关系的变化.结果表明:并购过程中的"双高"即高并购溢价率和高业绩补偿承诺增长率会对并购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银行持股介入能显著削弱并购过程中"双高"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相较于国有企业,在非国有企业中并购"双高"对并购绩效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研究可拓展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领域,同时为我国上市企业实现预期并购绩效提供新的借鉴与参考,还能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实体企业发展与管理提供证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沪深A股中央国有上市公司2012—2020年的数据为样本,将审计署实施的审计监管事件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中业绩承诺可靠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审计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业绩承诺的可靠性水平,这一结论在全部并购重组样本中和剔除业绩达标在5%以内的样本后均得到了有效验证,且经过多种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进一步的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审计能够通过“监督”效应和“增量”效应促进国企并购重组业绩承诺可靠性的提升,但并没有对未接受审计的同行业企业起到很好的“溢出”效应;(3)在业绩承诺到期后的经济后果上,政府审计显著提升了业绩承诺达标企业的长期绩效表现,同时降低了其商誉减值风险,但对于业绩承诺未达标企业的影响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对于企业的并购活动而言,因为并购方和被并购方之间可能出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双方在相互博弈时往往会出现业绩承诺现象,国内的业绩承诺现象从过去的单向业绩补偿承诺慢慢演变为双向业绩奖励和补偿.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各行业、各领域中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并购活动,企业并购方式开始表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同时并购规模逐渐增大,一...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2011—2017年沪深两市发生并购重组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短期经营绩效和长期经营绩效两个层面利用实证分析法对中小投资者保护视角下业绩补偿承诺与经营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业绩补偿承诺的实施与短期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与长期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同时业绩补偿承诺采用股份补偿方式时比现金方式更能对经营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中下投资者保护对业绩补偿承诺与经营绩效的关系起到较好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8—2016年有业绩承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中业绩补偿承诺条款的设置与兑现对并购业绩的影响,以及并购业绩未达预期产生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设定高增长率的业绩目标对并购业绩完成具有负面作用,采用股份补偿、非累计补偿、减值测试补偿以及双向业绩对赌对并购业绩实现具有积极作用。在承诺兑现过程中,承诺后期业绩目标压力更大,业绩完成率更低。在业绩承诺完成的经济后果方面,本文发现,未完成业绩承诺的并购相对于完成承诺的并购具有更高的股价崩盘风险,进行盈余管理的并购相对于未进行盈余管理的并购具有更高的股价崩盘风险。  相似文献   

8.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2014-2016年发生非同一控制企业合并的265个并购事件为研究样本,追踪并购事件中业绩承诺条款的初始设立、后续履约及被购方行为,探讨业绩承诺契约相关具体要素的经济后果,据此提出改进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业绩承诺契约的条款设计,完善对赌协议,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并购重组中的激励作用和投资者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9.
使用2011年—2013年间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研究了并购交易中的业绩补偿承诺对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以及协同效应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利益分配。文章结果表明,并购交易中引入业绩补偿承诺,可以显著提升并购的协同效应水平,这种协同效应的提升主要来自于业绩补偿承诺的信号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业绩补偿承诺在显著提高并购溢价的同时,也会提高收购方股东的收益。积极有效地运用业绩补偿承诺这一契约工具,能够有效地提高并购效率,促进并购交易双方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2008—2016年A股上市公司发起的并购重组交易事件为样本,研究了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中是否具有更低的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以及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是否有助于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同时,进一步探究了不同特征独立财务顾问的差异及经济后果。研究结论显示: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上市公司更大可能会对目标企业虚高的业绩承诺水平和盈利能力过于乐观,因而在并购交易完成后更容易面临业绩承诺不可靠的风险;整体而言,上市公司聘请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使目标企业的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风险过滤职能;选聘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显著提高存在管理层过度自信上市公司的业绩承诺可靠性,说明独立财务顾问确实能有效抑制管理层过度自信对目标企业业绩承诺可靠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区分独立财务顾问的特征后发现,选聘目标企业所在地的独立财务顾问能更有效地缓解业绩承诺不可靠问题,但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并没有呈现出更大的优势,表明上市公司在选聘独立财务顾问时,更注重地域特征,而非高声誉的独立财务顾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企业多元化模式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业绩,愈来愈多的企业选择实行跨行业并购.但是,目前业界对跨行业并购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我们不禁要问:企业跨行业并购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提高?什么样的企业倾向于进行跨行业并购?影响并购绩效的企业因素有哪些?本文从跨行业并购绩效出发,以相关理论为依托,对影响跨行业并购的企业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企业多元化模式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升企业业绩,愈来愈多的企业选择实行跨行业并购。但是,目前业界对跨行业并购是否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问题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我们不禁要问:企业跨行业并购是否能够给企业带来业绩的提高?什么样的企业倾向于进行跨行业并购?影响并购绩效的企业因素有哪些?本文从跨行业并购绩效出发,以相关理论为依托,对影响跨行业并购的企业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并购是企业重要的行为,而并购对企业未来价值的影响则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以1998年-2008年间我国资本市场所有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多种财务指标衡量企业经济绩效,考察了并购前后收购方企业财务业绩变化。研究发现,收购方企业在并购后的财务业绩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且相较于由市场主导的并购,由政府主导的并购在发生后,收购方企业未来财务业绩的下降趋势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企业并购对企业的业绩会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其并购的经济绩效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企业并购会导致企业产品价格的变化,进而对消费者福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企业并购的微观经济绩效是企业制定并购策略以及政府进行并购规制的重要依据.本文仅以横向并购为例,通过数学模型和博弈论理论分析企业并购的微观经济绩效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15.
