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要闻浏览     
《环境经济》2011,(4):6-9
图片新闻日本东北部海域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海啸发生后,日本灾区多个核电站受到影响,其中福岛第一核电站的4个机组先后发生爆炸,并出现放射性物质外泄的情况,引发各界担忧。(CFP)  相似文献   

2.
<正>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级强震进而引发特大海啸,在地震、海啸的双重作用下,隶属于东京电力公司的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反应堆出现不同程度的毁损,继而引发大量的核泄漏,导致了继苏联切尔诺贝利之后人类最严重的核事故。至今6年过去了,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处理、核反应堆报废、防污染工程等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福岛核污染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鉴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仅日本芯片业就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地震造成的哪怕临时性的中断都必然会对世界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大地震,随后引发海啸和核电站安全等事故。 鉴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仅日本芯片业就占全球市场的五分之一,地震造成的哪怕临时性的中断都必然会对世界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5.
鲍显铭 《经济》2011,(4):50-53
此次地震是1900年以来全球第四大地震,有证券机构认为,由于人员伤亡巨大,个人消费今后一年减少2万亿日元3月11日下午,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并引发大规模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世界各国高度关注此次特大地震,普遍认为地震将对日本经济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6.
牛禄青 《新经济导刊》2012,(Z1):146-149
和平利用核能,安全与发展并行不悖伴随地震、海啸而来的福岛核泄漏事故震动了日本,震惊了世界,震裂了民众心中对"核"的那根脆弱的神经,引发了此起彼伏的"反核"浪潮。这是继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后,核电发展史上发生的第三次重大核泄漏事故。十个多月过去了,福岛核事故的后续处理还在继续。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放弃核能,也不能像东京电力那样无视生命的尊严和企业的责任。我们需要和平利用核能,需要安全与发展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7.
灾难导致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也提供了重要的投资机会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震源深度24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地震引发海啸。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泄漏,造成巨大灾难。日本是浙江省继欧盟、美国和东盟之后第4大出口市场,与浙江省经济具有密切的联系。地震发生后,不管是与日本某些产业呈现竞争性关系的行业,还是与日本呈现合作关系的行业,短期或者中长期多少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地震发生后,日本很快进入灾后重建,这无疑对浙江省外贸带来一定的挑战和机遇,不同程度影响到浙江省的经济。通过分析日本地震对浙江省经济影响,总结出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提出有利于浙江省经济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麟 《经济研究导刊》2008,(10):133-134
汶川地震引发了一系列和物权有关的法律问题。对于房屋意外灭失谁来承担风险责任、农村地毁人亡土地承包经营权相关问题、建设用地使用权灭失后果应由谁负、无主物和遗失物如何处置等问题,是普通大众所关注的。通过这次地震,国家针对灾害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应借鉴多地震国家的经验(如日本),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填补法律漏洞,或者变更一些无法在灾区适用的法律条款。  相似文献   

10.
郭丽军 《经济》2011,(4):70-71
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所造成的损失令人震惊,而其导致的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更是引起了人们对于核电安全的思考。一直以来,核电因其清洁性和高效率备受各国青睐。目前,核电发电量已占到全球发电量的1/6。我国核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N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海域发生9.0级特大地震!全日本列岛均有明显震感.高强度余震已多达数千次.特大地震引发海啸,致使宫城县、岩手和福岛县等地遭受破坏性灾难.  相似文献   

12.
应急管理是对已发生的事故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事故的扩大、降低事故的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一种管理方式.随着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出台,我国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初步形成.是否已制定应急能力及防灾减灾应急预案,标志着社会、企业、社区、家庭安全文化的基本素质的程度.2008年年初,南方雪灾、拉萨3·14事件和汶川特大地震和近期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为应急管理研究提出了严峻的命题.  相似文献   

13.
<正>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的位于福岛县的核电站遭到破坏,核泄漏事故的阴影一直笼罩在人们心头。据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政府拟将福岛核反应堆的放射性核废料倾倒进太平洋,并称这可能是"唯一的选择",因为日本已经没有空间储存这些核废料了。日本政府这种不负责的处理方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因为一旦将这一百多万吨含有核污染的废水倾倒进太平洋,必然会造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海洋生态污染。  相似文献   

14.
2011年3月11日,欧盟对外发布《低碳发展路线图》之后的第三天,日本东北部发生9.0级地震,海啸随后而至。福岛第一核电站冷却系统因断电出现故障,导致核辐射泄漏,至今已经一个多月,泄漏程度不断增加,日本政府也将事故风险等级提升到最高级。随着核能事故的持续和升级,其影响逐渐波及世界各国,自3月16日开始。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了9级强震并引发核泄漏危机。日本在处置核泄漏危机过程中,暴露出应急机制架构不健全、应急预案和危机预防存在缺陷、应急处置措施失当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6.
捷克开发出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0年以来,捷克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申请加入欧盟以来,不断完善和健全环保法律法规,把对水资源的保护列为整个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发出了具有捷克特色的先进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并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厂。1.污水处理现状由于修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特别是大型污水处理厂,过去几年捷克污水的排放量在逐年减少。如198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排入公共污水管道系统)是8.78亿立方米,当时污水初级处理率仅有71%,到1999年全国污水排放量减少到5.92亿立方米,其中95%经过适当方式处理。1990至1999年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333个,199…  相似文献   

17.
国际经贸     
《时代经贸》2011,(5):7-7
1、日本地震对全球影响将持续发酵 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以及其引发的核辐射危机,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极为深远,对全球产业格局、能源格局与供给、全球金融市场与流动性走向等的后续影响还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持续发酵。一是产业链发生局部断裂,对全球产业冲击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18.
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引发了多方对核能源使用安全的反思.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已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核安全法,如何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是我们本次采访北大核政策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劲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一、日本大地震产生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部地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地震与海啸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据日本政府初步估算,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约为16万亿~25万亿日元。日本东北地区和北关东地区是地震重灾区,有许多向全球供应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工厂。因此,地震的影响也波及日本国内外的产业供应链,给世界各地工业生产活动带  相似文献   

20.
唐黎明 《经济》2011,(5):69
中国庞大的核电发展计划是否对核电安全问题有足够的考虑?以中国如此高的人口密度,是否在出现事故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和应对空间日本地震导致的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全球对核安全的普遍担忧,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