企业并购经历对并购业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企业的并购历史对企业当前并购业绩的影响。在短期看来,企业可以从以往的并购行为中吸取经验,提高当前实施的并购战略的绩效。从长期看来,以往的成功经验会给企业的并购战略带来惯性。这种惯性开始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惯性逐渐增加。企业惯性只有经过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给企业行为带来危害。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小股东权益在企业并购中频繁受到侵害。在这个背景下,证监会出台了业绩承诺相关规定,期望以业绩约定来约束企业行为,为中小股东权益增加一层保障。然而,随着业绩补偿协议的广泛应用,其初衷并没有体现,中小股东的利益依然被控股股东以各种方式侵害。标的公司频繁出现高估值、高溢价、高承诺的业绩承诺协议,中小股东却在事前无法防范、维权难度大。本文以天娱数科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签订业绩补偿协议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了业绩补偿协议中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2009—2017年有业绩承诺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并购后业绩承诺的兑现情况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并购风险会影响审计意见的类型,未完成承诺的公司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修改业绩承诺后,业绩承诺完成的难度降低,但是并不影响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进一步研究发现,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业绩承诺不会调整审计意见类型,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促进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高估值、高承诺、高溢价”并购的公司在无法兑现承诺时,更可能被出具非标准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针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已有研究大多认为并购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但针对并购方并购绩效的研究成果还存在不同结论,且现阶段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研究多数使用单一方法,未从短期经营和长期经营的角度综合评价,对连续并购绩效的研究也较少。为了研究并购方连续并购绩效变化情况,利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从实证角度对华电国际在2010—2014年间的连续并购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1)并购在短期内能够获得超额收益,为华电国际股东带来的财富增加是显著的;(2)并购的长期绩效不断提高,华电国际各项能力获得平稳提升,观察期内随着经验的增加学习效应逐渐显现,验证组织学习假说。  相似文献   

19.
以2010—2019年间发行公司债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传递效率。研究发现:企业商誉减值与债券信用利差显著正相关,并购后计提商誉减值的企业债券信用利差更高。与未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相比,处于业绩承诺补偿期的企业商誉减值后,债券信用利差会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对并购溢价高的企业的商誉减值信息反应更敏感,而对于使用现金支付进行并购后的企业商誉减值信息则较不敏感。此外,支持企业进行并购的宏观政策效应强化了债券市场对企业商誉减值信息的反应,商誉减值会通过降低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来增加债券信用利差。结果表明,我国债券市场能识别并传递商誉减值信息所带来的风险,为企业进行理性并购提供借鉴,也对进一步优化完善并购重组制度和防范化解商誉减值风险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业绩补偿承诺被并购重组中的企业广泛采用,不达标问题却日益突出。业绩补偿承诺能否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已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问题,而现有研究对业绩失诺给中小股东带来负面效应的分析不足。文章以利欧股份并购智趣广告为例,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以及大股东掏空理论,采用案例研究和事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业绩补偿承诺对中小股东利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业绩承诺在业绩不达标时无法有效保护中小股东利益,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未达标后补偿未履行会加剧中小股东利益受损程度。为此,需要优化完善中小股东保护体系以实现设定业绩承诺的政策初衷,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